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化饲料
氨化饲料是指利用氨源(液氨、尿素、碳酸氢铵等)化学处理的粗饲料,是提高粗饲料利用效率的方法之一。
1.使用氨化粗饲料喂牛的好处
①氨化处理后的粗饲料柔软,适口性好,因此提高了牛的采食量;②氨化处理后的粗饲料消化率提高了,由氨源的氮转变为粗饲料的氮,因此氨化处理后野歼罩粗饲料的改枯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了;③牛采食氨化处理后的粗饲料,牛尿液中氮量稍有增加,提高了牛粪尿中的含氮量;④氨化处理粗饲料方法简便,易推广应用,成本低,效益较好;⑤氨化处理能够防止粗饲料的霉坏。
2.氨化处理粗饲料的制作方法
(1)氨源准备
氨化处理粗饲料的氨源有液氨、尿素、碳酸氢铵、人畜尿液等。
(2)粗饲料准备
①地上整垛氨化:根据塑料膜罩的大小将整株秸秆打捆堆积成垛或整株秸秆散堆成垛,垛堆底层垫砖、石块或木棍,以利通风;用塑料膜罩或塑料薄膜将秸秆垛封闭严实不透气;②地下池窖粉碎氨化:将秸秆粉碎成长度为0.5~2.0厘米。
(3)操作方法
1)整株秸秆
氨源之一:液氨处理法。
将无水液氨钢瓶置于磅秤上称重记录其重量,估算秸秆重量,按秸秆重量的3%计算液氨用量,把秤砣固定在所需位置。把导管插入秸秆垛,启动阀门液氨流出,液氨重量到颂闹达秤砣固定位置时关闭阀门,拔出导管,封死导管口。检查有无漏氨点。
2)粉碎粗饲料
氨源之二:尿素、碳铵处理法。
准备溶液:环境温度较低(5~10℃),尿素为5%(水100千克加尿素5千克),碳铵为10%(水100千克加碳铵10千克)。
环境温度较高(20~27℃),溶液浓度为尿素9%(水100千克加尿素9千克),碳铵20%(水100千克加碳铵20千克)。
溶液用量:100千克秸秆(绝干重)加溶液60千克。
操作方法:将溶液喷洒在已经粉碎的秸秆上,一面喷洒溶液,一面翻动秸秆,喷洒完毕,立即封闭,使其不透气、不漏气。
3.氨化粗饲料的喂牛方法
(1)氨化时间:秸秆氨化时间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2)液氨处理秸秆启封后隔2~3天再粉碎喂牛;尿素、碳铵处理秸秆启封后隔1~2天再喂牛。
4.氨化秸秆喂牛效果
低营养日粮条件下,氨化秸秆喂育肥牛的效果较为明显;架子牛过渡期、越冬期饲养效果较好;在日粮中高营养水平时氨化秸秆喂牛效果不显著。
水稻桔杆可以做氨化饲料吗,如何做
可以做氨化饲料。
具体如下:
1、氨化原料的选择:槐穗质地较好,未霉变,含水量不超过13%
2、氨源及用量:尿素(用量4%-5%)或碳铵(8%-12%)
3、氨化容器:水泥氨化池,缸或塑料袋
4、氨化容器:有水泥氨化池、缸、塑料袋等数种。
氨化(青贮)池的建造:①尽可能建在地势较高、土质坚硬、干燥背风向阳的地方,既要避开人畜活动场所,又要靠栏舍附近、取用方便,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建于室内。②建池方法:一般多用半地下式长方形分格池。在选好的地方挖一四壁垂直的长方形土坑,其容积可根据养畜的多少而定,然后沿壁砌起砖墙,中间砌一隔墙,砖墙高出地面50厘米,底部用平砖或碎砖铺平,墙壁和底部用水泥抹面,做好的水泥池共两格,两格循环使用。用完一格再贮一格。③氨化方法(尿素氨汪明迟化法):稻草或玉米秸切短为5—10厘米,先将所需添加的尿素按每百公斤秸秆加4—5公斤尿素的比例,充分溶解在40—50公斤水中制成溶液喷洒在秸秆上,装一层喷一层,不断翻动喷匀,边装边踩紧,直至装出窖口30—50厘米,顶部呈锥形,用薄膜覆盖,并用湿泥密封薄膜与容器的接口处。为防鼠害,可用土压在薄膜上。
5、氨化秸秆的管理与利用
1.密封性检查:氨化期间要经常检查薄膜有无破损漏气,尤其要防止老鼠吹破薄膜,发现破损要及时将破处粘补。
2.氨化时间:氨化时间长短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一般夏季2—3周,春秋季3—6周,冬季8周以上。
3.品质鉴定:根据感观检查,品质较好的能作饲料的秸秆没有霉变,色困李泽黄褐,气味糊香,质地松散柔软,有刺鼻的氨味,反之若见秸秆灰白或褐黑,有刺鼻的臭味,秸秆粘结成块,则不能作饲料。
4.取用:氨化秸秆到规定时间后,即可打开取用,取出后摊在通风干净的水泥地面上放氨1天,待无刺鼻氨味时,方可饲喂,每次取用后仍应密封容器,切忌进水。也可把氨化秸秆一次全部取出,摊开晾干后,重新堆积在空闲房或栏舍一角,用薄膜覆盖,防止日晒雨淋,饲喂时要多少取多少。
氨化秸秆是过冬的好饲料,对于成年牛,特别是农村役用牛乃至肉用牛,只要少加点精料或油饼类(豆饼或棉子饼等)就能安全过冬,掉不了膘,但要取得更好的生产效果,还需搭配一定的饲料。
氨化饲料的制作方法
小麦秸秆氨化原理
用尿素、氨水、无水氨以及其他含氮化合物溶液,按照一定的比例喷洒在小麦秸秆上,在常温密闭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特殊闷制,让小麦秸秆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等闷制完成后提高了小麦秸秆的含氮量,改善了秸秆适口性,同时还提高了肉羊对秸秆的采食利用率。
影响氨化麦秆质量因素
小麦秸秆氨化质量的优劣,主要决定于氨的用量、小麦秸秆含水率、环境温度和时间以及小麦秸秆原来的品质。
①氨的用量:根据研究结果表明,氨的经济用量以麦秆干物质重量的2.5%~3.5%最为合适。
②氨化麦秆含水率:用尿裂唯素和碳酸铵氨化秸秆时,含水率以45%为宜。含水率过高麦秆容易发霉,还不方便操作;含水率过低氨化效果又不理想。
③氨化麦秆的环境温度和时间:一般来讲,当环境温度小于5℃时,氨化时间应大于8周;当环境温度为5~15℃时,氨化时间为4~8周;当环境温度为猛源闷15~30℃时,氨化时间为1~4周。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环境温度越高,氨化时间越短。
④麦秆原来的品质:麦秆氨化之后,它的营养价值提高的幅度和麦秆原有营养价值的高低相关。但要注意的是,品质差的麦秆,枝弯营养价值提高幅度较大,相反品质好的麦秆营养价值提升幅度却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