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羊肺炎的症状治疗方法有哪些 羊肺炎症状及治疗方法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无法传达的话语

山羊得了肺炎怎么治疗?

羊的每年均有流行,多在春、秋和冬季,尤其羔羊为甚。
(1)病因
本病可分为两种,即小叶性肺炎和纤维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常由于感冒和吸入异物(尘沙)及灌药不慎进入肺部而引起。纤维性肺炎,由于某些传染病和侵袭病并发肺炎,如绵羊痘、出血性败血病、羔羊副伤寒、肺炎虫病顷禅或常引起本病。
(2)症状
上述两种肺炎症状,没有明显区别,但纤维性肺炎,一般病情较重。常见症状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拒食,体温升高至40~42℃,呼吸困难,短而粗,有疼痛感,流出浆液性或脓性鼻液,脉搏快而弱。叩诊肺部,呈浊音或半浊音,在病变的周围处可听诊到,有黏膜雀伍。病情恶化时,因窒息而死。
(3)防治
①抗生素:袭空青霉素20万~50万,0.5%普鲁卡因5~1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3次。、卡那霉素、小诺霉素、麦迪霉素均可选用。
②氨苯磺胺:第一天用16~18克,分3次,每8小时服一次。以后用量减到12克,分3次内服,但连服不得超过5天。
③中药治疗:黄芩10克、5克、桔梗5克、贝母5克、元参5克、杏仁10克、瓜萎5克、枇杷叶5克、栀子5克、甘草5克、共研末,开水冲服。
(4)预防
羊舍内应干燥、清洁、通风良好、有阳光。饲料要富有营养而易消化。对病畜隔离,并在安静处治疗。

怎样防治羊的肺炎?

(1)病因

本病多因感冒没有及时治疗而引发。

(2)症状

发病初患羊的精神不佳,食欲减退。眼结膜红肿,体温达40℃以上,咳嗽,鼻孔流出灰色黏性或脓性鼻涕。严重时呼吸困难,绝食呆立或卧地不起。

(3)预防

主要是防止羊发生感冒,如在冬季要加强羊舍的保暖工作,同时还应注意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新鲜。特别是在北方严寒地区需要把羊圈进羊棚或屋里过夜的情况下,早起放羊出棚(屋)时要特别注意勿使羊只骤然受凉。要搞好产房及新生母仔羊舍的保温工作,以防新生羔羊受冻。若为绵羊,还要特别注意剪毛后的羊舍保暖,以防天气骤变受寒而感冒。同时,在寒冷季节,要特别加强对于新生羔羊的检查,如果发现感冒,须及时治疗。

(4)治疗(中小体格计)

①青霉素40万~60万单位或链霉素50万~80万单位,一次肌注,每天2次。

②10%磺胺噻唑钠20毫升,静脉注射。

③20%磺胺嘧啶钠20~30毫升,静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

④中药:黄芩、杏仁各10克,知母、贝母、桔梗、元参、瓜蒌、杷叶、栀子、甘草各5克,共研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每天2次,连用3~5天。

(5)护理

注意对病羊的保暖,并经常给羊饮以温盐水。在饲喂方面,一般只喂一些青草或优质干草。若喂精料,也只能适量给点麦麸。

羊烂肺病是什么症状 羊烂肺病怎么治疗

羊烂肺病又称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山羊特有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染快,死亡率高。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羊烂肺病是什么症状,以及羊烂肺病怎么治疗。

一、羊烂肺病是什么症状

羊烂肺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类型。

1、最急性型

病初体温升高到41℃~42℃,极度委顿,食欲废绝,呼吸急促而有痛苦的鸣叫,数小时后出现肺炎症状,呼吸困难,咳明猛嗽并流出带血鼻液。

病程一般不过4~5天,有的仅12~24小时。

2、急性型

是一种最常见的类型。病初体温升高,食欲减迟,呆立不动,继而出现短而湿的咳嗽,伴有浆性鼻漏。4~5天后,咳嗽变干而痛苦,食欲锐减,呼吸困难,痛苦呻吟,眼险肿胀,流泪并沾有效性眼屎,口半张开,流泡沫状唾液。

病期多为7~15天,有的可达1个月,不死者转为慢性。

3、慢性型

多见于夏季。全身症状轻微,体温升到40℃左右。病羊间有咳嗽和腹泻,身体衰弱,被毛粗乱无光。

在此期间,如饲养管理不良,与急性病例接触或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很容易复发或出现并发痘而迅速死亡。

二、羊烂肺病怎么治疗

1、每公斤体重肌肉注射链霉素10~15毫克,每天2次,连用5天。

2、每公斤体重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5~10毫克配合地塞米松4~12毫克,每3天1次,连用3次,效果良好。

3、羊群中发现本病时,应进行封锁,及时对羊群进行检查,对病羊、可疑病羊和假定健康羊分群隔离和治疗。每年应进行预防注射1次疫苗,至少可获得14个月的保护力。

三、羊烂肺病的流行特点

羊烂肺病只发生于山羊,3岁以下的山羊最易感染。病羊为主要传染源,其病肺组织和胸腔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病原体,主要经呼吸道分泌物排菌。得过的病羊肺组织内的病原体在相当时期内具有活力而成为危险的带菌者。

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接触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空气(飞激含桥沫)经呼吸道传染,多发生于山区,主老知见于冬季和早春枯草季节,发病后致死率高。

上一篇:发酵床的维护方法有哪些 发酵床的维护方法视频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