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鱼塘中倒藻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藻类都有一个生长周期,繁殖过旺就会出现老化死亡现象,新老交替原本属正常现象,但是如果藻类死亡数量远远大于新生藻类,就会对养殖对象造成很大危害。要想根治必须清楚倒藻发生的原因,发生“倒藻”的原因主要有:
1、天气突变
2、水温过高
3、人为管理不当
4、藻相单一
5、底部环境差
预防倒藻可以从日常管理着手:
1、做好日常巡塘工作,随时关注水体变化并定期监测池塘各项水质指标。
2、时刻关注天气预报,谨防由于连续高温、暴雨等天气突变造成的倒藻现象。
3、多开增氧机,避免养殖凯凯水体分层。
4、水体透明度变差,水体开始浑浊,都是倒藻出现的前奏。可以通过定期加注新水,使用稳多多或芽芽乐等微生物制剂净水,以调节菌相和藻相,也可以配合使用抵青青进行底质改良。
5、经常根据实际情况追肥,补充碳元素,维持水体稳定。注意把握时机,过早容易导致水肥,过晚则容易脱肥,一般情况下,四大家鱼池塘水体透明度在45厘米左右时追肥正好。
6、台风来临前倒藻的预防,一般可以提前3-4天补菌补肥,防止倒藻,主要是补充藻类所轿枣需要的盯帆唤营养元素,可以使用稳多多+红糖。
鱼塘倒藻最佳处理办法是什么?
如果出现倒藻现象时,有增氧机的情况下要及时打开池塘增氧设备,进行紧急增氧,然后进行大量换水,一般白天向外排水,傍晚向内加水。施用超浓有机酸、纳维素,进行解毒抗应激,使用过硫酸氢钾改底化,改良底部环境。
池塘处于低氧环境,厌氧细菌繁殖数量增多,应适当做一次消毒工作,可使用碘制剂或蛭弧菌。在饲料中加入纳维素、誉埋旅甘力健等营养品,能祛除水产品体内的有毒物质,调理肠胃。
倒藻前的日常管理预防
定期使用芽孢杆菌、、EM菌等微制剂调控水质;定期使用季磷盐、等物质改良底液差质。
适时追肥,掌握好追肥的时机,不可过早,庆凳过早容易导致水肥,过晚容易导致脱肥,一般情况下池塘当水体透明度在45厘米左右时追肥正好。
不盲目使用、消毒剂,特别是在5~8月,尤其是5月和8月,气候变化比较大的时候。
倒藻如何处理
“倒藻”主要是指由于天气突变(台风,暴雨等)或者养殖管理不当,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而造成水体中的大量或全部死亡,导致水色突然变清、变浊、甚至变红的一种现象。
发生“倒藻”时,首先溶解氧会下降,会增加,使迅速下降;其次,大量的死藻分解,会加大耗氧外,还会产生氨氮和;第三,水中的原生物会大量繁殖,反过来抑制藻类的生长。
处理倒藻
1、先解毒:目的在于解除因倒毕扰藻产生的藻毒素对鱼虾的生长造成危害;同时也有利于新藻相的培育;用骑士一瓶2亩水体州数缓。
2、培菌培藻:
解毒后,在水体中使用复合册模芽孢杆菌或强效EM能快速净化老藻或死藻,使水中营养成分重新回到池塘生态循环链中,减少氨氮、亚盐的形成,同时配合硅藻藻种2亩/包,促进新藻相的快速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