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龟越冬前,要多喂一些高蛋白的动物饲料,使龟体积累足够的营养物质。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石龟种龟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石龟种龟的饲养方法
1、水质
池水呈绿褐色为好,透明度30~50厘米,pH值为7.2~8.5。水质最低标准是池水不能混浊,有腥臭气味。换水时排放掉一半池水,再加水到原水位线。
2、饵料
黄喉水龟是杂食性动物,人工养殖可用动植物混合饵料,如采用全价成鳖颗粒料也可。动物性饲料如小鱼虾、蚯蚓、黄粉虫、螺、蚌和动物内脏,植物性饲料如大麦、豆饼、玉米、高粱和瓜果。根据笔者多年饲养经验,黄喉水龟喜食动物性饵料,如小鱼虾、蚯蚓、猪肝、鸡肠等。
3、投饵
投饵要做到定时、定位、定量。4~5月和9~10月,每日上午9时左右投喂1次。6~8月,上午7时左右和下午5时左右各投喂1次。饵料投放在饵料台或喂料场上。投喂量占龟总体重的5%左右。
4、日常管理
平时每天至少两次早晚巡视龟池,主要观察龟的吃食、活动情况,检视龟有无逃亡,有无伤残。如有龟浮于水面无力游动,或经常缩于一角不食不动,要隔离饲养,观察并治疗。每天清洗饵料台,根据情况更换池水。夏季在池边种植遮荫植物,如黄瓜、丝瓜等,在池上部搭起凉棚,以免龟被暴晒中暑而死亡。
5、越冬管理
龟越冬前,要多喂一些高蛋白的橡答顷动物饲料,使龟体积累足够的营养物质。在龟越冬前,要消毒龟池,以免龟越冬期间发生疾病。对有伤残的或已患病的龟应隔离治疗,或作商品龟处理,不能与其他亲龟一起饲养越冬。池水加满后无特殊情况不需换水,尽量不惊动冬眠中的龟。严寒季节龟池上部遮盖薄膜,防止龟受冻。还要防止老鼠、黄鼠狼对龟的危害。
石龟的幼苗饲养管理
1饲养密度
石金钱龟苗是可以群养的,一般在吃饱的情况下不会发生相互撕咬的情况。但是密度不建议太高,因为过高的密度不但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发育,还容易造成病菌的交叉感染。有些小苗是有领地意识的,所以当密度过高时,不排除发生咬掉尾尖和爪子的可能性。我一般在50X30厘米的整理箱中放养5~10只。
2水质管理
这个阶段的石金钱龟苗可以对水的要求稍微放宽一点了,可以逐步让它来适应自来水了。我的做法是起初用凉白开和自来水5:5兑著养,一周到两周后换成纯自来水用鱼乐宝除氯后放两天。这个阶段的龟吃得多,拉得也多,要坚持每天换水。反正小龟换水也不累~并且每天要仔细观察小龟们的状态,一旦举前发现有不适应水质的腐皮现象要立即治疗。
3喂食
可以选择每天早晚各一次,也可以每天傍晚一次。其实总的投喂量差不多,选两次的每次少点就是了。不过我是推荐早晚各一次的。少食梁陆多餐对幼龟的生长发育是有益的。使用什么样的饲料是重中之重,饲料的品质直接影响到幼龟的壳型的发育和发色!
因为人工饲料中含有一些鲜饲料中没有的微量元素和更为重要的粗纤维。这对幼龟的营养平衡和消化系统都是有很大帮助的。鲜饲料的话,我用去壳鲜河虾肉+微量乳鼠肉+微量钙粉和综合维生素混合饲喂的。在众多营养中,钙的补充和吸收又是非常重要的!
请注意,补充和吸收是两回事情,补充是指在使用中新增钙质,由于幼龟吞咽硬物容易发生危险,所以推荐使用去壳鲜虾肉,但是必须加上钙粉来补充钙质。可是补充了并不等于吸收了,对于吸收钙质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日照晒太阳
4晒太阳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爬行动物为什么要晒太阳,喜欢晒太阳!看过动物世界的朋友们都知道,爬行动物一般是清晨爬上高处晒太阳,觅食,正午避开毒辣的日头躲入阴凉处大睡,傍晚享受完夕阳。
为什么呢?爬行动物是冷血动物,体温是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清晨晒太阳是为了提升体温,使其可以灵活地觅食。吃饱后,中午躲入阴凉处呼呼大睡并消化食物。
傍晚晒太阳也是为了提升体温,一是用于抵御夜晚的寒冷,二是保持足够的胃动力来消化食物。
当然,晒太阳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过太阳光中的D3射线的帮助来吸收,转化食物中的钙质。
石金钱龟的家养饲养方法
石金钱龟养殖水质
石龟养殖水质最理想是205℃,当然在20℃~30℃也可以。如果温度达到15℃左右他们就会由活动状态转入冬眠状态的过渡阶段。10℃左右龟进入冬眠。差不多是每年十一月左右冬眠到次年的三月左右苏醒。对于换水的话每次换水换总水量的四分之一,一般都不全部换完。夏季一周换3次,冬季一周一次或者两次。新水和旧水温差不要太大。应控制在2℃左右.
石金钱龟养殖喂食
石金钱龟属于杂食动物,他们可以吃肉也可以吃素。人工养殖的话可以可投喂小鱼、家禽内脏等动物的肉,也可投喂混合饲料。如果投放饲料的话需要先用肉和饲料混合喂一段时间。一日投放一次,投放的量一般为尽量不剩。按照乌龟体重的5%来计算。在4、5、10月宜在中午前后喂食,6~9月宜在上午8~9时或傍晚6时左右喂食。七月是交配期应该加大投放量。
疾病预防
1.选择健康的个体。
2.勤换水、刷箱体,保持水质。每次换水时用盐擦刷箱体,换水后可放入少量的盐盐的比重以人口尝感觉不出咸为准。绝对反对盐的比重过大!或者龟受病后“泡盐水”!就象人受伤后,没有用盐水泡创面的。龟体创面可定期用盐水清洗后,然后再放入清水中或干养。
3.每次换水时,可用牙刷轻轻擦拭龟背、腹甲,既有清洁龟体的作用,也可增强人、龟之间的互动。
乌龟是很多人都喜欢养的一种栖息动物,其中有一种叫石龟,但是很多人对养殖石龟不是很了解。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石龟的具体养殖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石龟的养殖方法
(一)幼龟的选择幼龟最好从养殖处购买,因为养殖户驯养的龟已适应人工饲养环境,成活录高。如从市场收购,宜在5~8月,并逐个检查龟的体质状况及口中是否有钩。一般来说,健康的幼龟应具备三个条件:①反应灵敏,两眼有神,四肢肌肉饱满、富有弹性,能将自身撑起行走而不是腹甲拖着走;②体表无创伤和溃烂;③将龟放入深海中,龟能下沉。
(二)幼龟的放养幼龟入池前,需用2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放养密度为5~8只/米3,雌、雄比以3∶1或3∶2为宜。
(三)日常饲养管理
1.投饵石龟为杂食性,取食范围广。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投喂小鱼、家禽内脏等动物的肉,也可投喂混合饲料,但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首次投喂应将新鲜饵料和混合饲料掺和在一起,捏成团,放在水边,连续投喂数次后,待大部分龟适应后,可直接投喂混合饲料。黄喉拟水龟在水中觅食,故食物宜放在水边的食台上投喂的数量以龟吃不剩为宜,一般为龟体重的5%。投喂时间因季节而异,4、5、10月宜在中午前后,6~9月宜在上午8~9时或傍晚6时左右,7月是龟产卵旺季,应增加投喂量。
2.水质管理小面积饲养池每周换水,大面积池塘应每2~3天亩滚闷排出部分老水,加入新水,并每周用20毫克/升呋喃唑酮或10毫克/升石灰迅弯水交替泼洒。
3.日常管理日常管理中应做到勤巡查、勤记录。巡查可以了解龟的活动生长进食情况,每天早晚各1次,随机抽查2~3只龟的健康情况,并对气温、水温、活动、患病、进食等一一记录。
石龟的介绍
黄喉拟水龟是水龟中最原始最古老的品种,民间素有“古石龟”之称。这种黄喉拟水龟最大的特征,就是有一副几乎是全黒色的底板。因为和三线闭壳龟的黒色底板很相近,(而南方地区只把三线闭壳龟才称作金钱龟)所以两广民间亦称这种全黒色底板的石龟为正宗“金钱底”,也是南方部分地区把黄喉拟水龟统称:“石龟”和“石金钱”的原因之一。这种“古石龟”大都栖息于漂离大陆的沿海岛屿、或半岛中近海的一端,数量稀少并不多见。主要分布于东亚、南亚近热带及亚热带、温带的部分低海拨地区。从黄喉拟水龟的自然分布可见这一物种对栖息地的食物、水质及气候环境等都有很强的适应能力。黄喉拟水龟还具有耐热、耐寒、耐饥渴的特点,是生命力极顽强的龟种之一。
分布于偏南方亚热带一带的黄喉拟水龟底板黒斑的斑块,比分布偏北方的温带黄喉拟水龟的底板黒斑的斑块要大些,并成大弧度马蹄形,而分布温带的北种黄喉拟水龟的黒斑块较小,成无弧度的直排列,且前后黒斑之间多数不连贯。更有些北种黄喉拟水龟的底板,黑斑也逐渐退化成只有小点不明显的黒斑痕迹,或成完全无黒斑的底板,俗称“象牙板”。
广东茂名电白县的龟鳖养殖业者陈雄党,龙头阁二栖爬行动物研究所蒋张林等人,多年致力研究黄喉拟水龟。表示,养殖户所说的南种是指分布于中国南方的广东广西海南和越南境内的黄喉拟水龟,分布于北方各省的称为北种。还有一种叫大青头,主要分布在台湾和福建。价格方面,南种高于大青头,大青头高于北种(也叫小青头)。陈雄党还指出,南种存在品种不纯的问题,业界应该努力提纯复壮。南种子2代和子3代有体色变淡的现象,值得注意。
由于黄喉拟水龟的自然栖息地是跨纬度远距离分布,且分布的范围非常广阔,所以自然地形成了南北种群之间比较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异也是龟类及所有两栖类爬行动物为适应环境而经过漫长的岁月以及不断进化的结果。
石龟的特征
黄喉拟水龟甲长大约15~20cm,头小,头顶平滑,橄榄绿色,上喙正中凹陷,鼓膜清晰,头侧有两条黄色线纹穿过眼部,喉部淡黄色。背甲扁平,棕黄绿色或棕黑色,具三条脊棱,中央的一条较明显,后缘略呈锯齿状。腹甲黄色,备拿每一块盾片外侧有大墨渍斑。四肢较扁,外侧棕灰色,内侧黄色,前肢五指,后肢四趾,指趾间有蹼,尾细短。
黄喉拟水龟在成长过程中有体色变化,以头部颜色的变化最快。在活动频繁的季节如改变黄喉拟水龟的栖息环境,也许只需数周或更短的时间,黄喉拟水龟的头部颜色就会发生明显变化。人们还发现:在黄喉拟水龟的原始栖息地,栖息在同一处溪流的大约相同年龄段的黄喉拟水龟,它们四肢及甲壳的颜色基本相同。如栖息在布满黒色鹅卵石的溪流中,黄喉拟水龟的壳色也会渐渐地变成黑色,看上去如同溪流中的一块鹅卵石,估计“石龟”的外号也是由此而生。
黄喉拟水龟的体色基本形成南深(色)北浅(色)的趋势。甲壳颜色;南种的大都偏棕黒色、北种棕灰色的较为普遍。头色:由南至北的颜色也是由深向浅的走向:深绿、灰绿、浅绿、越往北越偏黄色。当然,同一地域的种群也会有一些差异,这除了龟类遗传基因的因素外,和栖息地环境,食物及光照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气候环境的关系,黄喉拟水龟的体形大致可分为两种;南部和北部的黄喉拟水龟体型较细小、分布中部也就是亚热带地区的黄喉拟水龟体型较大。这是因为热带夏天高温炎热,而温带冬天寒冷,每年较长时间的夏眠及冬眠都使生长速度放缓下来。而栖息于亚热带一带的黄喉拟水龟,由于生长周期比南北方的都长,所以个体的体型都比较大。
黄喉拟水龟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因为底板都紧贴地面,不暴露给天敌,也就失去变色伪装的迫切性。龟类底板色斑的变化是最小的,过程也最漫长。许多分布范围较狭窄的种群,底板的色斑基本是完全相同的。所以鉴别底板斑纹也是人们区分龟类各种群的重要手段之一。南北种群的黄喉拟水龟底板斑纹差异在同种属的龟中算最大的,这与黄喉拟水龟跨纬度远距离分布有很大关系。当然形成今天这种差异也是适应环境的需要,是黄喉拟水龟在原栖息地经近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进化才演变成现貌的。
猜你喜欢:
1.石龟家庭养殖方法
2.石龟养殖方法
3.石龟的管理与饲养
4.越南石龟的养殖方法与价值
5.怎么养殖石龟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