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鹅产品因其绿色,无污染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在鹅的产蛋期,如能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更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介绍鹅在产蛋期饲养管理方法,供参考。
临产前母鹅表现为羽毛紧凑有光泽,尾羽平直,肛门呈菊花状,腹部饱满,松软而有弹性,耻骨间距离增宽,采食量增大,喜食矿物质饲料,母鹅有经常点头寻求配种的姿态。
开产母鹅有衔草做窝现象。即可开产。
目前各地对产蛋鹅的日粮配合及喂量,主要是根据当地的饲料资源和鹅在各生长、生产需要因地制宜地自行拟定,这也是养鹅业起步晚,发展慢的一个原因。
产蛋期参考配方如下(%):玉米33、麦麸25、稻糠24、豆粕(饼)11、鱼粉3、骨粉1、贝粉2、食盐0.3、微量元素和维生素0.7。
营养成分达到代谢能2720千卡/公斤,粗蛋白质16%,钙2%,有效磷1%。
采用定时不定量,满足供应的方法饲喂,每天晚上要多加喂些精料,大型产蛋鹅每天每只喂精料0.20公斤-0.25公斤,小型鹅0.15公斤-0.20公斤。
有条件的喂饲时,应先喂青料,后喂精料,然后休息,有规律地进行。每天喂三次,早晨5-7时轿好,中午10-11时,晚5-6时,产蛋高峰期夜间9-10时应补喂一次。
鹅不吃夜食不连蛋,蛋重降低,如果喂食跟不上,也招致停产,提前换羽,或出现就巢性,影响产蛋性能。
母鹅的产蛋时间大多数在下半夜2时至上午8时左闭首铅右,个别的也有在10点后至下午,所以产蛋鹅上午9时前不要外出放牧,在舍内补饲与运动,任其交配。
产蛋结束后,再外出放牧,而且放牧不要走得太远,赶得太快,因为母鹅腹大,行动缓慢,体质消耗大,个别没产完蛋的鹅,不要赶出放牧,留在舍内继续产蛋。
鹅产蛋的适宜温度应为18℃-20℃,如果产蛋季节在早春或晚秋和冬季,鹅舍应设有保温取暖设备,以充分发挥鹅的产蛋性能。
鹅对光照反映也很敏感,补充光照可使产蛋量增加,特别是产蛋量低的品种,补充光照产蛋量提高更快,补充光照加自然光照时间,每日应达12-15小时,其照度芹吵每平方米舍面积为2-3瓦,即20平方米可加40-60瓦灯泡一个。
过夜的鹅舍,冬季为了保温,每平方米5-7只,夏季还要少些,每平方米3-4只,舍的举架(高度)不要太低,太低不利通风,并留有通风孔,因为产蛋鹅代谢很强,要求空气新鲜。
鹅舍要常起常垫,积粪多产生氨气大,不利鹅体健康。
运动场要常打扫,清除粪便与杂物,有条件的舍内和运动场还要定期消毒,防止传染病和其他疫病的发生。
为了方便拣蛋工作,必须训练母鹅在产蛋窝内产蛋,不可放任自流地随处产蛋。
产蛋开始时要进行训练和调教,把产蛋鹅放入指定产蛋窝内,用竹片盖住,经几次训练,就可固定在指定的产蛋窝内产蛋了。
应激理论近年来已被普遍使用于养禽业。生活环境中存在着无数种致应激因素,如恐惧、惊吓、斗欲、兴奋、拥挤、驱赶、停电、随意捕捉等等,都会影响鹅的生长发育和产蛋量。
有经验的养鹅生产者很反对养鹅环境的突然变化。饲料内添加维生素E有缓应激的作用。
农村养鹅多采用分散饲养,规模多从几只到几十只不等,由于饲养规模较小,对产蛋母鹅的饲养管理不当,常造成产蛋率低。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小鹅饲养管理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一、雏鹅的培育
雏鹅系指出壳后到4周龄的鹅,又叫小鹅。雏鹅培育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是影响到以后生长发育、体质健康、成活率高低的大问题,与养殖者经济效益紧紧连在一起。
1.雏鹅的特点生长发育快,中、小型鹅出壳体重80~120克,大型鹅130克以上,长到20日龄,小型鹅比出壳时增长6~7倍;中型鹅9~10倍;大型鹅11~12倍。体温调节能力差,小鹅出壳后全身只覆盖稀薄绒毛,保温能力差,缺乏自我调节能力,所以,育雏要人工给以保温。雏鹅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差,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比雏鸡快得多,因此喂鹅要少给勤添,喂全价料,充分满足雏鹅生长发育要求;新陈代谢旺盛,需水较多,水槽不可断水;易集堆,若密度大,易受捂受压,受捂后易形成"小老鹅"。公母生长速度不同,同样条件,公比母多增重5%~25%,有条件的公母鹅要分开饲养,既提高增重和成活率,又节省饲料。个体小,对外界条件极为敏感,抗病力差,必须精心管理,夜间要有人值班看护。
2.育雏前的准备育雏前要对育雏室、育雏设备进行准备和检修。育雏室要防止"贼风"(过堂风)进入,彻底灭鼠,防止兽害。接雏前2~3天,对育雏室内外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墙壁要用20%石灰水粉刷,排水沟用20%的漂白粉溶液消毒,地面、天棚用1∶200的农福、0.25%抗菌威或0.1%~0.3%过氧乙酸溶液自上而下喷洒消毒,以地面见湿为宜。喷后关闭门窗2~3小时,然后敞卉,晾干室内。最好进行熏蒸消毒,凡进入育雏室的垫料、饲槽、水槽、围栏、装雏筐等用具要与育雏室同步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14毫升福尔马林、7克高锰酸钾,消毒容器容量至少是消毒液的5~10倍。容器周围不要有垫料,严防火灾。事先要关好门窗,堵塞缝隙,室内保温25~27℃,湿度75%~80%,温湿度低消毒效果差。封闭48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然后关闭待用。育雏室门前设消毒池,喷洒5%来苏儿或2%~3%火碱液或撒生石灰消毒。进雏前要备好饲料、兽药、疫苗、照明用具等,最后进行预温,在进雏前,将育雏室温度调至28~30℃,相对湿度65%~75%。并做好各项安全检查。
3.雏鹅的选择要从管理正规、品种纯正又没患过传染病的种鹅场预定雏鹅。种鹅必须进行小鹅瘟、鸭瘟、副黏病毒等疫苗防疫,使雏鹅有足够的母体抗源保护。接雏前要了解该场的孵化率和出雏时间,一般以30~31天正常出雏为好,若孵化率低或出雏时间过早、过晚,则鹅雏的质量差。健康强雏精神饱满、眼滚慧睛有神、活泼、反应灵敏、叫声洪亮;羽毛整洁,符合品种特点;体格匀称,大小适中,无残疾;两腿大困答结实,手握挣扎有力,腹部柔软而有弹性;脐部吸收良好,肛门洁净无粪迹等。剔除弱雏鹅,弱雏鹅羽毛粘有蛋壳或蛋清等污迹;不能站立、腿部干瘪,精神痴呆无神、叫声嘶哑或发出尖叫;歪嘴、瞎眼,腿瘸等畸形;肛门粘有粪便;脐部水肿或有血迹、钉脐等;腹部触之水样无弹性或有硬块;体格大小参差不齐。
4.初生雏的运输运输鹅雏的关键是温度和密度,运输过程中温度应保持25~30℃,雏鹅胎毛于后能站立行走时才可装箱起运。汽车运输,车箱底板、垫草要严格消毒,每行雏箱之间、雏箱与车箱之间要留有空隙,最好用木条压米秸、竹竿)隔开,以便通气。雏箱或包装盒四周要留有通气孔。天热时在早晚凉爽时运输;天冷时在中午温度高时运输。箱(盒)内雏鹅密度要适中,每箱最多装60只。运输途中,冬季防寒、保温,夏季防暑、通风,途中不能停留。运输雏鹅用具上要有覆盖物或防雨用具等。途中要勤检查,尺升用手赶动,防止集堆挤压。行车要稳,转弯、刹车不要过急,下坡要减速,以免雏鹅堆压死亡。若距离太远,运输时间超过24小时,宜采用嘌蛋方法运输,即运输孵化到28~29天雏鹅开始啄壳的种蛋。
5.育雏条件温度直接影响育雏成活率和健康水平,是育雏的首要条件。平面(火炕、地上水平烟道、网上)育雏,进雏1~2天为30~29℃,以后每周下降2~2.5℃,直至脱温,温度是指炕面上方8~10厘米处的适合温度,切忌将温度计吊得过高或平放在垫草上。但掌握温度要灵活,只要雏鹅不远离热源或集堆于热源附近,而是"满天星"式地分布在火炕或网上,食欲旺盛,休息时很舒适,说明温度恰到好处。力求温度平稳,严防忽高忽低,更不能过高过低。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经常更换潮湿、板结的垫草。为了方便和节省垫草,可用稻草编织几个草帘,用后晒干消毒,循环使用。15日龄以前的雏鹅切忌直接按触地面,否则潮湿受凉,易引起感冒、下痢、腿脚麻木等。要注意通风换气,不能有"贼风"直接吹及雏鹅,更不应在雏鹅睡觉时突然打开门窗,否则易招致感冒。雏鹅采取弱光照明,只要能看到吃食饮水便可以。3日龄内可不定时关灯1~2小时,使其熟悉黑暗环境,以免以后突然停电时发生惊恐、集堆、挤压。饲养密度要适宜。育雏适宜温度、湿度、密度
一、放牧不要太远。鹅是草食水禽,有放养条件的也不要将产蛋鹅放得太远,因鹅有回穴产蛋的习惯,如果看到母鹅不吃草,头颈伸长、鸣叫则是恋巢的表现,就要把它赶回棚内产蛋。
二、供给足够饲料。产蛋前四周开始喂给谷物占25%~30%、青草菜叶占70%的混合饲料,其中加有豆饼,使粗蛋白水平为15%~16%,每天每只喂给250~300克,并全天供应足够优质粗饲料,如秕谷、干草粉等。若有放养条件的,以放牧为主,适当喂少量精料。
三、加喂夜食。晚上喂食是提高产蛋率重要措施,特别是产蛋前期和产蛋期一定要喂夜食,每夜一至二次,可年产蛋40~80枚。
四、留好公鹅。农村农户养鹅大多走自繁自养的路子,这样有以免引入新病的好处。一般鹅群可利用3~4年,要选留好公鹅,因公鹅好斗,编群最好在产蛋前(即在繁殖季节),以免临时编群造成骚扰,影响产蛋鹅受胎率,鹅的公母比例为1∶6。
五、人工辅助。交配鹅喜在水上配种,受精率高,还可采取人工辅助交配法,其方法是用手握母鹅两脚和翅膀,引诱公鹅靠近,当公鹅踏上母鹅背上时,可一手把住母鹅,另一手把母鹅尾翅提起,以便交配。训练几次,公鹅看到人捉住母鹅就会主动接近交配,每当母鹅产蛋一次,就要人工辅助交配一次,以提高种蛋鹅受精率。
蛋鹅下蛋3年一般即可淘汰。蛋鹅下蛋的盛产期为下蛋后的第2-3年,之后的产蛋量会开始下降,为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应适当淘汰并更新蛋鹅。母鹅从孵化出来到开产日龄为160-180天,一般公鹅1.5-2岁、母鹅2岁开始交配。南方地区养鹅多在冬春季产蛋,北方在2-6月份产蛋,一年的产蛋量在45-70枚。
一、蛋鹅下蛋几年就淘汰了
1、蛋鹅下蛋3年以后就可以慢慢淘汰。因为蛋鹅下蛋的第2-3年为盛产期,之后的产蛋量会开始下降,所以为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应该适当淘汰蛋鹅、更新蛋鹅。
2、家鹅生长9个月左右性就成熟。母鹅从孵化出来到开产日龄为160-180天。一般公鹅1.5-2岁、母鹅2岁开始交配。母鹅多于春季开始产卵;每年产卵几十枚到百枚不等,鹅能自孵,孵化期28-33天。
3、母鹅每年的产蛋期,除品种差异外,还受到各地区地理气候的影响,我国南方地区多在冬、春两季,北方则在2-6月份,一年产蛋量为45-70枚。
二、鹅下蛋前后的养殖技术
1、产蛋前20天左右,大型鹅每100只每天喂精料卜颤19.5公斤,粗糠11.5公斤;小型鹅每100只每天喂精料16.5公斤,粗糠7.5公斤。
2、母鹅在产蛋前1个月,应注射小鹅瘟疫苗,以防在育雏期发病。
3、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种鹅产蛋期的如友适宜温度25℃左右,湿度是60%-75%。种鹅开产前2周保证每日光照时间12小时,以后每周延长半小时,直至16小时。光照强度(灯泡)每平方米3-5瓦,灯泡高度离地面2米左右。
4、鹅产蛋结束之后再去进行放水,而且放水地点应该尽量的靠近鹅舍,这样更加方便鹅会回窝产蛋。
5、大型鹅在孵化期,多数只喂水不喂料。小型鹅在孵化期,每隔1-2天放出喂料。母鹅放出喂料时,要型橡败把孵化的蛋翻动一次,再盖上草保温。
上一篇:罐装满天星花怎么养殖方法视频 满天星花瓶怎么养殖方法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