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姜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姜如何管理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极品芝麻官

生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

生姜种植技术和管理

1、土地整理: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透气性良好、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土地,每亩地施加3000kg腐熟有机肥和30kg的硫酸钾;深耕深翻,将肥料翻入土中,然后挖沟,沟距为50-55cm,沟宽25cm,沟深10-12cm。

2、姜种处理:选择姜块肥大、色泽亮丽、不干缩、无病虫害蠢清的姜块作为姜种,然后将姜种放置在温度22-25℃,湿度为60-80%的环境下进行催芽;催好芽后,将姜种掰成75-100g的小块,每个姜块上需要保证有一个幼芽。

3、播种:当10cm地温稳定达到带咐前16℃以上时,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播种,播种前施足底水,播种简升后覆盖上一层4-5cm后的土壤。播种方法:将种块水平放在沟内,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每个姜种之间距离18-22cm。

4、施肥:壮苗肥,每亩地随水施加1000kg的人粪尿或者是10kg尿素;立秋前后,每亩地施加1000kg的腐熟有机肥,15-20kg三元复合肥;9月上旬,每亩地施加30kg三元复合肥。

5、水分:夏季在早上和晚上分别浇一次水,降低低温;立秋后,姜对于水分的需求度变高,需要保证土壤的相对湿度在75-80%;收获前3天浇最后一水。

6、人工管理:主要是防治姜瘟病。播种前,使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浸种48小时左右;病发时,使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灌根,每株250ml,每隔10-15天施药一次,一共施药3-4次。

二、一亩地需要的姜种

1、需要的姜种

如果是土壤肥沃的高产田,一般一亩地使用700-800斤左右的姜种;如果是土壤肥力一般的田地,一般一亩地使用400-500斤的姜种。

2、播种密度

(1)如果是高肥田地,每亩种植5000株左右,行距为60-70cm,株距为20-25cm;如果是中肥田地,每亩种植6000株左右,行距为60cm,株距为20cm;如果是低肥田地,每亩种植7000株左右,行距为50-55cm,株距为18-20cm。

(2)如果是中肥田地种植大姜,每亩种植5500-6000株,行距为60-65cm,株距为20cm;如果是种植小姜,每亩种植7000-7500株,行距50-55cm,株距18-20cm。

生姜种植与管理技术

1,播种期
由于生姜喜温暖不耐寒,不耐霜,必须在终霜后栽培,至初霜前收获。一般在地温上升到16C时才可播种,生长期要保证150天左右,一般在5月上旬前播种为宜。由于姜在播种前要进行“因种催芽”。一般在源大喊播前1个月进行,催芽前要进行晒种和困姜种、选种和催芽三个步骤,先从姜窑中取出晾晒1~2天后放在室内堆放3-4天,上盖草席,叫时姜”。

生姜的种植栽培技术,以及管理方法,你了解过多少
然后要选姜块肥大,芽饱满鲜亮,不味不烂的好姜播种。山东催芽方法,用砖砌成催芽池,将晒暖的姜在池内堆40~60天,然后在种姜上盖2层纸,纸上放麦糠,厚10-12厘米,上边盖席保温20-25天即可发芽播种。也可采用阳畦催芽法和温室催芽法,将姜种放入纸箱,封好麦糠保湿,在温室阳畦内催芽。催芽温度保持20-28℃,前期略低,后期略高为宜。

生姜的种植栽培技术,以及管理方法,你了解过多少
2,整地施肥
生姜要求松、细而肥沃的土壤,最好是有机质多、通气、松软的砂壤土。为了防治“姜瘟病”,选2-3年内没种过姜的地块为好。生姜喜肥,一般每公顷施基肥90000千克、草木灰1500千克、过磷酸钙375千克。施肥方法采用开沟集中施肥或普施与沟施结合方法较好。肥料一定要充分腐热.不然会造成烂姜。

生姜的种植栽培技术,以及管理方法,你了解过多少
3.播种
催好芽后把整块姜种分掰成50~70克重的种块。每块可有芽3~4个,只留其中最肥胖生长正常的一个姜芽,余者掰除。姜芽灰暗基部变黑的,说明种姜带病,要严格剔除不能作种。种块越大姜苗生长越旺,产量越雹野高,但用种址很大。一般每种一公顷需姜种3750-4500千克。

山东省生姜适宜播种为5月初。做畦播种时,在畦中部开10-12厘米的播种沟,顺沟浇小水。种块模放沟内,使姜芽摆放在同一方向(长芽的一端向南),株距17厘米左右,在株间点施少量速效氮肥和钾肥作种肥。用耙子搂平畦面,覆土5厘米。如直接开沟播种,播后可把垄沟耙平成畦。

生姜的种植栽培技术,以及管理方法,你了解过多少
4.田间管理
(1)遮荫:生姜幼苗怕强光干燥,播后出苗前,在姜畦南侧插立一行谷草或带叶树条,遮成花荫。谷草平均棵距3厘米,高70~80厘米。稍向北倾斜,行内交互斜编以增强抗风力。每公顷需用谷草5250千克。山东栽培生姜,遮荫的姜草直到夏末秋初才能撤除。小麦行间套种生姜时,可留麦秆原地遮荫。“插姜草”是栽培生姜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可以防强光.降温,减少土堆蒸发。

(2)幼苗期肥水管理:出齐苗后即可浇水.以后每5~7天一水,保持表土见干见湿。两次浇水之间适时中耕松土,清除杂草。靠近姜棵处中耕要浅,以免伤根和碰伤种姜(姜母)。种姜养分充足时,主芽出土后如在种块上发生新芽长出地面,要及时除掉,以集中养分用于主茎上侧芽的生长。一级分枝长成(三马权)时,进行第一次追肥。在姜行北侧10厘米处开沟条施腐熟粪干每公顷15000千克左右,施后浇水。生姜苗期正处雨季,要注意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生姜的种植栽培技术,以及管理方法,你了解过多少
(3)姜块旺盛生长期管理:8月上旬到9月上旬平均气温在20~25C之间,空气潮湿,阳光充足,最适合生姜茎叶和块茎生长。大部分生物产量和产品产量均在此期形成。要在8月上旬拨除“姜草”,每公顷施尿素300千克左右并培土浇仿链水。经过培土使姜畦成为高10-13厘米、宽25厘米左右的垄。以后经常保持地面湿润促进茎叶和姜块旺盛生长而不发生早衰。

8月下旬和9月中旬,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追肥。每次每公顷施尿素150~225千克。全期施肥和追肥每公顷共用粪干15000千克、尿素750千克、硫酸钾375千克左右。整个旺盛生长期也是姜瘟病的流行期,除实行轮作、使用无病姜种和无病肥料外,还要使用无病菌的净水灌溉,即严格做到“四净”:土净、肥净、种净、水净。扒老姜前后要暂停浇水,防止从伤口侵入病菌。发现病株及时拨除,用石灰消毒病穴。

生姜的种植栽培技术,以及管理方法,你了解过多少
5.病虫喜防治
(1)姜腐烂病(姜癌病):它是一种因细菌侵染而引起的病害,引起姜腐烂病的细菌属于假单胞杆菌、属膏枯菌。生姜受病菌侵害以后,起初叶片下垂,叶片由下而上逐渐变黄,以后逐渐变软、腐烂,并具有臭味。病菌主要在根茎和土壤中越冬,它的传病途径有:病姜种传病、土壤传病(病土是姜瘟病的重要侵染来源)、肥料传病、灌溉水传病。病菌主要

从茎秆基部和各次姜球上的自然裂口和机械伤口侵入,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6~30℃,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发病较轻。姜瘟病主要防治措施是,轮作换茬以切断土壤带菌传病的途径。严格选用无病姜种。不要用病姜残体沤肥和病土垫栏,防止带病菌的肥料传播病害。选择地热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种姜。

生姜的种植栽培技术,以及管理方法,你了解过多少

生姜种植技术和管理

1、生姜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怕潮湿,怕强光直射。对水的要求严格,既不耐旱也不耐湿,茎干叶片茄誉袜会因干旱而生长不良,也会因高温高湿而枯萎,另外排水不畅易引起疾病的发生,所以生姜种植的土壤以上层深厚、疏松、肥沃。
2、生姜种植的环境要求1.生姜喜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不耐低温霜冻,萌芽开始于16°C以上,幼苗生长温度为20~25°。
3、科学追肥施用足够的基肥,科学追施:生姜生长期长,应采用足量颤激施肥和多次追施的原则。在适应的温度与湿度中生姜可虚知以保证最大程度的健康生长。

上一篇:修剪紫背竹芋的方法图解 修剪紫背竹芋的方法和技巧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