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斑点叉尾鮰怎么运输 斑点叉尾鮰病害防治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为她而战

斑点叉尾鮰出现了腐皮病和指环虫混合感染,应该怎么处理?

斑点叉尾鮰亦称河鲶、沟鲶、美洲鲶,原产于美洲,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东南亚及西欧部分国家和地区,是一种淡水温水性鱼类,在分类学上届鲶形目,鮰科。斑点叉尾鮰是美国的主要淡水养殖鱼类,占美国淡水养殖的一半以上桥团,现已成为全美第四大水产消费品。

1.临床情况

有1200个网箱,养殖鱼种基本30-50克左右,开始零星有鱼死亡,病鱼体表的头部、体表、背鳍、尾柄以及尾鳍发白、溃烂,严重时尾柄肌肉完全烂掉,露出脊柱和鱼刺;病鱼游动行为迟缓,鳃瓣基本正常,但粘液增多,体内各器官都很正常,无明显的病理变化,养殖户诊断为细菌性腐皮病,并采用消毒剂进行浸泡,同时内服抗生素,效果不明显,病情延续了一个月,对该水库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结果发现鳃上有一定的指环虫,平均每个视野下有2-3个指环虫,没有菌丝发现,体表的坏死组织中有大量菌丝,细长,根据以上结果诊断为水霉性腐皮病继发指环虫混合感染。

2.处理

根据诊断结果和养殖户的用药情况,首先采用外用虫清泼洒杀灭指环虫,第二天网箱用消毒灵挂瓶消毒,连用2天,再用精碘一号挂瓶,连用两天,第五天再用依维菌素杀虫一次。同时内服菌敌克星和电解多维和免疫肝胆康(按说明使用),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死亡率明显下降,到4月13号基本停止死亡。

3.分析与总结

斑点叉尾鮰作为一种温水性中档养殖品种,具有很好的养殖前景,养殖效益显著,农业部已把它列为3个淡水养殖品种产业化发展之一敏氏橘。斑点叉尾鮰水霉引起的腐皮病继发指环虫病的混合感染,并经过正确诊断与合理处理取得了不错效果的病例。腐皮病与指环虫病是鱼类的核并两种常见病,两者混合感染加重病鱼的负荷,导致死亡率上升。本病例中最初就是把水霉性腐皮病与指环虫病混合感染诊断为单纯性细菌性腐皮病,致使失败,引起大量斑点叉尾鮰的死亡,死亡率高达40%,有些养殖户甚至全部死亡,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指环虫病在目前我国养殖的温水性鱼类中主要流行于水温较高的季节,而本病例中水温却在15℃左右发生,这暗示鱼类疾病的发生在随着环境的改变也在发生新的变化,因此在疾病的诊断中除了经验还应采取有效的诊断手段,进行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处理,才能取得理想的处理效果。



  

斑点叉尾鮰的套肠病怎么防治

科学的祛斑方式并不是单一的祛斑方式,因为色斑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单方面的祛斑方式是不科学的。

祛斑单单只依靠一种祛斑产品是不能够把色斑去除的,首先要分析身子色斑形成的具体原因,根据色斑形成的原因选择适合自己的祛斑方式和正规的祛斑产品才是科学的祛斑方式。

色斑的形成原因是比较多,大致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颂燃部原因:

  1. 外部原因:阳光中的紫外线、环境污染、过度使用化妆品、电器辐射等等;
  2. 内部原因:生活压力、工作压力、脾气不好、内分泌系统紊乱、人体代谢能力不足等等;


除了选择使用适合自己的祛斑方式之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保证良好的作息时间,不要熬夜;

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技术 斑点叉尾鲴养殖技术

斑点叉尾鮰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肉质上乘等优点。现将水库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技术总结如下。

养殖斑点叉尾鮰的水域要求

养殖水域条件要求为水域开阔、向阳避风、水草较迹侍少、水深3m以上的库汊,不能在主河道或影响航运的地方养殖。水流条件要求平缓,有微流水或较小的风浪。

鱼种放养

苗种购买时,要注意在具有生产许可证的良种场选购,同时其供应的种苗还要求有苗种合格证书。在外面购进的苗种,要求必须具备当地检疫部门出具的合格证,以确保不会将外来病源带入养殖区。放养密度不宜过大,简仔否则易导致相互拥挤而擦伤鱼体,利于发生细菌性疾病,因此放养密度一定要合理。鱼体在转运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温度一致,温差保持在3℃以内,以防鱼体有应激反应,从而降低抗病力。鱼种规格要求为32~34尾/kg,大小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鱼种进箱前用3%食盐水溶液浸洗消毒5~10min。放养水温在15~20℃,最好选择在清晨和阴雨天投放。放养密度一般为200尾/m3。

斑点叉尾鮰的饲料选择

饲料选择以全价人工配合饲料为宜,其质量必须满足ny5072-2002标准的要求,所选购的饲料生产企业,必须是经检验检疫部门登记备案的。对于国家禁止的药物,不得在饲料中添加使用;同时要求饲料中使用的添加剂种类和用量一定要满足国家法规和标准的要求[1]。饲料投喂时,保证达到投匀、投足、投好的要求,禁止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饲料质量上,要求营养全面,蛋白质含量32%~36%,颗粒饲料的粒径随鱼种规格大小而变化:鱼种规格小于50g/尾,采用粒径为2.5~3.5mm的饲料;鱼种规格为50~150g/尾,采用粒径为4.0~5.0mm的饲料;鱼种规格为150g/尾以上的,采用粒径为6.0~8.0mm的饲料。

斑点叉尾鮰的日常管理

一是网箱检查。在安置前,最好仔细检查1遍网箱,鱼种放养后,也要多次检查。如果遇洪水期、枯水期等水位发生剧烈变动时,要对网箱的位置进行多次检查,并随时调整其位置。为防止人为惊扰,影响鱼类进食,最好不要拉网。二是鱼体检查。定期对鱼体进行检查,有助于了解鱼类的生长情况,为投饲和产量估计提供依据[4]。一般以1个月检查1次为宜,同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及时采取对策。三是定时巡视养殖拦州汪水体,对鮰鱼吃食和活动情况进行观察,以便发现问题能及时应对并进行改善。保持养殖环境清洁卫生,及时对杂草、剩渣残饵、粪便及动物尸体等进行清除,同时驱赶敌害生物,以减少侵染源。四是预防和选择渔药。鱼病应坚持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通过杀灭病原体,阻止其传播蔓延,同时推广健康的养殖技术。

上一篇:兔子怎么养殖最好 兔子怎么养殖??大概需要多少资金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