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致病原因
牛焦虫病是由焦虫(又称血孢子虫或梨形虫)寄生在牛血细胞或血浆内而引起的一类血液原虫病。通过硬蜱敏物传播。
2.症状
病牛初期体温上升到40~41℃以上,呈稽留高热。食欲减退,反刍停止,呼吸及心跳加快,肌肉震抖,精神沉郁。尿色浅红色到深红色,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粪便内常有黏液及血液。
3.防治
(1)消灭硬蜱 用2%~3%敌百虫洗刷或喷洒牛舍、用具。
(2)疫苗接种 在疫区,接种牛泰勒虫病裂殖体胶冻细胞苗,接种后20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在82天以上。
(3)药物防治 在发病季节,可用贝尼尔(血虫净)按每千克体重3毫克,用蒸馏水配成7%水溶液野仿,深部肌内注射,每隔20天一次。
(4)药物治疗 ①贝尼尔颂拿纤(血虫净)按每千克体重3.5~7.0毫克,用蒸馏水配成7%水溶液,深部肌内注射,每日一次,连续3天,如效果不明显,可重复第二个疗程;②锥黄素(又名黄色素或盐酸吖啶黄)100毫升,10%糖2000毫升,10%安钠咖2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
(5)健脾胃,恢复食欲。
【病因】
本病是由红细胞内寄生焦虫而引起的疾病,其传播媒介是蜱。我国常见的有双芽巴贝斯焦虫、牛巴贝斯焦虫答森野和环形泰勒焦虫。
【症状】
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巴贝斯焦虫)。精神委顿,无食欲,初便秘后腹泻,体表淋巴结肿大(环形泰勒焦虫尤为严重),乏力,衰竭,死亡。血液涂片染色后,显微镜检查可在红春戚细胞内观察到成对、尖端清喊相连成锐角的梨形典型双芽巴贝斯虫体。泰勒焦虫形态多变化,呈环形、椭圆形、逗点形等。在淋巴细胞内可见泰勒焦虫的另一类型,呈石榴形。
【防治措施】
血虫净,每千克体重5~7毫克,配成5%溶液肌内注射,每日1次,3次为一个疗程。必要时可重复一个疗程。黄色素,每千克体重3~4毫克(总量不超过2克),生理盐水配成1%溶液静脉注射,1~2天后再注射1次。阿卡普林,每千克体重1毫克,配成2%溶液皮下注射(注意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消灭蜱和调整改变牛的饲养方式,防止蜱的叮咬吸血。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