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的如何养殖和技巧 仔猪的养殖方法和技巧
1、尽快吃初乳作好乳头固定工作,由于法系猪产仔多,从引入后产仔情况看,初产猪平均窝产仔11.7头。而保证每头仔猪尽快吃到初乳,是确保乳猪成活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为了使全窝仔猪成长均匀,提高成活率,应在仔猪出生后2—3天内,进行人工辅助固定乳头,把较小的仔猪固定在前三对乳头上,保证生长均匀。
2、及时作好防寒、保暖工作根据仔猪生理特点,产房温度应控制在22—24度,仔猪保温箱下应有电褥子,上高告边有电热灯,保证局部温度在30—32度为宜。
3、哺乳仔猪要作好剪牙、断尾工作由于仔猪生长较快,奶水供应不足从而导致乳头被仔猪咬碎。因此,仔猪出生时剪牙工作是很重要的。剪牙时一定要把断面剪平整,以防因剪牙不整齐造成仔猪颊部溃疡,同样为防止在仔胚期出现咬尾现象,也应在仔猪出生时将尾断掉。
4、保持猪舍干净,环境良好由于仔猪出生时无抗体,所以通过吃初乳获得抗体对于乳猪是行不同的。因此加强猪舍的卫生是减少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做到产床以上无猪粪为原则,做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确保乳猪在哺乳期能迅速生长。
5、应给予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由于乳猪哺乳期增长迅速,28天断奶,35天全窝转群达10.3kg左右,平均日增困猜重在250克左右,同时由于仔猪出生时消化器官不发达,容积小,机能不完善,所以要给予高蛋白、高能量的优质饲料。
6、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1、喂养要科学要给幼仔猪饲喂适口性好、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饲料。刚断奶的幼仔猪,要饲喂富含蛋白质的精饲料,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不可低于15%。有条件的还可适量补喂一些豆浆、粉浆、牛奶、奶粉等流汁饲料。
7、强化管理措施。适时分群为了防止环境条件的急剧变化使幼仔猪产生应激反应,幼仔猪断奶后要坚持移母不移仔的原则,把母猪调离原舍,小猪在原舍饲养20—30天,这期间应根据小猪的个性、大小、吃食等情况进行合理并群,每群以10—15头为宜。注意要把体弱的小猪编成一群,以便于特殊照顾。30天后再转入育肥猪群,进行合群育肥。
8、加强运动要加强运动,每天定时轰赶幼仔猪活动,要让幼仔猪多晒太阳,每天中午(除特别寒冷的天气外)要定时赶猪到运动场上晒太阳,以增强幼仔猪的抗病免疫能力。
9、猪舍要保温防寒猪舍建造要座北朝南,背风向阳,最好在猪舍北墙设防风帐;舍前运动场上部用塑料布棚架覆盖;舍门要牢固,密不透风;舍炕要铺有干*或垫草,以备幼仔猪做窝戚尺明取暖;猪舍要保持干燥,如果天气阴冷或室外湿度大,可在运动场地面撒一层干草木灰;猪舍要经常打扫,定期清除粪便。
10、注意疫病治理猪肺疫、气喘病、痢疾、仔猪副伤寒病是3—4月龄的幼仔猪冬春季节常见的多发性疾病,要勤查勤治,早发现早治;要按时定期注射疫病治疫苗,预防猪传染病的发生,确保幼仔猪健康生长,正常发育,提高饲养效益。
小猪如何养殖小猪怎么养殖
1、吃足初乳。由于出生仔猪没有先天免疫力,必须通过吸允初乳方能获得。仔猪消携携化佳激颤能较弱,胃消化液缺少盐酸,而初乳的营养极其丰富,内含大量的蛋白质、乳脂,酸度较高,这样有利于促进仔猪消化道的活动,可满足仔猪生长发育的需要。若有弱小仔猪吸奶不足,可进行人工补喂,以便提高整窝仔猪的成活率。因此,在仔猪出生后,应当让仔猪尽早能吃上和吃足初乳。
2、保证环境温度。初生仔猪的环境最佳温度32度,1周龄内的适宜温度为25~30度,达不到条件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简易的保温室。如果是在冬季,保温室的建造材料可就地取材。一般要求长1.2米,宽0.75米,高1米左右,并在保温室的一侧底部留可供仔猪初乳的小门。可通过悬挂红外线灯或用热水袋提高温度,病在保温室中间离底部0.5米处悬挂干湿温度计,以便准确掌握温度和湿度。另外,可在室内放一些松软垫草,并注意勤换。尽量使母猪和仔猪分开睡,防止母猪压死仔猪。
3、补充微量元素。铁是血红素的重要组成成分,初生仔猪体内储备的铁很少,每天的需要量为7~8毫克,而从母乳中能得到的数量也有限,所以若不能给仔猪及时补铁,必将导致仔猪患上贫血症。
4、寄养与并窝。寄养是指母猪产后死亡或产后无乳,或者所产仔猪数超过了有效乳头数时,将那些无奶吃的仔猪叫由其他的母猪哺育。并窝是指母猪产仔偏少或者所产仔猪中的部分因某些原因死亡,为了提高母猪的利用率,明隐败可将这些仔猪进行合并饲养,并窝前一定要让仔猪吃足初乳。
在寄窝并养前,用寄养母猪的乳汁涂擦仔猪全身,并选择在夜间进行混群,使母猪无法区分自产和寄养的仔猪。之后要注意观察,防止母猪拒绝哺乳或咬伤过寄仔猪。寄养与并窝的仔猪要求产期相似,最好不要超过3~4天。
5、疾病预防。吃初乳前,可按常规剂量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2小时后再让仔猪自由吃奶。另外,可给母猪服用土霉素,以防仔猪发生红、黄痢。对圈舍每日要进行清扫,使舍内保持卫生干燥,给仔猪提供清洁、安静、空气新鲜的生活环境。每日要细心注意观察,发现下痢时,要及时进行治疗。
养殖猪怎样养
养殖猪方法技术如下:养猪业首先要注重品种;科学合理的使用配合饲料;饲草饲料要多样化搭配比例合理,精、青饲料相结合;养猪要用科学的育肥方式;养猪要有科学的饲喂方法;养猪要实时调整密度;养猪要注重猪舍建设选址和修建;养猪要加强疫病综合防控。
1、养猪业首先要注重品种
养猪要养良种猪。良种猪就是一代杂交猪,用长白或大约克夏公猪与当地母猪或苏太猪母猪进行杂交所产生的仔猪,生命力强、采食面广、生长速度快、产瘦肉多。
2、科学合理的使用配合饲料
25公斤以下的仔猪以喂优质、全价、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消化的全价乳猪料为好,25公斤以上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配制多种原料的全价饲料,要做到原料易得,配方合理、营养全面,生物安全有保障,利用率高不浪费。
3、饲草饲料要多样化搭配比例合理,精、青饲料相结合
其比例一般为1:1.5-2,25公斤以下的猪按照1:1;25公斤以上的猪按照1:1.5;经产母猪1:2以上,精、青结合营养全面,有粗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多,成本低,长得快。养猪一般不要求喂单一喂精料,单一精料营养不全,成本高,猪只生长缓慢。
4、养猪要用科学的育肥方式
这里介绍直线育肥。即对断奶后的仔猪到出栏止,根据各阶段生长的营养需要配置相应的全价配方饲料从而达到快速生长的水平,采用这种育肥的方法叫直线育肥法,通过直线育肥的方法可以大大缩短养殖期,提高出栏率,从而增加了经济效益。
改变了传统性养猪法的饲养周期长、瘦肉率低、养殖成本高的局面,使劳动力价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增高、养殖成本降低。
5、养猪要有科学的饲喂方法
推行每天两次喂猪法,要喂干稠料。严格按照饲喂时间投料,一般上午8点左右喂第1次,下午5点左右喂第2次,在冬天或者哺乳母猪中午12点左右加喂一次青料,适当添加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添加剂,还可以节约饲料,降低养殖成本。
6、养猪要实时调整密度
冬天一般0.8平方米猪舍可养1头猪,夏天1.0-1.2平方米猪舍可养1头猪,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猪舍,而且猪多、抢食,增重快,缩短养殖周期,减少养殖费用。
7、养猪要注重猪舍建设选址和修建
要设计成冬暖夏凉具有自动调节功能。一般应选在地下水位不粗友低于3.0米以下,背风向阳坐南向北,远离学校、公路、公共场合。养殖隔离区。病死畜禽无划痕处理区3000米以外。
在场内春季可在猪舍周围栽种瓜藤之类,到了夏秋,可以遮阴降温。冬季猪舍要安装塑料暖棚,保持猪生长所需温度,促进发育生长。
8、养猪要加强疫病综合防控
猪舍要天天打扫清理,定期对场内外进行消毒和猪只体内外驱虫,按照预先制定的免疫程序依次进行疫病预防免疫注射。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尽最大努力减少死亡。
9、养猪技术的运用
采用科学的饲喂方法,能够合理地利用饲料,提高饲料转化率,使猪多长肉,快出栏。因此,养猪饲喂应抓好以下四点。
(1)生喂与熟喂。根据饲料种类的特性和猪的生产用途及生长阶段来决定生喂或者熟喂。以减少饲料营养损失,提高利用率,预防中毒和消化道疾病发生为原则。
豆科籽实、菜籽饼、棉籽饼、马铃薯和红苕等精料和含有毒物质的多汁饲料,泔水含各种不明物质等应熟喂。玉米、小麦、高粱及各种青绿饲料均应生喂。
(2)稠喂与稀喂。一般要求饲料应采用生、干喂和生、湿拌料饲喂。经加工后的全价饲料以适量的清洁饮水搅拌成捏得拢、散得开为宜的干湿拌料进行饲喂。
在喂后要供足饮水。这样可以避免因稀喂的饲料中含水多,胃排空快,肠胃刺激小,消化液分泌减少,而降低饲料的消化和吸收。
(3)少餐与多餐。根据猪的生产用途,生长阶段、年龄、季节和饲料性质来决定餐数。7日龄仔猪诱食不限餐数;20日龄起至断岩档槐奶,每天可喂6次以上;断乳仔猪每天4—5次;带仔母猪和妊娠后期的母猪每天4次;架子猪、大肉猪、公猪每天3次。
炎夏昼长夜短可酌情加喂1-2次;冬季昼短夜长则早晨第一顿要喂得早,晚上一次喂得蠢如迟,夜间加餐一次。
(4)制定合理的饲喂制度。饲喂要"四定"。即定质、定量、定时和定温。根据不同日龄和用途的猪按照饲养标准配制相应的日粮,要求原料易得、营养全面。
定时:有利于猪形成条件反射和良好习惯,有规律地分泌消化液,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定量:按猪的营养情况和食欲情况,确定猪的日投饲料量,一般以饲喂后槽内不剩食,猪不舔槽为宜。
定温:春、夏、秋季一般以常温饲喂,冬季应酌情用热水凋制饲料和喂温水。使其温度一般控制在28℃左右。
定质:一般要求不要轻易更改饲料配方,和降低营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