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青虾养殖水质怎么控制的 青虾养殖水质怎么控制好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十万个为什么剧场

池塘青虾养殖水质管理有哪些要求?

强化虾池水质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夺取池塘养虾高产的重要措施。具体应掌握以下四个方面:
(1)按照青虾生长发育对水体环境条件的要求管好虾池水质青虾为甲壳类水生动物,要求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pH为7~8,水的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池底的淤泥10厘米左右,有机质含量较少,水质清新活爽。在养虾过程中,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调控,保持良好的水质,促进青虾生长。
(2)按照水质主要因子的变化规律管好虾池水质溶氧是水质的一个重要因子,水中溶氧的主要来源:一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是通过风力扩散作用,将空气中的滚中漏氧溶入水中;三是通过人工措施,补充水中氧气。而水中溶氧的消耗:一是水生生物的呼吸耗氧;二是风力的扩散,使水中的溶氧回到空气中;三是池中有机物的分解耗氧。水中溶氧的昼夜变化是:晴朗的天气,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水中溶氧量中午前后达到饱和状态,而夜晚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停止,水生生物呼吸大量耗氧,加上有机物分解耗氧,黎明前虾池的溶氧处于最低水平,所以,夜间、凌晨易引起青虾缺氧。此外,虾池水质通过不定期施肥及大量藻类死亡,或连续阴雨天气,也会造成虾池缺氧。应加强巡塘,注意水质溶氧变化,及时采取增氧措施,以免发生缺氧事故,造成损失。虾池pH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厌氧细菌分解的代谢物和残饵腐败产生的有机酸所致。此外,酸雨等因素也会引起池水pH的变化。而虾池水的透明度主要是由水中的悬浮物,特别是藻类的数量所决定的。通常茶褐色、油绿色为好,透明度40厘米左右为宜,应该根据这些因子的昼夜变化,强化水质管理大烂。
(3)按照渔时季节变化管好虾池水培燃质虾苗放养初期,虾池水深保持0.8米左右即可。8~9月既是高温天气,又是青虾生长旺季,因而要把池水加满,使水深达到1.2~1.5米。秋季水质极易变化,应根据虾池水质状况,每7~10天加、换水1次,换水量不宜过大,一般掌握在1/4左右。或定期开动增氧机,给虾池增氧。平时,如发现水质过肥、过浓,要及时加、换水,调控水质。
(4)按照天气变化管好虾池水质坚持收听气象预报和早晚巡塘,观察虾池水质变化,根据天气、水质以及青虾活动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良好的水质。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绿色发展绿色植保护》

青虾对生长环境有什么要求?

影响生长的环境指标,主要有温度、光照、溶氧、pH、透明度及底质等方面。

(1)温度

青虾是广温性动物,只要水温不低于0℃,均可正常生活。水温在14℃以上开始摄食,18℃时摄食强度增大。水温在33~35℃时,青虾生长仍较快。青虾产卵的最低水温为18℃,生长的最适水温为25~30℃。青虾对突然降温的适应性很强。试验研究表明,水温从28.5℃以每10分钟降低1℃的速度逐步降温,一直降到4~6℃,然后自然升温继续饲养,并没有发生死亡现象,这就给低温长途运输提供了方便。温度是刺激青岁弊虾蜕壳的重要环境因子。在天然水域中,12月至翌年2月的越冬期间,一般不蜕壳;3~4月蜕壳次数相对少一些;5~8月,水温较高,青虾蜕壳次数多,生长快。(2)光照

由于青虾成虾具负趋光性,的白天一般多潜伏在阴暗处,夜晚弱光下四外游动,到浅水处觅食。但在生殖季节,青虾白天也出来进行交配。在人工养殖的情况下,白天投饵时,也会出来寻觅食物,但数量比夜间少得多。因此,青虾的投饵主要应放在傍晚进行,以供青虾夜间出来活动时摄食。青虾蜕壳通常也在夜间隐蔽处进行,光照越弱越好,而强光或连续光照延缓青虾蜕壳。所以,在青虾养殖过程中,通常要求池水保持较肥的状态,透明度不能过大。(3)溶氧

青虾对溶氧要求较高,极不耐虚雀冲低氧环境,其耗氧率和窒息点均比主要养殖鱼类高(表3)。故鱼池缺氧时,青虾总是最先浮头;当池塘中鱼浮头时,青虾已缺氧窒息死亡。青虾生长的最适溶氧为5毫克/升以上,一般不低于3毫克/升。青虾的呼吸强度取决于水中的含氧量。青虾的耗氧率与青虾的性别、抱卵与否、昼夜和体重等因素密切相关。青虾的雄虾耗氧率比雌虾高,抱卵虾耗氧率比未抱卵虾高,夜间比白天高,个体越大,耗氧率越低。

表3青虾和几种养殖鱼类耗氧的比较[毫克/(克?小时)]名称第一次第二次水温(℃)平均耗氧率水温(℃)平均耗氧率夏花草鱼22.5~23.928.5~29.628.5~29.70.3540.6320.41228.6~29.528.9~29.929.2~32.30.3250.4830.5962龄鱼种草鱼鲢差歼鱼鳙鱼26.0~26.627.022.3~28.226.3~27.90.3760.2380.2100.19126.1~27.026.4~26.928.2~28.728.2~29.00.2610.1720.2640.161青虾幼虾抱卵虾雄虾雌虾27.5~29.022.5~24.023.5~24.523.5~25.01.4290.5390.6340.48526.024.5~27.01.7990.708(4)pHpH对青虾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pH呈酸性的水,可使青虾血液的pH下降,削弱其载氧能力,造成缺氧症;pH过高的水,则腐蚀鳃组织。过高或过低的pH都会影响青虾的蜕壳与生长,同时也会使水中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物质不易分解,影响饵料生物的吸收利用,造成水质瘠瘦,还会促使等有害生物滋生而发生虾病。因此,青虾养殖水体的pH,在育苗阶段以7.2~8.0为宜,幼虾和养成阶段以7.5~8.5为宜。(5)透明度

青虾养殖水体的透明度,在不同阶段要求不一样。育苗和幼体培育期由于要培养生物饵料,水质要求肥一些,透明度掌握在25~30厘米为宜。随着青虾规格的增长,青虾的天然饵料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以摄食天然生物饵料为主转向以投喂动植物人工饵料为主,这个阶段水中的透明度应以35~45厘米为好。(6)底质

青虾喜欢栖息于浅水的环境,尤其喜欢栖息于水草丛生、水流平缓、底质为泥底的水体中。经不同底质条件下青虾栖息情况的试验表明:在塑料板区,青虾的平均出现几率仅5.8%,沙质区为7.5%,泥底区为25.8%,而有水草的泥底区平均出现几率达到60.9%。可见,青虾特别喜欢在水草丛生的泥底环境栖息。(7)其他

青虾适应能力较强,能在淡水、低盐度水体和硬度较高的水体中生存;但最适宜在硬度适中,中性或偏碱性的水质中生长。青虾适宜生长的水质要求氨氮<0.2毫克/升,<0.05毫克/升,亚硝酸盐含量过高会抑制青虾呼吸。青虾养殖用水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水源未受污染,水质清新。

在池塘中养殖青虾,有哪些关键的生态养殖技术?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属甲壳纲,十足目,长臂虾科。其个体较大,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珍贵虾类。由于青虾生长快,养殖周期短,经济价值高,因而成为淡水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

  一、池塘条件

 弊乎 一般的养鱼池都可以用来养虾,面积不宜过配卜竖大,以1~5亩为好,水深1~1.5米,池塘的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左右,pH值在7.5。青虾对溶氧要求高,水中溶解氧需达5毫克/升以上。池底淤泥要少,不宜超过20厘米。此外,池塘水源应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

  二、池塘清整

  虾苗下塘前必须严格清塘,除去过多的淤泥,修整池塘堤坝,并在池中开挖一条宽3米左右的集虾沟,便于日后干池捕捞。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干塘消毒,4天后灌水,灌水时在进水口处用80筛绢对进水严加过滤,以防止敌害生物进入。虾苗放养前,池塘要施足基肥,培养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以供幼体摄食。

  三、虾苗放养

  选择体质健壮,规格齐全,无疾病的虾苗放养。放养方式一般有两种,即单养和混养。单养每亩放养1.5~2厘米幼虾6~10万尾。混养如以吃食鱼为主,每亩放养幼虾2~3万尾;如以肥水鱼为主,每亩放养幼虾1~1.5万尾。鱼的亩产量控制在200~300公斤。放苗时间要避开高温,选择晴天上午9时以前进行。虾苗坚持带水作业,谨防虾体受伤。

  四、饲养管理

  1、设置虾巢:为了充分利用水体,应在池塘浅水区种植一些沉水植物,如苦草、轮叶黑藻等,还应在水面上种植一些水葫芦。水草一般占池塘面积20%~30%左右,这样在高温季节可以遮阳,水草嫩叶可供青虾食用,也可作为青虾栖息、蜕皮时的隐蔽场所。

  2、投饵:青虾是杂食性动物,幼体阶段以浮游生物为饵,成虾阶段则以水生植物的腐败茎叶及鱼、贝类的尸体为食。所以,饲料一般以豆饼、米糠、酒糟、麸培大皮等植物性饵料为主,适当搭配轧碎的螺类、小杂鱼、鱼粉等动物性饵料。配合比例为6∶4。也可投喂粗蛋白含量为30%以上的配合饲料。具体投饵方法是,每日上午及傍晚各投饵一次。刚下塘的幼虾个体小,游动能力差,宜将饵料全池泼洒。稍大后将饲料投在水深50厘米的浅水区,傍晚投在池塘的边沿。日投饵量约为虾体重的10%左右,具体根据青虾生长、摄食及天气情况增减。

  3、日常管理:每日巡塘,观察水质变化及检查进水滤网是否破损,严防敌害生物混入或青虾逃逸。青虾要求溶氧较高,如果青虾侧卧在池边水草上,或是蹦上池边,说明池内缺氧,应及时冲水或启动增氧机。一般情况下,每隔5~7天灌水一次,每次增加水深15~20厘米。

上一篇:循环水养殖设备厂家 循环水养殖设备流程图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