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养殖土鳖教学视频 养殖土鳖教学设计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最后的夜晚

如何养殖土鳖?

1怎样养殖土鳖土鳖虫的生命力极强,只要不暴露室外,无风吹雨打,无阳光直晒,土鳖虫均可成活。疏松的土壤,阴暗潮湿的环境,便可使土鳖虫生长得很好,土鳖虫人工养殖形式可哪卜此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养殖形式:

1、盆养

可选用内壁光滑的塑料盆,高度在15厘米以上,直径45厘米以上,内置饲养土便可直接养殖。种卵也可采用盆孵化,孵化出的幼虫可按大小分盆饲养。盆养适合小规模养殖,投资少,操作方便,移动灵活。缺点是温湿度难控制,产出效益低。

2、缸养

缸养一般适用于不加温或稍加温的养殖形式,选用内壁光滑的瓦盆、缸盆,高度不超过1米,一半李迅或部分埋入地下,饲养土可放置40-50厘米厚,春秋季节温度在0-20度时可稍加温缩短土鳖虫的冬眠期。优点是地下温湿度平衡稳定,土鳖生长得好、寿命长、产出质量好。缺点是周期长,单位面积产量低,易受鼠害。

3、池养

平面池养是立体温室池养的前身。用砖在室内水泥地上砌成方形的高40-45厘米的池子,留走道1米,两边砌池子或室内全砌上池子,上铺木板走动操作。四周内壁上缘在粉刷的同时用水泥浆粘上6-8厘米宽的玻璃条(没有玻璃条可用厚薄膜代替),以防土鳖翻跑。可加温养殖,门窗及四周墙壁要封闭性能良好,以防鼠害、蚁害。优点是:虫子生长良好,管理方便,投资少。缺点是周期长,单位面积利用率低。

4、立体池养

我们倡导的是较先进的温室立体化养殖模式。其优点是一次性投入,多年受益,产出快,效益高。但投资大,建100平方米的立体饲养池约需资金5000元左右。养殖户要根据自身条件来确定养殖形式。

人工养殖土鳖虫的过程中,加温养殖可缩短土鳖虫的生长周期三分之二。虽然加温提高部分养殖成本,但比起所产生的效益便显得微不足道。立体池养更需要加温,由于立体养殖土鳖虫入土不深,在寒冷的冬腊月土鳖虫经受不住四周架空的寒冷而出现死亡。立体池养的具体要求与做法是:
一、房屋。建立体饲养池的房子要不漏雨,四周墙体完好,平顶、尖顶都行。如地势较低,可环房外挖水沟排水。房屋高度一般在2.6米以上,宽度3.6米左右,长度8——12米为佳。原来门窗不在走道正中的应设法改在正中,宽度不超过1米,窗高不超过1.5米,门高不超过2米。
二、墙体。泥砖、红砖、水泥砖墙均可,但应单面用水泥砂浆粉刷。在房屋的两头留下门窗后用立砖砌两个隔层墙,墙间间隙5——10厘米。砌隔层墙时,每隔一段距离砌顶砖顶住原来的老墙,以防隔墙倒塌。也有的只砌一个隔层墙,空层中放入珍珠岩。这样状态下的土鳖虫房冬暖夏凉,常年状态如地下室,能保证土鳖一年四季正常生长。
三、池体。在砌好隔层墙后,根据房屋内所剩面积留出走道1米。设计饲养池板的尺寸(池板尺寸不宜过大,一般在1平方米左右),饲养池板的厚度3——3.5厘米,定好尺寸后用钢筋混凝土浇制,选用4毫米的钢筋。池板浇制保养好后便可砌制立体池。每层3块立砖(高约40厘0米),砌制一层后,内壁粉刷好,再铺另一层池板,可建6——7层,上面封顶,坑顶与房顶间隙铺上草或别的保温材料。在坑房走道一面留下19——20厘米的操作窗口。操作窗口上周粘上向坑池内伸出4厘米左右的硬性塑料纸,以防土鳖虫翻跑(注意这里不能用玻璃条,操作时玻璃条会划伤手臂)。坑房砌好后周边室内要粉刷,补上缝隙,防止鼠蚁进入。
四、加温设施。在饲养房内用砖砌1——2条地火龙。用蜂窝煤或原煤加温较为恰当。地火龙设置在平面上,热源从下向上缓缓升腾,即使炉子灭掉数小时,地火龙上仍有余热。燃烧炉可设置室外,也可设置在室内。在室内的炉子上应该设盖,以防煤气泄漏。燃烧后的废气排出室外。

加温的方法也很多,应因地制宜。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加温方法。

1、是电热加温法:用电炉或取暖器加温比较方便,易操作。取暖器最好采用增湿型的,电炉上可架锅烧水以增加空气湿度。用电无污染,但成本高,应注意用电安全,一般冬天孵化种卵温度不够时采用。

2、是煤炉加温法:用普通煤炉加装管道散热,同时把废气排出室外。排气管散热较快,加温时会引起温度忽高忽低,且管道容易损坏,损坏后引起的废气泄漏易造成操作人员煤气中毒。在冬天弊困天门窗紧闭的情况下,煤炉燃烧掉的氧气也应该设法补充。此法投资小,方便灵活,经验实惠,被部分家庭养殖户采用。

3、是地火龙加温法:在饲养房内用砖砌有1-2条地火龙。用蜂窝煤或原煤加温较为恰当。地火龙设置在地平面上,热源从下向上缓缓升腾,即使炉子灭掉数小时地火龙仍有余热。燃烧炉可设置室外也可设置室内。在室内的炉子上应设盖,以防煤气泄漏。

4、是蒸气管道加温法:有条件的大型养殖场可用锅炉烧出蒸气用管道通入坑房内加温。一次性投资大,多年使用。锅炉烧出热水可泡制饲料、烫虫等。坑房内加设开关,为坑房增湿,实在是一举多得。其投资大,小型养殖户无法采用。

加温方法很多,应因地制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增加冬腊月养殖池温度,缩短土鳖虫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土鳖饲养的方法 土鳖虫的养殖方法

  土鳖虫的养殖分为小规模和大规模两种,小规模养殖常采用缸养,大规模养殖有池养和养殖台,还可以放养。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土鳖饲养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土鳖饲养的方法
  1.缸养:选择内壁较滑,地鳖虫不易爬出,口径50cm以上,深60~80cm的缸作养殖用。用清水洗干净,放在太阳下暴晒进行消毒,然后放在室内适当位置。罐底先铺入5~6cm的干净的小石子,上再铺7~10cm厚的湿土,整平压实,在缸中央插入一段口径为3cm的竹筒,作为灌水调节土壤湿度用。湿土上面再铺一层2.5~3cm厚的养殖土,并在周围洒上石灰,防止天敌进入罐内危害地鳖虫。

  2.池养:池养是在室内建池养殖。养殖室宜选择在地势高、地下水位低、坐北向南、背风向阳,且较偏僻安静处。面积大小应按养殖量而定,高3m左右,顶部盖瓦或水泥预制板,四面开有通风窗,前面开门,并安上纱窗纱门。养殖室建好后,可在室内建养殖池,池的大小可根据养殖量和养殖室的面积大小而定,一般是沿着四壁建池,中间留有50cm人行道。池深100cm,50cm建于地下,50cm露出土面,底层和四壁用砖砌,用水泥抹平。池顶除留出投喂饲料处安装活动木板外,其余用水泥板盖严,不留

  有任何空隙,但要留有通气孔,盖上铁纱罩。养殖室面积大,可把池建成数格,每隔1~2平方米。然后,在池底按罐养法铺放石子,湿土和饲养土即可放养。3.养殖台:是一种多层立体养殖池。在室内靠墙的一面建造起多层的台式养殖池,以墙壁为后墙,两边用砖砌高200cm左右,每层高25cm,宽33cm,用水泥板隔开,可砌8层,然后每层再分成数小格,每小格前面用木板做成能开关并能通气的活动门,然后在每个小格内铺放养殖土,便可进行养殖。

  3、放养:选用亮郑良种,作种放养的地鳖虫成虫、若虫或卵鞘必须是适宜当地生活生长的优良品种。优良虫种的标准:一是雌性种虫个体大、体长、呈椭圆形、腹部饱满、棕褐色、有光泽、食量大、活动能力强、产卵率高。二是若虫虫种。
  人工养殖土鳖虫技术
  饲养设施

  可根据自身条件,在室内或大棚均可建饲养池,饲养池的大小,以养殖量的多少而定,饲养池用砖砌成立体层架式,四周用4.5厘米的塑料条封严,池底用水泥处理好,以防外逃,土鳖虫也可用塑料箱或塑料盆饲养。将盆和箱一层一层地架起,进行立体养殖,可充分利用室内空间,提高产量。

  生活习性

  土鳖虫是一种杂食性昆虫,喜欢生活于阴暗、潮湿、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的土壤中,多为夜晚出来活动、觅食和交配,怕日光直射。

  温湿度要求

  人工养殖土鳖虫必须恒温立体养殖,适合活敬迅颂昌猜动的温度为17℃-38℃,最适温度为23℃-32℃之间,在这样的温度下,土鳖虫可四季生长产卵、科学合理的饲养从幼虫至成虫需用7-8个月,最短时间为6个月,一间饲养室每年可生产两批成虫。土鳖虫的培养土以无化肥、农药残留,疏松、肥沃的土壤为宜。土壤的湿度一般在20%-25%,以手攥成团、松手即散为宜。土鳖虫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不易生病,但池土过干时易引起蜕皮困难,所以要用喷雾器喷水,过湿也会影响土鳖虫的正常生长,引起大肚病。

  饲养技术

  无论饲养设备是池还是箱,必须在底部铺上疏松肥沃的饲养土,厚度为5-15厘米,饲养土厚度以虫龄大小而定,虫龄越小土层稍薄。饲养土含水量保持在20%左右,相对温度保持在70%左右。土鳖虫昼伏夜出觅食,耐饥性强,麦麸、米糠、菜叶、水果皮、植物叶、粮油下脚料等都是好食料,以麦麸为主,以上饲料综合或单独喂均可。饲料需用水拌湿拌匀撒入饲养土表层即可,每天晚上喂食1次,喂量以第二天不剩食为宜,每百公斤土鳖虫日食量为3-5公斤。

土鳖虫怎么养殖

土鳖虫养殖要注意:前期准备、饲养管理、病虫预防三个方面。

1、前期准备

土鳖虫养殖房选在地势较高的位置,以防止积水。养殖房可以是废旧、闲置的房屋,屋内光线尽量阴暗,前后开窗并设纱窗,门启羡最好设为双层。在养殖房外开一水沟,注入水,可以防止鼠类、蛇类等天敌进入室内。

2、饲养管理

幼虫:幼虫出壳2天开始吃食,这时可以喂部分麦麸、瓜果及南瓜花、小青菜、南瓜丝,喂食只要把饲料撒在饲养池表面,温度保持25-43℃。

中虫:中虫管理比较粗放,饲料也无特别要求,只要能吃饱就可以了。

产卵虫:产卵虫要求饲养土加厚12-15厘米,饲料要求青饲料和精饲料配比50%,如果能加一点黄豆粉,或者动物肉类下脚料,增加土鳖虫的营养会更好。

3、病害预防

肠胃病:高温潮湿季节,喂养饲料时,要减少青绿多汁喂养量;调节养殖土湿度;投喂精料竖差时,添加益生悄纤拍菌。

绿霉病:精饲料搅拌时,不要拌得太湿;养殖土湿度过大时,需要添加经过太阳暴晒的新鲜干养殖土;定期通风,保持通风透气,

卵鞘霉腐病:用于配制孵化土的土壤和孵化器皿需经太阳暴晒或消毒;高温高湿天气,将孵化土的湿度控制在30%内;及时收集卵鞘,筛出小若虫。

上一篇:彪盛贸易 彪盛服饰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