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贝类人工育苗的工艺流程 贝类人工育苗流程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给你管

牡蛎人工育苗技术, 谁会.

牡蛎人工育苗技术

牡蛎隶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牡蛎科。是沿海最为常见的双壳贝类,种类繁多,据说全球有100多种,我国已报道的有20多种。人工养殖主要是以下4种:即近江牡蛎、褶牡蛎、密鳞牡蛎和长牡蛎。现将长牡蛎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长牡蛎也称真牡蛎、日本真牡蛎,太平洋牡蛎自然分布于日本的北海道至九洲沿海。是一种广温广盐性的内湾性贝类。它附着在退潮时露空的岩石或建筑物上。我国自1979年引进养殖。
一、生活习性牡蛎自附着开始终生营固着生活,不能脱离固着物而自行移动,仅有启闭壳运动。左壳固着,只有右壳能启闭张合运动。并依靠右壳启闭运动进行呼吸、摄食、生殖、排泄等生活活动。在遇到不良环境条件时,紧闭贝壳以度难关。长牡蛎为广温性贝类,在0-32℃水温中能生活,最适生长水温为15-25℃。它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也很广,在盐度为10-40‰范围内均有分布,盐度低的海区生长快。牡蛎主要摄食单细胞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摄食无特殊的规律性,一般水温在10-25℃时摄食旺盛,但在繁殖期,摄食强度相对减弱。
二、繁殖特性牡蛎满1龄性腺就成熟开始繁殖。繁殖方式有幼生型和卵生型二种。长牡蛎为卵生型,体外受精。长牡蛎绝大部分为雌雄导体,小量为雌雄同体。性腺成熟时,雄性为乳白色,雌性为淡黄色。长牡蛎当自然海区水温上升到16℃时性腺开始成熟,水温达到24-25℃时为产卵盛期。在浙江省的乐清湾海区繁殖盛期为6-基桥7月。牡蛎产卵大都在大潮汛期间进行。在水温23℃时,受精卵经20-22小时发育形成D形幼虫,在水温23-26℃的条件下,D形幼虫经过20天左搏或猛右的培育,幼虫平均壳长可达280μm以上,且有40%-50%幼虫出现眼点,这时应投放附着基,好让幼虫变态附着。
三、苗种生产目前牡蛎养殖有全人工育苗和半人工采苗两种方式。全人工育苗的操作过程有:亲贝暂养与促熟,采卵、孵化和选优,饵料与幼虫培育,附着基的制作、处理与投放,稚贝出池等工序;半人工采苗的操作过程有:采苗场选择、亲贝性腺发育检查、浮游幼虫的采集和调查、附着基团差的制作、处理与投放等工序。
四、养成:牡蛎的养殖方法较多,随着养殖不断发展,新的养殖方法和技术也不断涌现。其中较常见的有插竹养殖、底播养殖、条石和立石养殖、垂下养殖等。其中垂下养殖又分为栅架式、延绳式和筏架式。不论是哪种养殖方法、方式,选择养殖场地是关键,要根据牡蛎的生活习性和牡蛎对环境因子的要求并在其适应范围之内来确定。此外,还要考虑工农业有害废水污染程度等。任何品种养殖,管理是重要的一环。长牡蛎垂下式养殖的管理主要有:及时疏散养殖密度,调节养殖水层,加固防台、防沉(筏)等。
五、收获:长牡蛎一般需养殖15-18个月可收获。收获时要考虑牡蛎软体部的丰满度及贮藏、运输等因素予以进行。

牡蛎育苗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以近江牡蛎为例,介绍牡蛎育苗的技术要点。①亲贝选择:选择2~3龄、体长10厘米以上的牡蛎作为亲贝,蓄养方式可采用浮动网箱或网笼式吊养;②采卵:唤知灶可猛租让和扮亲贝充分发育成熟后自行排放精卵,也可采用阴干、流水和升温刺激法诱导排放,或者直接解剖取卵;③幼虫培育:管理工作如换水、投饵、除害、倒池、清底、充气与搅动、控制适宜的环境条件等,基本同人工育苗常规管理内容。由于种种原因,牡蛎幼虫的发育速度差别很大,应在眼点幼虫时期进行一次滤选,将大的个体投入其他池,并投放固着基。

你知道微生态在扇贝育、保苗中是如何应用的吗?

随着贝类养殖的不断发展,苗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促进了扇贝人工育苗技术的不断革新。但让人担忧的是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培余,造成在附帘和室外继续培育时出现严重的死亡现象。分析原因,主要为在苗种培育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加之外界环境多变,增大了幼体的刺激。宝来利来水产微生态制剂近几年在扇贝育、保苗中的使用,有效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提高了扇贝苗的抗病力和枣老成活率。现将微生态制剂在扇贝育、保苗中的使用流程总结如下:

一、扇贝育苗

1、种贝和幼体添加海洋红酵母(10PPM),含有粗蛋白、虾青素等,能有效提高种贝的性腺成熟度和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幼体的成活率。

2、蓄水池中添加绿水解毒安(5ppm)和利生素(1kg/亩),绿水解毒安为1个交换量使用一次,有效降解蓄水池中的重金属和藻类死亡产生的毒素;利生素每10天使用一次,分解死亡的藻类和水体中的有机质,有效降低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

3、在育苗池内,坚持每天使用一次强效EM和益菌苗康(或活性芽孢乳)各5ppm,能有效调节水体pH值,消除泡沫,提高幼体的成活率10%-20%,促进生长速度。如果发现有掉量现象,可以添加强化菌克27,每天使用10ppm,两天内控制住掉苗。

二、扇贝保苗

1、肥水时使用肥泼(1kg/亩)和鱼虾可乐(氨基酸培藻精)(1L/亩),隔两天后追施一次,效果良好。

2、保苗过程中定期泼洒强效EM,可以调节水质,降低水体pH值,用量1L/亩·米,可以降低pH0.2左右。

3、如遇雨水等天气剧变,造成藻类死亡等情况,可以使用绿水解毒安2亩·米配岩滚/L,可以解除藻类死亡产生的毒素,避免对贝类造成危害。

4、如果饵料过多造成糊网现象,可以在网箱内直接泼洒活性芽孢乳(1L/亩·米),可以有效分解有机质,增加网箱的通透性。

以上就是关于微生态在扇贝育苗保苗中的作用,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科学养猪方法及饲料配方表 科学养猪饲料配方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