牛病类症鉴别与防治 牛病类症鉴别诊断图谱在线
牛无浆体病如何诊断与防治,牛病防治技术
牛无浆体病是由边缘无浆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
本病可经蜱传播。
1.诊断技术
(1)观察临床症状。
感染15~36天后出现体温升高,衰弱,呼吸困难,呈现严重的贫血和黄疸。
有的出现全身性水肿。
(2)利用实验室诊断。
在病牛的血液涂片上,可见到红细胞的边缘有一直径0.30.8微米的圆形小体陵辩森,被染成深紫色,血液中出现幼稚型红细胞和网织细胞。
因此,本病根据急剧发生的高热、严重的贫血,并在血片中在到无浆体,即可作出确诊。
2.防治方法
(1)抗生素类药。
盐酸四环素,或土霉素,或金霉素,均按每公斤体重10毫克,溶于800-1000毫升5%葡萄糖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连灶胡用数日。
(2)血虫净(贝尼尔):按每公斤体重尺亩8毫克,用注射甩水配成5%溶液,深部肌肉注射,隔日1次,连用3次。
(3)黄色素(盐酸吖啶黄).按每公斤体重3-4毫克(每头牛最大剂量不超过2克),用注射用水配成0.5-1%溶液,静脉注射,隔2~3天后重复用药1次。
古代关于牛羊养殖书籍有哪些
《牛病诊疗与处方手册》《牛病类症鉴别与诊治彩色图谱》。根据查询乎察微信公众平台官网得知,古代关于牛羊养殖书籍有《牛病袭逗诊疗与处方手册拍顷卖》《牛病类症鉴别与诊治彩色图谱》。书籍是指装订成册的图书和文字,是带有文字和图像、纸张的集合,中国古代纸张推广前,书籍用以火焙干的竹子编成。牛拉甘屎咋回事?
牛拉的粪便干硬呈颗粒状,可以考虑牛是否患瓣胃阻塞,这是冬季较为常见的一种牛病,也被称为“瓣胃秘结”或“百叶干”,下面则详细介绍一下该病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案等。
1、病因
牛瓣胃阻塞的发病通常和饲养管理存在较大的关联,一是长期饲喂麦麸、米糠、酒糟、玉米粉等较细或含有泥沙的饲料,饲料粉末或泥沙附着在瓣胃叶瓣内导致食物不能下行而引发瓣胃阻塞;二是长期饲喂粗纤维含量高且坚韧的蔓藤类植物,例如玉米皮、红薯藤等,也会增加牛瓣胃阻塞的发病率;三是突然更换饲料,特别是由放牧转为舍饲,青草转为干草时,牛瓣胃阻塞的发病率会增加;四是饮水不足,冬季一些养牛户为了省事给牛喂冷水,虽然供水充足,但牛只有渴急了才会去喝水,这种情况下也会使牛出现饮水不足;五是牛蠢薯森运动量不足胃肠消化机能较弱;六是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例如运输应激、惊吓等。此外,牛患前胃弛缓、皱胃阻塞或变位、生产瘫痪等疾病时,也可能继发瓣胃阻塞。
2、症状
牛瓣胃阻塞初期症状和前胃弛缓比较相似,都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反刍和嗳气减少,以及瘤胃蠕动机能减弱等,部分牛有空口咀嚼或磨牙的症状表现,不过按照前胃弛缓进行治疗效果不显著。患牛鼻镜无水珠特别干燥,甚至会出现结痂和龟裂,这也是瓣胃阻塞较为明显的症状之一。再者便是患牛初期会有便秘的表现,粪便干而少带亩,呈层状且中间带有黏液,随着病情的发展粪便则会变为算盘珠样,表面有黏液,后期则停止排便。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牛全身症状会逐渐明显,例如体温升高0.5~1℃,脱水,结膜发绀等,最后常因自体酸中毒而死亡。
3、手哪治疗
患牛应先停食1~2天,然后充足供水和多次少量饲喂柔软多汁的饲草饲料。对于症状轻微的患牛可用液态石蜡油1000~1500毫升或硫酸镁500~800克,加40℃左右的温水3000~5000毫升一次灌服。用药后无效或症状较为严重的患牛可进行瓣胃注射用药,可用10%硫酸钠溶液2000~3000毫升、液态石蜡油500毫升、普鲁卡因2克、盐酸土霉素粉5克混合后一次注入瓣胃,瓣胃注射用药对操作有一定的要求最好让专业兽医进行。患牛好转后应加强饲养管理工作,减少粉状饲料、劣质饲料喂量,增加青绿多汁饲料喂量,供应充足清洁的温水,并定期给牛喂服健胃药物。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