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水的主要条件
通常在虾塘把肥水也称作做“水色”。水色主要由池塘中藻类的种类和藻类生长状况来决定,也是虾塘水体理化因子的综合反映,它与水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密切关系,在对虾养殖生产中,以池水的颜色、透明度的大小和清爽度来衡量肥水的好坏,肥水也受环境因素(光照条件、温度条件、盐度条件、PH条件、水源藻种等条件)和营养盐因素(氮源条件、磷源条件、碳源条件、微量元素条件)的影响。
什么样水质什么样的虾之肥水影响因素
昨天说到,肥水受环境因素(光照条件、温度条件、盐度条件、PH条件、水源藻种等条件)和营养盐因素(氮源条件、磷源条件、碳源条件、微量元素条件)的影响。
那今天就具体展开说说这些因素的具体影响。
氮源条件
氮源是藻细胞生长提供构成蛋白质的重要元素,也是影响藻细胞生长、成熟与分裂的重要元素。氮是藻类生长与繁殖的一个限制性因子。氮源充足,藻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细胞分裂;氮源缺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磷源条件
磷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磷在细胞的能量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培养液中的磷对培养液的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磷酸钾盐,磷酸钙盐都是很好的无机磷源。藻类细胞从培养基中吸收得到磷之后,在体内合成有机磷化物,参与各种代谢活动。
碳源条件
池塘中大多数藻类是光合自养型微藻,都可以直接以二氧化碳作为碳源。
微量元素条件
微量元素在藻类的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一方面是由于有些微量元素是细胞本身组成不可缺少的元素.另一方面是由于有些微量元素是酶活性基团组成部分,因此在肥水过程中,必须使用微量元素,例如:铜、锌、锰、钼、钴、镁、镍等元素对藻类的生长是必须的。否则随着常量元素氮、磷等的消耗,微量元素将会春察限制藻类的生长。
肥水十大禁忌知多少!!!
1、忌雨天施肥
雨天施肥一是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不强,对氮、磷等元素的吸收功能差,二是随雨水流进池塘的有机物较多且池塘体积加大,导致施肥的有效浓度降低影响肥效。
2、忌闷热天施肥
天气闷热时,气压较低,水中溶氧较低,施肥后水中有机质含氧量增加,容易造成池塘因缺氧而引起浮头翻塘。
3、忌浑水施肥
水体过于浑浊时,池塘水体的黏土粒过多,氮肥中的铵离子和磷肥及其他肥料的部分离子易被固定、沉淀,不能释放肥效,造成肥效流失。
4、忌化肥单施
如果单施某种化肥,营养元素比较单一,其他的营养元素会成为限制因子制约肥效的充分发挥。
5、忌盲目混施
某些酸性肥料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时,易产生气体挥发或沉淀于淤泥中而损失肥效;某些无机盐类肥料的部分离子与其他肥料的部分离子产生化学反应会丧失肥效;有些离子被土壤胶粒吸附,也会丧失肥效。因此,并不是每种肥料都可以混合使用的。
6、忌高温季节施肥
根据浮游生物的生长规律,养殖塘施肥的季节在每年的4~10月,水温在25℃~30℃的晴天中午进行,但并非温度越高越好,因为在7~8月份超过30℃是施肥,会引起水体溶氧降低,如果仍一味地施肥,不但浪费肥料,还会败坏水质引起浮头翻塘。
7、忌固态化肥干施
一般使用固态氮磷钾肥,溶解兑水全池泼洒为最好。固态的氮磷钾,由于自身重力因素在水表层停留时间短,容易沉入水底而影响肥效。
8、忌养殖体摄食不旺或爆发性疾病时施肥
养殖体摄食不旺时施肥,施肥培育的大量浮游生物不能被及时有效地利用,容易形成蓝绿藻,败坏水质;而在疾病爆发时,养殖体抵抗力减弱,使用刺激性化肥易使养殖体中毒死亡。
9、忌一次施肥过量
一般施追肥要求5~7天使用一次。如果池塘施肥过量,氮积累过多,水体中有机物耗氧增大,容易造成池塘缺氧翻塘。所以施肥千万不要图省事,一次将肥料施足,要遵循“少量多次,少施勤时”的施肥方针。
10、忌施肥后放走表层水
肥料施入水体后,经过一系列的理化反应,3~5天后才转化成浮游生物的种群,一般均匀分布在水体表面的1~1.5米处,如果施肥后放走表层水,培育的浮游生物数量明显减少,造成肥效下降,型巧如果确因农业用水需要,最好是从底部放水。
虾塘肥水细节——时间、方法
今天就给大家说一些卜森键虾塘肥水的干货技巧。
一、肥水时间
肥水时会有这样一个现象:在肥水初期,约从施肥后第3-4天开始,由于单细肥藻类迅速繁殖并进行光合作用时,消耗二氧化碳,引起酸碱度(pH)升高,有时达到9.5,甚至更高。但到第15天以后,逐渐下降,到第20天左右,pH值降到8.3左右。这个pH值,最适宜对虾生长。这个时候的水色、透明度和浮游动物都处在最佳状态,最适放苗。因此,施肥时间,应安排在放苗前20天左右最好。
二、肥水时间
许多虾养殖户反映,虾塘施肥后,水肥不起来。一旦肥起来,很快又变清,反反复复,很难培养藻类。
经了解,许多虾养殖户为了“彻底”毒塘,将养殖水体中所有的敌害生物(鱼和白虾)、细菌、病毒、病原体杀死,防止虾病发生,采用了全水体消毒方法。养殖水体有多深,就用多深水体消毒。这种毒塘的目的和愿望是好的,但效果适得其反,副作用大,弊大于利。
以上用进满水的方法毒塘和消毒,敌害生物及各种病原体当然会杀死,但池中各种有益生物,其中包括各种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也被杀死,这些生物被杀死后,水体变透明,变清,看到池底。在这种水环境中,已不存在藻种。没有藻种,当然就没有繁殖藻类的亲体。这就是施肥后水难肥的原因。这种水体由于藻类少,即使培养一定水色和透明度,也不持久,所以水色反反复复,很难肥水。
正确的毒塘方法,是进水10厘米左右,以刚淹没池底滩面为准。这种水体既能把池底细菌、病毒杀死,也能把敌害生物杀死,又节约成本。若水深为10厘米时,毒塘费用为15元/亩,若1.5米时,费用增加15倍,费用为225元。10亩则为2250元。
饲养对虾时日常的观察是很重要的,也是大伙儿每日务必做的。对虾出问题的预兆时长很短,并且病发也会迅速,日常观察能合理有效的避免这方面的问题。挑选一个非常容易观察到对虾的地区当观测点,每日按时去这一地址,看一下对虾的健康情况,主要是观察有没有异常现象的御携发生,尤其是对虾人体上边的。喂尺兄养之后必须紧紧围绕水塘巡查,看一下精饲料的损耗状况和有没有对虾在河面异常的主题活动。
对虾的破坏关键源于其排泄物和精饲料的环境污染,再加上对虾针对水质的标准是非常高的,因此要定时的排污,这一基础知识一定要铭记。排污的贷款口子尽可能安装在对虾主题活动较为集中的地区,设镇困伏定好防护地区,饲养区最好是也在周边,那样的话污染物质的处理实际效果会非常显著。一般在2-3天上下一次,虾幼苗期前一个月最好不要排污,由于这一非常容易导致危害。
饲养对虾的情况下O2是很重要的,对虾自身针对O2的损耗是非常大的,由于其自身较为活跃性。增氧必须大伙儿按实际情况去挑选打开的时长,假如常常有对虾发生氧气不足的状况则适度的游戏多开一段时间,正常的的情况下只要开几小时就可以。增氧机器设备不必摆放在太偏远的地区,部位要选取能涉及到尽可能多的地区,那样实际效果才显著。
水质PH值也是很核心的一个问题,饲养时长久的养殖场基本上会把这个当本能反应,假如这一水质PH值不符得话,非常容易导致链式反应。对虾日常生活的水资源PH值在7-8.5比较适合,理想化的PH值在8左右起伏,检验的情况下各自在早上、在下午各测一次,看一下是不是有转变,每一次最好是各自在不一样的点检测,以防精确度受影响。
上一篇:中国牛的养殖规模总量 中国牛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