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石斑鱼养殖多长时间可以吃 石斑鱼养殖多长时间可以卖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番外篇

养殖石斑鱼多少个月才能捕捞上市

  在浙闽沿海是5月~11月,两广和香港、台湾省沿海是4月~11月,海南是3月~12月。石斑鱼从体长10厘米生长到商品鱼体重500克~750克需要16个月~24个月,可采用两种养殖周期安排生派让唯产。一种是从第一年3月~5月份投放体长10厘米的鱼种,养到入冬,滑灶体重达150克~200克,在网箱内越冬,一直养到第二年冬前上市。另一种是3月份~5月份投放体重200克的大规格鱼尘培种,到入冬前可养到500克~700克上市,或者养到第二年冬前体重1.5公斤左右上市。

石斑鱼最新价格?石斑鱼的养殖技术有哪些?

石斑鱼属鲈形目_科动物,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海产鱼类,因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人们誉为了四大名鱼之一,也是高档筵悄慎席上的必备食用鱼,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矿质元素及锌、钠、镁等营养物质,可以很好石斑鱼属鲈形目_科动物,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海产鱼类,因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人们誉为了四大名鱼之一,也是高档筵席上的必备食用鱼,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矿质元素及锌、钠、镁等营养物质,可以很好的帮助儿童智力发育。
那么石斑鱼价格要多少钱一斤?石斑鱼的养殖技术有哪些呢?接下来一起去看看吧!
一、石斑鱼价格多少钱一斤?
石斑鱼的品种不同价格也宴运游不一样,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黄金石斑鱼价格80元每斤,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石斑鱼价格40元每斤,重庆市重庆市万州区野生溪石斑鱼价格80元每斤,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冰鲜泰星斑价格60元每斤,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红石斑鱼价格61元每斤。
二、石斑鱼的养殖技术
1、场地选择
石斑鱼一般以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这两种饲养方式为主,在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温度,进行池塘养殖的时候尽量确保池塘内的环境与海洋环境类似,池塘底部用半沙质和沙质晌销进行铺垫,同时池塘水深达1米以上。
2、肥水和消毒
在养殖之前就需要将池塘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将池塘内的水抽干暴晒半个多月,然后再放水过滤,过2个月左右才能放养鱼苗。
在放水过滤的时候就可以用有机肥料、尿素、磷酸铵等开展肥水工作,每亩大概需要200千克左右。
3、鱼苗要求
在选择鱼苗的时候最好选择没有病害的、活力强、颜色偏黑的育苗,规格大概在3厘米左右,这样的鱼苗能很好的适应生长环境并能迅速成长。
4、水温要求
斑鱼对于温度非常敏感,在冬天的时候需要特别控制好水温,适宜生长的温度在25-30℃左右。
综上所述,如果农民朋友想种植出高产的石斑鱼,就要掌握好正确的养殖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并控制好石斑鱼健康的生长环境,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点评。

没刺的鱼有那几种鱼

无刺鱼有龙利颂物鱼、鳜鱼、、鲟鱼、、龙头鱼等。其中龙利鱼中间只有一根主骨,扁鱼、鲇鱼、、鳜鱼、鲈鱼、青鱼等淡水鱼没有细鱼刺。另外大多数海鱼也没有细鱼刺。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无刺鱼
1、龙利鱼
龙利鱼俗称裂州板鱼、鳎目,是一种暖温性近海大型底层鱼类。龙利鱼味道鲜美,出肉率高,口感爽滑,无腥味和异味。再加上其刺少,自然资源量少,味鲜鲜美,出肉率高,口感爽滑,鱼肉久煮而不老,无腥味和异味,,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2、龙头鱼
龙头鱼是中国沿海常见食用鱼类,它没有鱼鳞,几乎没有刺,只有一条主骨,并且主骨十分柔软。色暗,淡灰色或褐色,具黑色细点。口大、前位,尾鳍叉形,胸鳍及腹鳍大。其鱼体光滑无鳞,肉似果冻,含水分高,味道虽然算不上特别鲜甜美味,但其口感相当独特,而且价格便宜,算得上物美价廉的海鲜。
3、鳜鱼
肉质极为鲜嫩的,且无骨,是日常生活中常食用的无刺鱼
4、鲈鱼
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5、银鱼
银鱼是常见的淡水鱼种,体细长,似鲑,无鳞或具细鳞。银鱼味道鲜美,性味平和,而且没有刺,是极富钙质、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用鱼种,非常适合小孩子食用。
6、黄花鱼
黄花鱼又名黄鱼,是石首鱼科黄鱼属的一属黄鱼的统称,常见的有和小黄鱼两种。作为名贵的经济鱼类,黄花鱼长期来深受消费者青睐。黄花鱼肉质鲜、嫩、味美且刺少,无论是酱焖、红烧还是糖醋,味道都很不错。
7、比目鱼
比目鱼又名,属于海鲜,一般比较常见。比目鱼只有一条背鳍,从头部几乎延伸到尾鳍。它们主要生活在温带水域,是温带海域重要的经济鱼类。比目鱼肉质鲜嫩,鱼刺也较少,清蒸、红烧都很合适,一般还会被制作成罐头。
8、鲳鱼
鲳鱼为常见的食用经济鱼类,产量较大,我国沿海均产。鲳鱼肉厚、刺少、味佳,营养丰富,是天然的营养佳品。由于刺少,最适合老年人食用,而且除食用之外,还可制成罐头食品野源液。鱼鳞也可制装饰品的发光面。

上一篇:兔子养殖销路怎么样 兔子养殖销路怎么找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