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草呢?怎么独叶
圆唇羊耳蒜(学名:LiparisbalansaeGagnep.)是兰科羊耳蒜属植物,附生草本,假鳞茎密集,近狭卵形或卵形,叶倒披针形或狭椭圆状倒披针形,坚纸质,花葶长11-25厘米;花序柄扁圆柱形,两侧具狭翅,下部无不育苞片,总状花序疏生3-5朵花,花绿色,疏离;中萼片长圆状披针形,蒴果倒卵形,清悔花期9-11丹,果期次年春季。分布于海南、广西、答碰正四川西南部(峨眉山、屏山)、云南东南部(西畴、屏边)、越南吵答和泰国。生长于海拔500-1600米林中或溪谷旁的树上或岩石上。
小羊耳蒜的形态特征
花葶长2––4厘米;花序柄扁圆柱形,两侧具狭翅,下部无不育苞片;总状花序长1––2厘米,通常具23朵花;花苞片很小,狭披针形,长1—1.8毫米;花梗和子房长8––9毫米;花淡绿色;萼片线状披针形,长56毫米,宽1.2—1.4毫米,先端判洞拆钝,边缘常外卷,具1脉;
花瓣狭线形,长5––6毫米,宽约0.3毫米;唇瓣近长圆形,中部略缢缩而呈提琴形,长4—5毫米,上部宽2.5—颤链3毫米,先端近截形并微凹,凹缺中央有时有细尖,基部无胼胝体但略增厚;蕊柱长3—3.5毫米,稍向前弯曲,上端有狭翅。花期9––10月掘枣,果期次年5––6月。
芳名虽含“蒜”,却是花一种
华南植物园春节期间系列花展中,有一种兰花原生种——扇唇羊耳蒜的花柔美得让人意外,黄绿色的小花排列有序,成串地静静盛放。刚看名字,还以为是一种与大蒜有关系的植物,仔细一看,却原来是兰花的一种。
其实名字里带有“蒜”的花还不少,大多跟大蒜没什么关系。比如我国特有品种独蒜兰也是兰科独蒜兰属;还有蒜香藤,则为紫葳科常绿藤状灌木。
我们通常吃的那种大蒜其实是百合目百合科葱属植物的地下鳞茎,它也会开花,但花朵就像葱花那样很小并成扒亏簇形成球状。而百合目石蒜科的植物,比如水仙、朱顶红或石蒜等,虽然与大蒜有点亲戚关系,但显然给大家留下的视觉与嗅觉印象都截然不同。
独蒜兰
独蒜兰
独蒜兰是兰科独蒜兰属的地生或半附生草本,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中国的特有物种。花期在6月,野外常生于林下腐殖质丰富或苔藓覆盖的岩石上或岩壁上,现已有栽培品种,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但它特别怕热,家养时夏季可以放进冰箱里保持休眠,不然突然高温可能会热死。
石蒜
石蒜是百合目石蒜科石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花通常有一枝长长的花茎,伞形花序,花色鲜红,雄蕊会显著地伸出花被外。花期通常在8月到9月。石蒜
我们常说的彼岸花其实也是石蒜同科的一个变种,学名为红花石蒜。这两种花的形状也很像。
石蒜科植物许多种类都富有经济价值,比如观赏类的有水仙、君子兰、葱莲、文殊兰、朱顶红、晚香玉、水鬼蕉、网球花等;药用类的石蒜属,鳞茎常含有石蒜碱,可入药。
扇唇羊耳蒜
扇唇羊耳蒜是兰科羊耳蒜属植物。它的花期很长,可以从每年10月开到次年1月。它对生长环境也没有大多数兰花那样挑剔,即使在贫瘠环境中也能旺盛地生长,叶片还十分干净、翠绿、油亮。它的花是浅绿色,花瓣呈丝状,唇瓣像一把打开的小扇子,整个花朵精致小巧。扇唇羊耳蒜
蒜香藤
蒜香藤
蒜香藤还有个名字叫紫铃藤,为紫葳科常绿藤状灌木。它之所以叫蒜香藤,皆因它的花或是叶子,掘此铅稍加揉搓,便能闻到一种浓浓的大蒜味。也因为这个味道,它几乎不怕虫害,特别容易养护,常被用来做庭院的花墙。每年二三月份一到,它就开始开花,可以一直开到十月份。而且它非常喜欢太阳,夏季也无需遮阴。但它不耐寒冷,秋冬判好季节容易被冻死。
(羊城晚报作者: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