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鲢鳙养殖密度是多少 鲢鳙养殖密度多少合适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神怒之日

大口鲢鱼养殖技巧 鲢鱼养殖方法

1、亲鱼培育池。亲鱼培育池的面积2/15—4/15hm2(2—4亩),水深1.5—2.5m。睁纤位置处于催产池附近,排水方便,环境安静。放养前用生石灰清塘。

2、放养密度。每兆槐公顷池塘放养亲鱼1500—2250kg左右。雌雄比例为1:1或1:1.25。

3、为了充分利用饵料和调节水质,在以草亲鱼主养的前提下,每公顷还可混养鳙亲鱼或后备亲鱼50—60尾,草亲鱼和青亲鱼或他们的后备亲鱼各30尾左右,凶猛鱼类30尾族早友左右。

4、饲料。鲢亲鱼的天然饵料任是以浮游植物为主,通过池塘施肥,培植水质,即能使其生长良好;鲢还喜食各类精饲料,为了增强体质,在产后、秋季和早春适当增投部分麸、糠类精饲料有利于性腺发育。

5、催产时间、水温: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催产时间为5—6月,催产水温24~26℃主最适宜。

...水深平均为1.5米。想养草鱼,鲢鱼,鳙鱼,鲤鱼。请问那个高手可以告诉我...

主养塘亩放50克左右的湘云鲫1000尾,另放草鱼200尾、鲢鳙鱼100尾;池塘水深度不够的,放养密度应酌情降低。混养塘可在草、鲢、鳙鱼塘中放养湘云鲫500尾左右。网箱养殖密度为每平方米120—150尾。
不能与鲤鱼、高禅谨罗非鱼等食性相近的鱼混养,因湘云鲫抢食较慢。
注意啊,不知袭衡道主养的是什么鱼,上面的是主养鲫鱼的。可以看看。换水一般是看水质而定,更放养密度,和温度,投饵有关。主要看水质。消毒一般是投种以前消毒的。鱼苗下水戚基时候消毒。中间除非发生病害。一般不用杀毒了。老唐淤泥太后也容易有病。但没一点淤泥,不容易培肥水质。最好初期少养点,养稀点,放的鱼苗大点100g以上的,不容易死鱼。

鲢鱼养殖场地建设很讲究,鲢鱼养殖场地如何建设?

据中国渔业频道报道,鲢鱼在东亚分布广泛,在中国主要水系中随处可见。这种鱼生长快,从2龄到3龄,体重可从1kg增加到4kg,最大个体可达40kg。自然产量很高。同时,鲢鱼的食物是浮游植物,因此成为养鱼的一级鱼,一直被列为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鱼”之一。鲢鱼是一种鱼类养殖,主要饲养鲤鱼、鲫鱼、草鱼和团头鲂。其池塘选择与上述已申请认证的主要鱼类养殖完全一致。放养前必须对苗木进行检验检疫,所备禅好选质量纯净、健康、无病害,规格整齐。放养时间在5月中下旬。鱼苗放养:5月中下旬,池水温度稳定在18℃以上时,是投放的合适时机。鲢鱼幼体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5只。

成鱼养殖:鱼种的饲养规格和密度,越冬鱼种的饲养规格为100-200g/鱼,放养密度为0.4-0.5鱼/㎡。越冬密度:成鱼和鱼种在压力塘的越冬密度一般为0.3-0.6㎏/㎡。根据池塘条件。越冬方法:越冬池应清洁,保水性好,冰下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并根据不同规格进行合并:冷冻前,每公顷向整个池中倒入1.5-3.0公斤90%结晶敌百仿铅虫喷淋池水中浮游植物的数量应保持在25-50毫克/升..为保持水面透明,冰面上的积雪应及时扫除,并钻冰眼观察水质和鱼类活动。

浮游生物在水中自然生长,通过受精培养,是鲢鱼的优良天然饵料。浮游生物生活在水中,个体较小,很难用肉眼看到,只能在镜子下观察清楚。它可以分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是天然水中最初的生产者。它吸收水中的氮、磷、钾、二氧化碳等营养物质,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进行繁殖,从而成为水中最基本的饵料资源。通常在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含量高的水域。,浮游植物生物量高,鱼类产量也高。不同种类的浮游植物的饵料价值是不同的。鲢鱼和其他鱼类一样,不能消化纤维、果胶和甲壳素,所以很难利用大部分蓝藻、细胞老化的绿藻和眼虫。能很好的消化利用,如金藻、隐藻、硅藻、部分甲藻、黄藻、绿藻、眼虫、蓝藻等。

浮游植物主要通过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钾、氮、磷等元素进袭敬行繁殖,是鲢鱼在水中最基本的饵料资源。如果水体中钾、氮、磷等元素含量高,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就会更高,鱼的产量也会更高。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浮游植物的种类不同,饵料的价值也会大相径庭。蓝藻、眼虫、隐藻、小球藻、小球藻、黄藻都是鲢鱼容易消化利用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浮游动物的个体大小明显大于浮游植物。虽然肉眼可以观察到,但大小不大于5毫米,主要以有机碎屑和浮游植物为食。鲢鱼幼鱼阶段,以桡足类浮游动物、原生动物、枝角类浮游动物和轮虫类浮游动物为主要食物。

上一篇:强刺仙人球养殖方法视频 强刺仙人球养殖方法图解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