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养殖水体老化如何处理 养殖水体老化的解决方案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恋花

水产养殖水质怎样调节

1、适时适量进行追肥。无论饲养何种鱼的静水池塘,都应保持一定种群数量的浮游植物并能维持良好的生活状态。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溶氧,并可吸收氨氮以降低对鱼类的危害。追肥一般使用化肥,追肥量以少量多次为好,并要特别注意对磷肥的使用。在鱼类的生长旺季,一般每7一10天追一次肥,每亩可追施尿素0.5一1㎏,磷肥0.5一1㎏,在高温季节也可单独施用磷肥,每次每亩1一2㎏。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2、经常加注新水。向池塘经常注人新水,是改善池塘环境、保持良好水质最有效和最主要的措施。春季池塘浅注水,秋季加深池水,还是提高池塘水温和延长鱼类生长期的措施。向池塘加注新水,不仅可以增加溶氧、营养盐类及微量元素,冲淡代谢毒物的浓度,还可扩大鱼类的生活空间,相对较低鱼类的密度,防止池水的老化。在早春和晚秋,一般每15一20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20一30㎝,但在鱼类生长旺季每7一10天就要注水一次,每次可注水10一20㎝。具体的注水时间和注水量,还要根据池水的肥度、鱼类浮头情况和池塘水位的变化等,灵活掌握。凡是有条件的池塘应多注几次新水,对调节池塘的水质和提高养鱼的产量起很大的作用。

3、使用增判世氧机调节水质。增氧机的类型虽很多,但都是通过搅水、曝气等作用造成池水对流,提高溶氧和散发水中的有毒气体。为了充分发挥增氧机的作用,消耗较少的动力,而收到较大的效果,要正确掌握开机时间。晴天每天可从中午12时到下午3时开机2一3小时。但阴天的白天不要开机,以免破坏浮游植物的表层利用弱光进行光合作用,阴天可在清晨开机,缓和浮头的加重。连阴天池水逗郑中氧量较低,可在半夜开机,避免因严重浮头死鱼。晴天的傍晚一般不要开机,避免搅动底泥增加耗氧,延长低氧的时间。

4、利用潜水泵调节水质。在池塘的中央或一端,安装一4寸潜水泵,用支架将胶管立起,管口固定一锥型瓷碗,抽吸底层水通过环线缝隙把水喷向空中,使水雾化后落入池中,可一池使用,也可几个池塘相互循环,以达到提高池水溶氧,加快氨氮的硝化过程。其作用原理同喷水式增氧机,但可贵之处是抽吸底层水进行增氧,故改良水质的作用更好。

5、利用水质改良剂和底质改良剂。为改善水生生物的生活环境而使用的药剂。所谓生活环境,主要是水质和底质环境,也包括生物环境。实际上底质改良剂通过改善底质,间接地也改善了水质。换水不方便或周围鱼池发生病害不便换水时,可使用底质或水质改良剂,可及时有效降低池塘氨氮与亚硝酸盐的含量,增加溶氧。一般注、排水方便的鱼池,不使用水质改良剂。

6、定期泼洒生石灰。池塘定期泼洒生石灰水,是目前最有实用价值、用得最广山冲颂的一种水质改良剂。也是大家公认的一种高产稳产技术措施。泼洒生石灰水可直接调整池水的PH值,增大水的硬度,破坏池水和底泥的胶体结构,释放所吸附的营养元素。因此提高池水的肥度,增大透明度,也提高了二氧化碳的储备,就可增加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形成了适合高产的池塘生态环境。同时对预防鱼病的发生也有一定作用。根据池水PH值的变化情况,一般每15一20天可泼洒一次,每次每亩用生石灰15一25kg.。但注意要同施用化肥或防治鱼病洒药的时间错开,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池塘老水处理方法

  水中氮、磷等有机化合物过多,在某种条件下,容易与水中的溶解氧结合,指冲抑于水生动物生长,甚至窒息死亡。
  如果想改善水质,有几种方法供你选择:
  1适当引入干净水源,逐步改善水质环境,消耗水中过多的氮磷等有机化合物.停止向谁内肆意排放。
  2用微生物制剂控制水体中过多营养物质,抑制蓝藻技术在养殖池中经常施放有益微生态制剂,如复合微生态制剂、益水宝、EM菌、利生素等,能及时降解进入水体中的有机物,如动物尸体、残饵等,减少有机耗氧,稳定pH值,同时能均衡地给单细胞藻类如逗销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营养,平衡藻相和菌相,稳定池塘水色。单细胞藻繁殖旺盛的水体,不但溶氧高而且可以稳定水质的物理要素及化学要素,清除氨氮等有害的物质,减轻环境中对养殖动物产生应激的因素。
  微生态制剂应用于改善养殖池塘环境后,能显著降低池塘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同时池塘中的绿藻、硅藻等有益藻的比例明显上升,而蓝藻比例明显降低,从而有效地控制了蓝藻的生长和泛滥,因绿藻中的水网藻、小球藻、栅藻等对氮、磷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因此,利用有益藻类吸收养殖水体中过剩的营养物质,抑制对养殖动物有害藻类的生长繁殖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措施,当有益藻在养殖池塘中形成优势种群后,有害藻类就会失去生存的环境,从而抑制了有害藻类的生长。因此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对保持池塘水质、控制蓝藻会有很好的效果。
  3池塘中移植水生植物,通过改变周围光线的强度和营养条件间接地提高水体透明度,植物和根区微生物共生,产生协同效应,净渣游化水质,再经过植物直接吸收、微生物转化、物理吸附和沉降作用除去氮、磷和悬浮颗粒,达到控制或杀死某些藻类的目的。在6月下旬可在池塘中选定几片区域,并用竹竿固定,移植大型水生植物如凤眼莲、浮萍等。
  3可以适当加入石灰石,以起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并做好回收措施,讲反映完全的熟石灰石块从水中取出。此法是逼上梁山的做法,一定要注意用量。否则可能会变成新的的水体污染源。

池塘养殖泥鳅需要什么样的水质?水质出现老化该如何解决?


泥鳅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营养价值好,经济价值高,因而受到养殖户的青睐。
而养泥鳅一般采用土池塘比较经济实用,这也是目前主要的养殖模式。
池塘养泥鳅关键在于水质,水质的好坏决定了泥鳅能否长期生存,那么泥鳅池塘需要什么样的水质呢?水质出现老化该如何解决?一起来了解下吧。
池塘养殖泥鳅需要什么样的水质?
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被农药污染或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域不能作为养殖用水。
虽说要求不高,但也并不是没有要求,若想养好泥鳅,水质就必须符合肥、活、嫩、爽四个特点。
肥即池塘水中营养物质丰富;活即水色、透明度不断变化,水质要活;嫩即水肥而不老;爽即水色清爽,浓淡适中。
另外,水的PH值要保持在6.5-7.5之间,保持池塘内的天然饵料充足,这样泥鳅才能长得快。
水质出现老化该如何解决?
水质老化是泥鳅养殖池塘常见的现象,其危害在于老化的藻类会释放一定的毒素,由于藻类利用不了这些过剩的氮肥,就有可能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
轻则导致泥鳅厌食祥携、生长缓慢,重则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从而引起死亡。
而引发池塘水质老化的原因主要包括:池塘内溶氧不足、有机物积累过多、缺乏营养素、PH值过高或过低等等。
具体解决方法如下所示:
1、水色清澈透亮,这种水透明度很没碰高,说明水体老化程度很大。
水体藻类活力很差,水色没有早晚变化,活藻少,死藻多,池水缺少营养元素。
此时应及时补加新水,补充营养元素和藻种,每亩补充生物肥“水动力”2斤一亩,一般2-3天(晴天)后水色可转为正常。
2、水色较为浑浊,且呈土黄绿色,水面有泡沫、悬浮物,说明水质已开始出现老化
此时应用漂白粉或杀藻剂杀灭水中不易消化的藻类和衰老细胞,杀灭水中的有害病菌,然后加注新水、引进藻种、追肥,激活藻类的生长,保持良好的水色,同时进行底质的改良、氧化等处理。
3、水色酱红色,下风头出现团、块状酱紫色,透明度枯宴谈高,甚至水色白浊
此时应大量排出老水,加入新水,引入藻种、施肥重新培育水质。
俗话说“好水养好鱼”,在池塘泥鳅养殖中,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与水质有关,这也充分的说明了水质对于池塘泥鳅养殖的重要性。
因此养殖户们一定要掌握水质调节的相关技巧,发现问题要及早解决。
关于泥鳅池塘水质管理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农产品:全国优质泥鳅供应

上一篇:桂林竹鼠养殖场地址 桂林竹鼠养殖场在哪里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