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山坑螺养殖技术 东风螺养殖技术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盛夏晚晴天插曲

东风螺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东风螺养殖技术要点

1、生长条件

东风螺喜阴怕光,夜间活动觅食,主要栖息在近海水下5~10米的的泥沙海底,适宜海区盐度19~30°;适宜生存水温为15~31℃,最适宜水温25~28℃;适应pH值7.8~8.8之间。

当水温低于12℃时会大面积死亡;pH值、水温环境因子波动激烈,将出现吃料慢、消化不良等应激现象;故人工养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气温、水温、水质影响因子(盐度、pH值等)变化,提前做好各种预防措施。

2、放养规格

放养规格0.8厘米以上的个体均匀且活力强的螺苗,投放密度1200~1500粒/㎡。池底铺设6~8cm厚沙层。下苗前的准备工作:池底及池壁使用100~200ppm高锰酸钾全面消毒,2小时后进水50公分,6小时后排干池水,再进水50cm并打开增氧机,保证水体清澈及溶氧量充足,即可投苗。投苗后泼洒医用葡萄糖10克/㎡和VC2克/㎡,补充螺苗体力,预防螺苗的应激反应。

3、喂食

投苗次日即可投喂东风螺稚螺软颗粒饲料,第一餐投喂少量的配合饲料,观察东风螺的摄食情况,半个小时内吃完入沙为宜。投喂原则:每日一餐,连续投喂2~3天停料一天。应根据天气状况及水温变化,适当调整控制投饵率。

投饵量的控制直接关系养殖效益,故应精确控制东风螺饲料投饵量。投饵量计算公式如下:

当日基准衫颂投喂量=螺总体重×投饵率。

螺总体重=个体体重×存塘数量

注:公式中投饵率因参照“东风螺配合饲料投饵率参考表”,并根据天气状况及水温等影响因子适当调整。

坚持早、中、晚的巡池观察,观察东风螺吃料状况,视天气气温,把握好投饵率。

4、水质调控

10—15天泼洒浓缩型的光合细菌一次,泼洒剂量为40ml/m3。每次使用光合细菌分为三天泼撒,且应于晴天的早上10点泼撒。泼洒后尽量少换水或不换水,打开增氧机,保持水体的溶氧量。

5、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水质调节为主,秉承健康绿色的养殖理念,比如经常使用调节水体的微生物:EM菌、光合细菌桐锋、硝化菌、乳酸菌等生局塌晌物制剂。

东风螺应该如何养殖?养殖方法有哪些呢?

肉质美味好吃,香脆爽口。通过焯水、椒盐、炭火、炖煮等食品加工技术,可以做出各种美味佳肴。具有突出的药用滋补保健价值,具有止血润燥的药用功效。常用于治疗流鼻血和便秘。在国内外市场非常受欢迎。其繁殖周期短。一般来说,水产品上市时间为8个月、3年、2个季节;池塘价格在80-100元/公斤,走势非常稳定,养殖效益可观,养殖前景广阔。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养殖方法

一、池塘养殖

多用途土池和水泥池也可用于东风螺养殖。在养殖和放养前,应进行消毒。流入的水通过格栅过滤,以减少鱼类和螃蟹等有害生物进入养殖池塘。螺苗数5~6万只/亩,规格适合0.5~1.5厘米的幼螺,放养后保持水质相对稳定。土壤池每月两次利用海洋进行大规模换水,最大限度提高水质;水池的日换水率约为1/3。每天早晚喂各种鱼、贝、虾。喂食前,取出骨头和贝壳,用绞肉机或手剁碎。螺的日采食量为总体重的5%-10%。一天的实际食物摄入量取决于剩余的诱饵量。养殖水深60~100厘米。它可以单独养殖,也可以与虾、鱼和其他混合养殖。经过8到10个月的培育,螺可以达到市场规格。

二、吊笼养殖纯祥

它是池塘养殖的微缩版,从半封闭式小池塘到开放式大池塘,即利用长绳或仔裤配浮筏进行浮力,用塑料笼或橡胶丝笼育苗。日常管理主要以池塘养殖为主。投喂时注意清除残留饵料和附着生物,捕捉天敌,根据幼苗生长情况逐步疏苗。

三、港口养殖

选择水质较好、风浪较小的港口海滩进行围栏养殖。围栏应高出潮位0.5m以上,网目根据东风螺大小确定。放置围栏后,在围栏表面涂抹,杀死害虫。苗圃容积为50-100株/平方米。日常管理主要集中在查漏、和净化。每天喂食。养殖后期密切关注东风螺生长发育念指情况。台风季节,栅栏必须加固。滩涂表面有大量淤泥或污物时,应及时清除,养殖环境应尽量保持清洁。栽培的收获物可以在收获后少量保存,也可以在收获后根据市场需求出售。

四、高级池塘养殖

规定塘面积1亩,塘深1.5~1.8m,放养规格0.6~0.8cm(每100g约700只幼螺),放养密度100~300只/m2。每5-10天换一次水。饲料为杂鱼,投喂量为其体重的5%~10%。其他日常管理同上。

以上就是关于东风螺的一些养殖方法介绍,供大家了解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山坑螺养殖技术,养殖周期多长

山坑螺的适应性比较强、抗病能力强,养殖环境可以选择在农村河渠、稻田等地方,还可以用养殖池进行饲养;投放山坑螺前可以先用生石灰进行清塘,经过3-4天之后可以在水体堆放有机肥态迹料和繁殖饵料;选择壳比较薄、色泽淡褐的鲜活螺按照合理密度放养;在自然水域饲养,每隔一段时间投放有机肥即可满足山坑螺的生长需要。

一、山坑螺养殖技术

1、山坑螺的适帆纤并应性比较强、抗病能力强,养殖环境可以选择在农村河渠、稻田、池塘等,还可以用养殖池进行饲养,养殖池塘要求底泥厚度10-15厘米左右,在水面可以栽种少量红萍和水莲等,养殖池里可以放入竹尾、石块、草地等给山坑螺提供隐蔽栖息。

2、在投放山坑螺前,可以先用生石灰进行清塘,一般每亩用60-80公斤,经过3-4天之后可以在水体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给山坑螺提供食物。

3、选择壳比较薄、色泽淡褐的鲜活螺,一般自然粗放水体每平方米可以投放种螺1-2公斤左右,精养池则可以适当增大投放量。

4、在自然水域进行饲养,可以隔一段时间投放适量肥、鸡粪、猪粪或者稻草等有机肥料,这样就可以满足山坑螺生长需求,在高密度精养的情况下,就需要投放人工饵料进行饲养。

5、在收获山坑螺的时候,可以采取捕打留小,留养幼螺和部分母螺,这样可以自然补种,不需要投放种苗。

二、山坑螺的养殖周期有多长

1、山坑竖枝螺一般在清明节前15天左右开始放养,到5-6月份的时候可以先把大螺捕出,然后在8月份的时候根据螺的大小依次捕捞,养殖周期大约为5个月左右。

2、在养殖过程中不要让农药、化肥等污染流入到饲养水源中,还要防止鸭、鸟等动物捕食山坑螺。

3、在夏季高温的时候,还有控制好水温,保持水体溶氧充足;在气温比较寒冷的时候,山坑螺会进入泥土冬眠,在这个时期只需要每周换水1-2次,并且向水体撒一些切碎的稻草,这样有利于山坑螺越冬。

上一篇:广州水产养殖 广州水产养殖群有哪些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