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牙齿鉴定年龄,通常是以门齿发生、更换和磨损情况为依据。奶牛共有32枚牙齿,其中门牙齿四对(上腭无门齿),共8枚。第一对叫钳齿,第二对叫内中间齿,第三对叫外中间齿,第四对叫隅齿,也分别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对门齿(或叫切齿);臼齿分前臼齿和后臼齿,每侧各有三对,共24枚。故奶牛牙齿总计为32枚。其齿式如下:
初生犊牛有乳门齿(乳牙)1~2对,一般3周龄时乳牙全部长出,但无后臼齿,共20枚,3~4月龄长齐,其排列形式为:
牛的牙齿在4~5月龄开始磨损,1岁时四对乳门齿显著磨损。
1.5~2岁换生第凳派一对门齿,出现第一对永久齿。
2.5~绝尘3岁换生第二对门齿,出现第二对永久齿。
3~3.5岁换生第三对门齿,出现第三对永久齿。
4~4.5岁换生第四对门齿,出现第四对永久齿(齐口)。
乳齿与永久齿的区别是:乳门齿小而洁白、齿间有孔隙,表面平坦,齿薄而细致,有明显的齿颈;永久齿大而厚,并粗禅色棕黄粗糙。
5岁以后年龄鉴别是根据奶牛门齿磨损情况进行。通常5岁时第一对门齿磨损;6岁时第二对门齿磨损;7岁时第三对门齿磨损;8岁时第四对门齿磨损。
门齿磨损面最初为长方形或横椭圆形,以后逐渐变宽,而后近于椭圆形,最后有圆形齿星出现。9岁时第一对门齿凹陷,齿星近圆形;10岁时第二对门齿凹陷,齿星近圆形;11岁时第三对门齿凹陷,齿星近圆形;12岁时第四对门齿凹陷,齿星近圆形。但对于奶牛,9岁以后的年龄鉴别已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奶牛各年龄牙齿变化可参考下表。
牛齿变化简表
一、看外貌
幼牛:头短而宽,眼皮较薄,被毛光润,体躯浅窄,四肢较孝迟高,后躯高于前躯。
壮年牛:具有成年时的体格与体型,但皮肤柔软富弹性,被毛细软而光泽。
老年牛:被毛粗硬,干燥无光,绒毛较少,皮肤粗硬无弹性,眼盂下陷,目光无神,面部多皱纹。
此法仅能判断稿族大致年龄范围。
二、看角轮
20月龄以前:以角的长度为依据。以角的外缘测量从角根至角尖的厘米数+1=月龄。因为犊牛出生后1月龄,角的长度为1cm,以后至20月龄,每月长1cm。
20月龄以后:以角轮数为依据。有角的母牛,在妊娠和由于营养不足,基部周围组织未能充分发育,表面下陷,在角的基部生长点变细,形成一个环形凹陷,叫角轮。母牛一般一年产一胎,因此,母牛的年龄计算键慎弊公式:母牛年龄=第一次产犊的年龄+(角轮数-1)。
但此法,受流产,饲料不足,空怀,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角轮的深浅,宽窄都不一样。例如:母牛中途流产,角轮比正常产犊时要窄得多(在4-5月流产,角轮的平均宽为0.5cm,而足月时,则为1.2cm),因此,利用角轮鉴定牛的年龄时,要注意这些因素的影响。
扩展资料
牛科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质强壮;有适合的腿;脚上有4趾,但侧趾比鹿类更加退化,适于奔跑;门牙和犬齿都已经退化,但还保留着下门牙,而且下犬齿齿化了,三对门齿向前倾斜呈铲子状,由于以比较坚硬的植物为食,前臼齿和臼齿为高冠,有褶皱。
齿冠磨蚀后表面形成复杂的齿纹,适于吃草;为了贮存草料、躲避敌害,它们的胃在进化中形成了4个室:即瘤胃、蜂巢胃、瓣胃和腺胃,还具有“”的习性,使食物能够得到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更重要的是它们的角与鹿类有极其明显的区别。
参考资料来源: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