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对虾养殖场地怎么选择 对虾适合在什么地方养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我也不舍得

你知道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的选择与清整方法是什么吗?

南美白对虾养殖档誉塌的前期准备工作即将开始了,如何正确选塘是对虾养殖过程中的关键一步。

南美白对虾塘的选址与条件

1.、尽量选择水源方便,养殖密度较小的区域,以防止病原的交叉感染;

2、尽量选择交通、用电方便的地点,以便于饲料、商品虾的运输等;

3、水质条件要好,特别是没有农药和杀虫剂的污染;

4、南美白对虾塘的土壤最好不易选择砂质土壤,不但易漏水,而且养殖后期容易底质黑臭。

南美白对虾塘的结构选择

1、南美白对虾塘的坡度越缓越好,一般与水平线呈30~40度角左右为宜,这样可以供对虾有更多的栖息面行圆积,同时可以防止因局部底质恶化而使对虾的栖息面积减少,从而诱发疾病;

2、进排水设施布局要合理:进水设施应有完善的过滤系统,以防敌害生物进入虾塘内;排水设施尽量应做到既能排掉底层水,又能排除表层水,以防有害藻类过度繁殖或表层污物较多时能及时排除表层水。

南美白对虾塘的清理与培水

1、对于多年的老塘,最好每年做一次清淤;

2、清淤后,保持水位平均约20cm左右,先用含氯制剂清塘,一般使用漂白粉约20~30公斤/亩。特别提醒,在北方由于大多数池塘碱度大,水体的PH值一般较高,所以不建议使用生石灰清塘,以防水体PH值过高而很难控制。

3、清塘24小时后,向池中一次性注入新水至平均水深约1.2米。注意,在进水过程中,如果使用的是外源水,一定要过滤并经常检查过滤装置是否完好,以防止敌害生物的进入。

4、二次消毒:进水后,如果使用的是外源水,则需对该水体进行二次消毒(此过程可以使用碘制剂虚搏或二氧化氯等),以防止外源水域中的病原微生物在池塘中大量繁殖。如果是深井水,则可以省略此步骤。

5、补充微生物:消毒24小时后向虾塘中(尤其是池底)开始大量补充活菌制剂,这样既能控制病原菌的繁殖,又能增强池底的自净能力。

6、肥水:肥水是关键一步,在水质培养早期,好多池塘因为水质清瘦,透明度过高而引起青苔等丝状藻类大量繁殖,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我们应该在补菌之后尽快肥水。

7、经常检测水体理化指标,如有不合适的水质指标需尽快调整,以确保在放苗前保证该水体能够达到投苗要求。

8、注意事项:1)培水的过程最好每天(晴天)中午开启一台增氧机以保持水质稳定;2)培水过程中,不要向池塘中泼洒未经发酵的有机肥料或有机物(如豆浆、豆粕)等,否则浮游动物会过快繁殖而导致水质恶化。

南美白对虾养殖场地条件如何?

一、养殖场地的条件南美白对虾养成场地的选择与斑节对虾相似。养成场宜建于海水盐度较低的海区,在可能的情况下,养成场最好建在盐度10~20‰的半咸水的内湾或河口区,若淡水较丰富,就能按需要调节虾塘的盐度,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在养成场打井抽提淡水解决。实践证明,盐度在15‰以下时,养殖75天左右即可达到商品规格(50~60尾/kg);在中宽同样养殖密度下,若养殖池盐度为20~30‰,则需要养殖森搜100天以上才能达到上述的规格。可见,适宜的盐度可促进对虾的生长,缩短养殖周期,增加经济效益。南美白对虾伏底现象比较明显,因此,虾塘底质以沙泥或泥沙底质为宜,这样有利于对虾的生长,减少疾病。二、养虾塘建造虾塘面积以5亩左右为宜,长方形,长宽之比约为3∶1,水深1.5~2.0米,砂质泥底;塘堤宽度不小于2米,沿池堤内侧最好设有投饵台。高温季节养殖南美白对虾,最好采用排灌水方便、池深1.5m左右、塘底为锅底形的虾池。近年来华南沿海高位池养虾发展较快,一般单造亩产量为400~500kg,1年可以养两造。在高潮带建造高位虾塘养虾,具有产量高,病害较少,受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少,易于控制的好处。高位养虾池面积一般为3~7亩,长方形,池深1.8~2.2m,池堤为砖石混凝土结构,在池底铺沙20cm左右。养虾场设有提水设施和增氧机。台湾省养殖南美白对虾的虾池,面积一般为3~7.5亩,池水深90~150cm,池壁用砖石砌成,或为混凝土结构,有分离的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呈对角设计,也可将排水口设于池中央,利用此培历水车式增氧机使池水转动,带动池水中的残饵及污物向中央聚集,再经中央排水口排出池外。注水通常是利用潮差或抽水机进行。为了防止虾病的水平传播,泰国还增设海水沉淀池,海水经沉淀、消毒后再进入养成池。

哪些区域适合进行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

目前,南美白对虾是我国主要的养殖对虾品种,虽然可经驯化在河口区淡水中养殖,但在幼虾阶段仍然对盐度有一定要求。因此,适合南美白对虾芹宽兄养殖的区域,巧尘主要为沿海及河口地带;而在纯淡水的区域进行养殖,则需要向水体中添加适量海水、粗盐或卤水,可能会影响当地环境,一般不提倡在淡水区域进行养殖,可在河口区淡水区域进行适度养殖嫌袭。

上一篇:养殖池塘怎样预防蓝藻病害 养殖池塘怎样预防蓝藻的发生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