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牛的常见病症状及防治方法图片 英牛的常见病症状及防治方法视频
肉牛养殖中常见的寄生虫症状及防治方法
在肉牛养殖过程中,寄生虫病非常常见,根据其寄生部位可分为内寄生虫病和外寄生虫病。种类多,分布广,传播途径多,如果感染后不及时治疗,会对肉牛造成很大的危害。下面亲农网介绍几种常见的寄生虫,包括它们的症状和预防方法。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们。
1、巴贝斯虫病
症状:寄生后有一周左右的潜伏期。在疾病的早期,肉牛的体温明显上升,高达12度。肉牛变得抑郁,食欲下降,咀嚼缓慢,出现便秘。随着病情的发展,两三天后表现为气短困难,心跳加快,体重逐渐减轻,出现黄疸。患病后期,病牛身体虚弱,不能正常直立,停止进食,部分出现腹泻,排出的粪便呈褐色,有臭味。
防治:巴贝虫病可采用7%的三脒7-10mg/kg溶液肌肉注射,每日一次,连续两三天,或静脉注射黄溶液,或中药治疗。黄花蒿幼嫩枝叶可捣碎,浸泡半小时,然后带渣服用,每次3-5公斤,每日2次。
2、球虫病
症状:球虫病是肉牛常见的寄生虫病。发病初期,病牛开始出现轻微腹泻,有时粪便中混有血丝或纤维粘膜,较严重者可排出血块并散发恶臭。导致尾部便血,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体重逐渐减轻,贫血等症状。如果病情严重,大约一周内就会致命。
方法:控制球虫病的方法简单。可以通过药物直接治疗和预防。一般用敌菌进行网饲。药物的具体剂量要根据肉牛的病情和年龄来定,每天一次,连续2-3天。
3、肝片吸虫病
症状:肝片吸虫可分为急性病和慢性病。主要寄生在肉牛的肝脏上。在急性疾病中,病牛会发高烧和发烧。按压肉牛肝脏时,肉牛会有明显的疼痛握缓。听诊时会发现浊音区面积增大。此外,肉牛现在必须表现出反应迟钝、腹痛和腹泻的症状。慢性病发生时,食欲开始下降,贫血,身体逐渐变瘦,口唇变淡,腹部水肿等。但如果怀孕的奶牛感染了这种疾病,会导致泌乳量减少,以及流产和死胎。
防治:肝片吸虫病可口服40-50毫克/公斤硫代双氯芬酸,或在饲料中加入氯芬酸,或肌注低浓度的氯芬酸。
4、牛螨病
症状:牛疥癣又称疖病,是肉牛常见的外寄生虫病。它具有高度传染性。发病时皮肤发炎,毛发脱落,常混有疥疮、痒螨。肉牛感染后出现明显瘙痒,段谨模会不断摩擦,最后患病部位的皮毛脱落,严重时会蔓延至全身。还应该摩擦造成外伤,容易被其他病菌感染。
防治方法:发病后,对病牛要及时隔离,及时驱虫。可喷洒低浓度杀虫脒水溶液和辛硫磷进行处理,施药后应分开饲养,避免相互舔舐晌拦而中毒。
以上是亲农网带来的肉牛养殖常见寄生虫症状及防治方法。这里介绍一下肉牛寄生虫病的内容。想了解更多,请关注亲农网。
春季养牛须防三种病,牛病防治技术
春季气温转暖,但温度变化很大,忽冷忽热,牛容易得碰旁病,对此,专家特别提醒广大养殖户要注意防治牛的几种常见病,不要误诊。
牛肺疫
(1)急性败血型体温突然升高到40摄氏度以上,脉搏加快,食欲减退,被毛粗乱,鼻镜干燥、呼吸困难,反刍停止,有时还流鼻液和眼泪,腹泻,粪中可能混有纤维蛋白甚至血液,有时尿中也可能带血,一般在24小时内死亡。
(2)肺炎型病初表现为虚弱,结膜充血,心跳手吵信加快,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胸膜肺炎症状逐渐明显,鼻液带血呈红色,干咳,胸部叩诊有浊音,听诊呈锣音。
(3)水肿型病牛胸前及头颈部有水肿、重者可波及下腹,舌咽肿胀,眼红肿、流泪,流涎,呼吸困难,常因窒息或下痢虚脱而死。
治疗:发现此病应及早隔离治疗,大牛用青霉素l00一300万单位,小牛减半,进行肌肉注射,也可用l0%磺胺噻唑纳溶液每头l00一l50ml肌肉注射,一天2次。
中药治疗为黄连、黄芩、知母、白术、白芍、厚朴、白莶各40克,五味子、贝母、阿胶、泽泻、云苓各25克、火麻仁l3克为引,研末开水冲服,每天l剂,连服3剂。
牛流行性感冒
症状:牛眼发红、肿胀,呼吸困难,关节发炎、跛行,眼角、鼻孔流出浆液,发咳嗽,不吃,反刍停止。
治疗:鲜毛茛全草20克,苎麻根20克,加盐少许,捣烂,敷在跛脚的悬蹄上方3公分处,用纱布包好,6小时后除去。
另外也可用鲜紫苏全草0.5千克,葱-大把,共煎汁灌服,每天1次,连服3天。
还可用野生绞股蓝茶l00克,加青茶叶50克冲开水l000克灌服。
犊牛腹泻
症状:犊牛的粪便含水量比正常高出5~l0倍,粪便有异味,颜色异样(黄色、白色),因腹泻类型不同,粪便中还可含黏膜和血液。
治疗:以消炎、收敛和补液为主。
消炎可用氟苯尼考,每次5毫克/千克。
氧氟沙星,每次8毫克/千克,每天服用3次,连服2~3天。
收敛可用鞣酸或鞣毕轮酸蛋白,每次5克,每天2~3次,连服2~3天。
对于有失水症状的病犊,补液十分重要,可用葡萄糖氯化钠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l000ml,静脉注射。
冬天补液时要注意药液温度不要过冷,以免对心脏造成不良刺激。
近年来,口服补盐液也已广泛用于犊牛腹泻的治疗,效果较好。
牛瘟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牛瘟,又称肠疫或胆囊疫,是一种古老的疾病。这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败血症传染病。它传染性很强,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一旦传播,会直接毁掉整头牛,危害极大。发病时,如何识别和治疗,下面亲农网带来牛瘟症状和预防方法。
1、病原分析
牛瘟是由牛瘟病毒病原引起的,主要危害牛和水牛。感染后死亡率极高。虽然不会影响人,但会感染猪、羊等家畜。主要传染源是病牛和带病毒的牛。病牛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但主要通过病牛与其他牛的接触而感染。此外,还能改善呼吸道飞沫和蚊虫叮咬传播。
2、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牛的体温开始上升,很快超过40度。3-5天后体温开始下降,而死亡末期体温几乎正常,所以可以根据体温的变化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发病时眼睛充血,结膜发红,眼睑肿胀,遗橡游留脓性分泌物,分泌物逐渐变粘,鼻液无色灰稠,并伴有恶臭。鼻子充血,鼻镜干,热,开裂,有黄痂。撕开后脱落,下面的腐朽面就会暴露出来。唾液明显增多,有气泡或血蠢如祥丝。病牛体温高期间,口腔黏膜充血,下唇和牙龈出现小水疱,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最后形成深部溃疡,导致口腔大面积坏死。发病后,奶牛情绪低落。后期体温下降,伴有腹泻和便血。最后死于呼吸困难、衰竭和抽搐。
3、防治方法
这种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极高,病情发展非常迅速。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只能以预防为主,加强防疫措施,对进口牛进行隔离观察,确保无病毒后再放入牛群。加强环境卫生,做到定期清洗消毒,及时给牛注射疫苗,一般每年一次。当疾病发生时,应及时隔离整个养殖环境,然后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疫情,对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对被污染的设备进行销毁或药物消毒。此外,对患病动物和畜群动物进行扑杀,然后对尸体进行无污染处理,防止疾病传播。发病初期可静脉注射大量抗牛肿瘤血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以上是亲农网带来的牛瘟症状和预防方法。这里介绍一下关于牛瘟的内容。想了解更多,请带搏关注亲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