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雏鹅的选择。在冬季选雏鹅,一定要选择个头大的,健壮的,长得快的,抵抗能力强的。个儿大的,长得壮的,能抵御寒冷的冬季。长得快的,能上市早一些。可以用手抓住鹅的脖子,如果鹅的双脚能够很快的缩回去,这种就是健康的鹅。肚皮比较大的鹅不要选,歪头的鹅也不要选。
2、温度、湿度、密度。小雏鹅刚出壳以后,体质很弱。冬天温度低,要是鹅舍的温度不当,小雏鹅会被冻死。适合小雏鹅生长的温度是30度左右,随着小雏鹅慢慢长大,温度可以适当降仔芹弯低。湿度也要有所控制,湿度太低,不利于小雏鹅的生长。湿度过高,容易引发疾病。湿度最好能控制在60%左右是最佳的。饲养雏鹅也要念闷注意密度,单位面积不能养鹅太多,很容易发生争抢或者是吃不到的情况,不利于雏鹅的生长。
3、光照。冬天白天时间短,晚上时间长。在这个季节养鹅,光照往往供应不足,鹅就会长得很慢,还容易感染疾病。所以需要人工补充光照,光照能够提高鹅体表的温度,能够提高鹅的抵抗力,能够让鹅快速成长快速育肥。
4、分群饲养。不同日龄的鹅要分开饲养。强鹅和弱鹅也应该分开饲养。公鹅和母鹅在产蛋之前也应该分开饲养。这样能够减少鹅在吃食的时候,相互争抢,能让鹅长得更均匀一些。
5、疾病防治。鹅舍的卫生要经常的清理,定期的进行消毒。饲料要保持干净卫生,饮水要干净卫生,还要喂温水首扒,不能给小鹅喝冷水。鹅舍的温度要保持恒定同时要做好通风换气工作。通风最好选择在中午的时间,因为那个时间段温度较高一些,不会对鹅的身体造成伤害。在买鹅之前和把鹅卖了以后,都要对鹅舍进行消毒。新买的小雏鹅还要打疫苗,主要是预防一些传染病。
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包括鹅舍建造、分群管理、饲料喂养、卫生防疫等。
1、鹅舍建造
鹅舍应建在地势高燥、平坦或缓坡地带,南向或东南向,土质以透水性好的沙壤或土壤为宜。广大养殖户可利用废弃的旧房或搭建简易棚舍,周围用竹篱笆或粗网围护饲养。
2、分群管理
主要是强弱分群,是将弱、病雏挑出单独饲养。丛仔在雏鹅开水、开食前,应根据出雏时间迟早和体质强弱进行第一次分群,给予不同的保温制度和开水、开食时间。
3、饲料喂养
雏鹅:雏鹅出壳24小时后喂凉开水,每天喂2—3次。当3—4日龄出现啄食行为时,取用水浸泡的碎米1份,加切成细丝的青料5份,拌合饲喂,每日喂3—5次;成鹅配郑腔:每天早、中、晚各饲喂1次,白天上、下午可各放牧1次,每只早晚各补饲谷粒25克,每只每天耗青草750—1000克,料150—175克。每次喂培衫饲后均让其充分饮水。
4、卫生防疫
定期做好卫生防疫工作,严格卫生防疫制度。门前设消毒池和消毒箱,来往人员要消毒(1%火碱水、生石灰等),饮、食用具每天要定时清洗,至少每周消毒1次。圈舍至少每月消毒1次,每日定时清扫。消毒药品很多,如百毒杀、过氧乙酸、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
养鹅的注意事项有:
1、温度
1—5日龄,小型鹅、中型鹅、大型鹅的适宜温度分别为32—30℃、30—28℃、28—27℃;6—10日龄,小型鹅、中型鹅、大型鹅的适宜温度分别为30—28℃、28—25℃、27—25℃;11—15日龄,小型鹅、中型鹅、大型鹅的适宜温度分别为28—24℃、25—22℃、25—22℃;16—20日龄,小型鹅、中型鹅、大型鹅的适宜温度分别为24—20℃、22—20℃、22—19℃。
2、湿度
1—5日龄,相对湿度为70%—65%。6—10日龄,相对湿度为70%—65%。11—15日龄,相对湿度为65%—60%。16—20日龄,相对湿度为65%—60%。20日龄以后,相对湿度为60%左右。
3、光照条件
1—3日龄,光照时间为24小时左右,光照强度为25lx。4—15日龄,光照时间为20—18小时左右,光照强度为25lx。16—21日,光照时间为16小时左右,光照强度为25lx。21日龄以后,转为自然光照饲养即可。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