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白肌病的快速治疗法
白肌病是羔羊的一种急首行性或亚急轿败性代谢病,临诊上以运动障碍和循环衰竭为特征,病理学上以骨骼肌和心肌变性和坏死为特征。
一、诊断要点可根据地方缺硒病史、饲料分析、临床表现及病理剖检的特殊病变,以及用硒制剂治疗的良好效果作出诊断。另外,根据牧民的经验,把羔羊抱起,轻轻掷下,健壮羔羊立即跑去,但病羊则稍停片
刻才向前跑去,用此法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
1、病因:饲草、饲料中硒和维生素E缺乏或不足所致。
2、症状严重者多不表现症状而突然倒地死亡。心肌性白肌病可见心跳加快、节律不齐、间歇和舒张期杂音以及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骨骼肌性白肌病病羔羊运动失调,表现为不愿走动、喜卧,行走时步态不稳、破行,严重者起立困难,站立时肌肉僵直。部分病羔羊拉稀。
二、防治措施
1、预防在缺硒地区,要注意在母(孕)羊和羔羊饲料中添加硒。
2、治疗在缺硒地区,羔羊出生后10天左右就可用0.2%亚硒酸钠注射液1毫升注射一次,间隔20天后,用1.5毫升再注射一次。给怀孕后者帆哗期的母羊,皮下注射一次亚硒酸钠,用量为4~6毫克,也可预防所生羔羊发生白肌病。若羔羊中已有本病发生,应立即用亚硒酸钠进行治疗,每只羊的用量为1.5~2毫升。还可用维生素E10~15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数次。
如何治疗牛白肌病?
白肌病是由于硒和缺乏所引凳岩宽起的一种以骨骼肌、以及肝组织等发生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病因】
主要是由于土壤、草料中缺乏硒和维生素E所致。犊牛多发。常呈地区性发生。
【症状】
病程分枣闹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类型。
(1)急性病例,病牛常突然死亡。
(2)亚急性病例,病牛精神沉郁,背腰发硬,步样强拘,后躯摇晃,后期常卧地不起。
臀部肿胀,触之硬固。呼吸加快,脉搏增数,犊牛可达120次/分钟以上。初期心搏动增强,以后心搏动减弱,并出现。
(3)慢性病例,病牛运动缓慢,步样不稳,喜卧。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有异嗜现象。
被毛粗乱,缺乏光泽,黏膜黄白,多尿。脉搏增数。呼吸加快。
【防治】
主要防治措施如下:
(1)预防
预防本病,关键在于加强对妊娠母牛、母牛和犊牛的饲养管理,尤其是在冬春季节,可在饲料中添加含亚硒酸钠、维生素E粉,或0.2%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
(2)治疗
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同时,最好使用硒制剂或维生素E,对急性病例通常使用注射剂,对慢性病例可采用饲料中添加的办法。常用0.1%亚硒酸钠肌内注射或,犊牛每次8~10毫升,间隔10~20天重复注射1次。维生素E肌内注射,犊牛50~70毫克,每天1次,5~7天为一个疗枣亮程。
生下七八天的小羊羔身体软,肚子胀的是什么病
羔羊腿软不能站立。
一种原因是缺钙,这个好治好,补充钙补品,针剂或口服都行。
另一种最多见的原因是缺硒引起的白肌病。
羔羊的这种病属于世界性问题,不仅是在中国,欧洲和美洲也多有发生。
主要症状:近些年养羊人越来越多的遇到这样一个问题,羔羊腿软不能站立,精神萎糜,食欲减少,常有腹泻,跛行,拱背站立或卧地不起现象。一旦发病死亡率很高,甚至可高达90%。
此病多发生于秋季、冬季和春季。发病周期:此病分为急性发作,亚急性发作和慢性发作,急性发作羔羊突然死亡;慢性发病较少;亚急性发病为最常见
临床表现:幼畜骨骼肌、心肌纤维以及肝组织肌肉色淡,甚至苍白,因此被叫做白肌病。各种动物特别是幼畜、幼禽均可发生白肌病。
发病原因:缺乏硒和维生素E。
重在预防:
1、在缺硒地区,羔羊于出生后20天,先用亚硒酸钠液,皮洞辩漏下或肌肉注射,每次1毫升,间隔20天后再注射1.5毫升,注射开始日期最晚不得超纳烂过25日龄。
2、加强母羊饲养管理,供给豆科牧草,对怀孕母羊补给亚硒酸钠液,皮下或肌肉注射,剂量为4-6毫升,能预防新生羔羊白肌病.
治疗方法:1、发病羔羊根据体重肌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1-2ml(禁止超超量注射);腿部肌肉注射牲血素(右旋糖酣铁),剂量按药物说明书。
2、发病羊羔,颈部皮下注射0.1亚硒酸钠溶液2-3毫升,隔20天再注灶尘射1次。如同时肌肉注射维生素E10-15毫克,则疗效更佳。
需要特殊说明的是:超量注射硒元素会导致硒中毒,切勿超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