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鹅瘟怎么治疗、怎么防控?小鹅瘟的症状特点
小鹅瘟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鹅的,传播迅速且死亡率高的烈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3~20日龄的雏鹅是危害养鹅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小鹅瘟怎么治疗。
一、小鹅瘟的症状特点
7月下旬,某养殖户购进2日龄雏鹅200只,在3日龄时开始发病,4口龄死亡17只,5日龄时发病的有70%,共死亡了50多只,临床表现为有的病鹅精神沉郁,衰弱倒地两腿划动然后突然死亡;
有的病鹅流泪、流u水,少食或废食,呆立一边,拉黄绿色稀便,病程为12~24h。应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均无效。李尺做
二、小鹅瘟怎么治疗
1、紧急分群:将剩余的雏鹅状态呈疑似患雏和健康雏紧急分群,圈舍用消毒液彻底杀毒,尸体和粪便做无害化处理。
2、紧急接种:对现活着的110只雏鹅进行肌注小鹅瘟高免血清,0.5ml/只,隔2d重复肌注1次,第3天死亡18只,以后未见死亡。经观察剩余的92只雏鹅全部恢复健康,治愈率达84%。
三、小鹅瘟哪衡怎么防控
1、做好孵化房及其用具、种蛋彻底消毒,新出壳的雏鹅避免与种蛋和成鹅接触,以困早免感染。
2、实行免疫注射,雏鹅1曰龄时肌注小鹅瘟疫苗,7~10日龄的雏鹅需肌肉或者皮下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或高免蛋黄液,0.5~1.0ml/只,发病时隔2~3d重复注射1次;用鸡新城疫ⅳ弱毒疫苗拌饮水,可防止雏鹅诱发慢性呼吸道疫病。
3、一经发病及时诊断,及时分群、消毒,尸体和粪便做无害化处理;适时用葡萄糖拌饮水,以补充营养,尽早恢复体能。
小鹅瘟症状有哪些,治疗与防治措施简介
小鹅瘟主要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依据感染雏鹅日龄不同,该病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3种临床表现,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小鹅瘟治疗与防治技术要点。
1、小鹅瘟的症状有哪些
小鹅瘟的自然潜伏期为3-5天,以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扰乱为主,病程的长短取决于雏鹅日龄及易感性。临床上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类型。
(1)急性型:3-5日龄发病者常为急性,往往无前驱症状,病雏突然出现衰竭、倒地、两肢乱划,几小时后就开始死亡。
(2)亚急性型:病初采食异常,随采随甩,而后出现减食甚至停食,但饮水增加。鼻孔流出浆液性、带有气泡的分泌物。有些病鹅在临死前出现神经症状,颈部扭转、两腿麻痹、全身抽搐或发生瘫痪,最后死亡。喙端和蹼发绀明迅山。病程1-2天。
(3)慢性型:15日龄以上或流行后期发病雏鹅病程稍长。病鹅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拉稀,有些可自然康复,部分幸存鹅成长停滞。昌芦
2、小鹅瘟治疗方法
小鹅瘟主要通过孵坊传播,必须把好这个关口。发现孵出的小鹅在3-5日龄发病,应停止孵化,彻底消毒后再进行孵化。
无任何化学药物可治疗该病,但可肌肉或皮下注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进行治疗。15日龄以下雏鹅,08-1毫升/只。15日龄以上雏鹅,2毫升/只,隔日再重复一次。
在雏鹅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适量葡萄糖、维生素b、维生素c,可增强雏鹅的抗病力。
3、小鹅瘟的预防接种
在该病流行严重的地区,使用小鹅瘟弱毒疫苗或小鹅瘟灭活疫苗免疫种鹅,是预防该病经济有效的方法。如未对种鹅进行免疫而雏鹅又受到威胁时,可使用小鹅瘟弱毒疫苗免疫刚出壳雏鹅,或者使用小鹅瘟高免血清对刚出壳雏鹅进行被动免疫。
(1)种鹅:于开产前15天左右使用小鹅瘟弱毒疫苗(种鹅用),进行1:100稀释,肌激中肉或皮下注射,1毫升/只。
(2)雏鹅:无母源抗体的雏鹅,在出壳48小时内,使用小鹅瘟鹅胚化弱毒疫苗(雏鹅用)或细胞弱毒疫苗,进行1:50-1:100稀释,皮下注射或滴鼻,01毫升/只;有母源抗体的雏鹅,在7-10日龄进行免疫,免疫方法同上。被动免疫:在该病流行区域,或者在被该病污染的孵坊、鹅场,雏鹅出壳后立即使用抗小鹅瘟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进行紧急预防,皮下注射,05-0.8毫升/只。
4、小鹅瘟诊疗失误的原因及纠正
【症状类似】小鹅瘟与雏鹅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极为相似。发生雏鹅病毒性肠炎的雏鹅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稀便,有的病鹅呼吸困难,临死前两腿麻痹,不能站立,低头昏睡继而死亡,病程1-3天。
【病变类似】雏鹅病毒性肠炎,病死鹅肠道黏膜严重充血、出血,整个小肠出现急性、卡他性、坏死性肠炎。肠道黏膜上皮脱落,与渗出的纤维素样物一起形成假膜,包裹在小肠内容物上,阻塞肠腔,形成与小鹅瘟极为相似的腊肠状栓塞,但比小鹅瘟的栓塞更长,长度为10-25厘米,其他器官无明显变化。
【混合感染】雏鹅有时会发生雏鹅病毒性肠炎、副黏病毒病等病毒病以及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链球菌等细菌病的混合感染。
【免疫失败】小鹅瘟出现免疫失败的情况较少,因为小鹅瘟的血清型单一,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均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造成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免疫时机选择不当,或者免疫时有不良应激。
鹅病的防治
你说的鹅病是哪一种或者是什么症状啊?
鹅7种常见病防治方法
一、鹅出败病。是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四季都可发生和流行,为鸡、鸭、鹅等共患传染病,死亡率较高。
1.临床症状。最急性的不出现任何症状便突然死亡。急性的表现为精神不好、羽毛粗乱、体温升至43%以上、离群、闭眼缩头呆立、两翅下垂、不愿意下水、减食或绝食、饮水量增加、下痢较严重、粪便灰黄色或绿色。从口、鼻中流出黏液,呼吸困难,有时曲颈于背后,横卧在地上,兴奋盘旋滚动。最后麻痹、虚脱而死。死亡率高达50%~80%。
2.防治。平时要搞好鹅的饲养管理,增强鹅的抗病能力。定期预防注射禽出败菌苗,每年注射3~4次,每只每次注射菌苗2毫升。发现此病时立即隔离。对厩舍要搞好清洁卫生,用5%生石灰或10%漂白粉对鹅舍和用具消毒。对病死鹅进行深埋无害化处理。对已与病鹅接触过的鹅群,除消毒外要用迹昌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进行3~5天的防疫性治疗,再用菌苗接种。治疗可用磺胺二甲基嘧啶,每千克体重每次内服0.2克。也可用20%磺胺二甲基嘧啶钠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用量0.5毫升,即每千克体重用0.1克,每天2次,连续注射2~3天。用青霉素每千克体重2万单位肌肉注射,每12小时1次,直至病症消除。
二、小鹅瘟病。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急性渗出性肠炎,具有较高的传染性,死亡率也较高。
1.临床症状。以3~8日龄鹅最易感染。雏鹅临床特征精神萎顿、食欲废绝、离群呆立、饮水增加、嗉囊膨大积有多量气体和液体、鼻孔流黏性鼻涕、下痢严重、排黄色或绿色稀粪恶臭并混有气泡。最后头颈扭转、抽搐、瘫痪、死亡。
2.防治。预防可用鹅瘟全毒尿囊液疫苗,给临产蛋的母鹅皮下或肌肉注射100倍稀释的疫苗0.1毫升,经15天后再注射未经稀释的疫苗0.1毫升,经15天后产的蛋所孵出的雏鹅就有免疫力。对孵化场环境、用具等严格消毒。对没有发病的鹅要用抗鹅瘟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注射,每只燃州贺雏鹅皮下注射0.5毫升。对种蛋也要保持清洁并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治疗可用抗小鹅瘟血清,每只雏鹅用0.8毫升,可收到一定效果。其他药物治疗无效。
三、软脚病。病因是饲料单一,尤其是矿物质、维生素D、铁缺乏。
1.临床症状。脚软无力,不能行走,常用两翅支撑身体行走。
2.防治。预防:多喂些青草,饲料中要有足够的矿物质。治疗可补给维生素A、D和鱼肝油丸2~3粒,适当补给骨粉、贝粉等。
四、鹅流行性感冒。系急性传染病,传染快、死亡率高。多发生于1月龄小鹅,大鹅发病较少。气候突变、严寒冬季最易发病。病征是病鹅缩头、瞌睡、卧伏、脚跛、怕冷。
1.临床症状。精神不振、消化不良、口鼻流黏液、呼吸困难、常发出"丝丝"声、羽毛蓬乱、下痢。
2.防治;预防要摘好环境卫生,厩舍保持清洁干燥,预告有暴风雨时不放牧。冬季为鹅防寒保温。经常将蒜头捣烂喂鹅,可预防感冒。治疗可选用青霉素,每只小鹅每次肌肉注射1万~2万单位,每天2次;也可用磺胺嘧啶片,第一次每只小鹅口服半片(0.25克),以后每隔4小时服1/4片;也可用氯霉素,每只小鹅肌肉注射12~15毫升,每天2次,连用2天可愈。
五、鹅的鸭瘟病。一般不会大面积流行,但在局部地区常见发生,小鹅尤为敏感。
1.临床症状。精神不振、羽毛松乱、离群呆立、减食或绝食、粪便呈白色黏稠状下痢、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体温升至41.5~42%。
2.防治。预防:搞好厩舍清洁卫生,保持干燥,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抗病能力;杜绝健康鹅与病鹅的接触。严禁到污染地区下游放牧,对病鹅严格隔离、全皮派面消毒。当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
六、曲霉菌病。是鹅的常见霉菌病,雏鹅发病较多。常发生在阴雨、潮湿季节。
1.临床症状。食欲减少、羽毛松乱、闭目缩颈、眼鼻流液、呼吸困难、喘气、呼吸次数增加、口渴、体温升高、后期下痢。
2.防治。预防:严禁喂发霉变质饲料,不准用发霉草垫。一切用具要严格消毒,厩舍要通风,防止有害气体过量和潮湿。发病季节每只雏鹅每日用制霉菌素2~3毫克,拌入饲料喂给,连用3天,有良好的预防效果。治疗可用制霉菌素,每只雏鹅每日3~5毫克,严重的酌增用量,灌服,连用3~5天。也可用1∶3000硫酸铜溶液饮水,成年鹅用胶管灌服3~5毫升,每日1次,连用3~5天。也可用碘1克、碘化钾1.5克加蒸馏水1500毫升,加热至25%,气管内注射,每只成鹅4~5毫升,当天配当天用。
七、绦虫病。是鹅常见的寄生虫病,幼鹅易感染,常导致消瘦而死亡。
1.临床症状。15天至3月龄多发,病鹅消化不良、粪便稀薄呈青绿色后变灰白色混有孕卵节片。患鹅食欲不振、显著口渴。幼鹅发育不良、极度消瘦、离群常在水边蹲伏、有神经症状、突然倒卧、起立困难、行走摇摆、失去平衡、常以尾部蹲坐、伸颈张口呈钟摆状摇头,然后仰倒,以脚掌乱划,肢掌麻痹、痉挛。成年鹅多呈无症状经过。
2.防治。预防:隔离驱虫,每年2次。要避免将带虫卵的粪便排到池塘中,以防再传播。治疗可用槟榔粉或片煎剂,每千克体重0.5~0.75克,投药后10~15分钟,即排虫。服药后5~30分钟,如发现流涎和呼吸困难的,为中毒现象,应立即服用硫酸阿托品解毒,每千克体重0.1~0.25毫克皮下注射;也可用南瓜籽粉,每只鹅20~50克,即用1千克南瓜籽加8千克水煮沸1小时,用药液拌饲料喂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