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尾葵的养殖方法:移栽,土壤,袜颤浇水,施肥,温度,光照。
1、移栽
散尾葵小苗装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3厘米厚的粗粒基质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1-2厘米,再盖上一薄层基质,厚约1-2厘米,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
2、土壤
散尾葵室内盆栽应选择偏酸性土壤,北方应注意选用腐殖质含量高的沙质壤土。可用腐叶土、泥炭土加1/3河沙及部分基肥配制成培养土。
3、浇水
散尾葵浇水应根据季节遵循干透湿透的原则,干燥炎热的季节适当多浇,低温阴雨则控制浇水。北方地区特别是水内含盐、碱较多的地方,应注意经常用黑矾调节土壤酸度。平时保持盆土经常湿润。夏秋高温毁好弊期,还要经常保持植株周围有较高的空气湿度,但切忌盆土积水,以免引起烂根。
4、施肥
散尾葵一般每1-2周施一次腐熟液肥或复合肥,以促进植株旺盛生长,叶色浓绿,夏季适当追施含氮有机肥,冬季可施芝麻酱渣等有机花肥同时保持盆土干湿状态。
5、温度
散尾葵喜温暖,最适生长温度为20-35℃。如果超过35℃或低于10℃,栽培管理稍有不当,其脚叶便会由青变黄。冬季需做好保温防冻工作,一般10℃左右可比较安全越冬,若温度太低,叶片会泛黄,叶尖干枯,并导致根部受损,影响来年的生长。
6、光照
散尾葵夏天应遮阴,最忌烈日直射,即使短时间内曝晒也会引起叶片焦黄,很难恢复,在室纤族内栽培观赏宜置于较强散射光处,也能耐较阴暗环境,但要定期移至室外光线较好处养护,保持较高的观赏状态。
养殖注意事项
1、修剪:冬季修剪,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
2、换盆:每隔2-3年于早春换盆1次,老株可隔3-4年换盆1次。换盆后,应放置在半阴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
散尾葵的养殖方法:
散尾葵性喜温暖湿润、半阴且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寒但较耐阴,畏烈日,适宜生长在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越冬最低温要在10℃以上。故散尾葵的洞森养殖方法首先要注重温度、湿度、土壤、施肥、光照等这几个方面,纳运亩按照其生长习性进行养护。
散尾葵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繁殖
其实散尾葵养殖并不是很难,也可以采用播种繁殖与分株繁殖两种。播种繁殖所用种子国内不宜采集到,多从国外进口。
常规的箯多用分株,于4月左右,结合换盆进行,选基部分蘖多的植株,去掉部分旧盆土,以利刀从基部连接处将其分割成数丛。每丛不宜太小,须有2-3株,并保留好根系。否则分株后生长缓慢,且影响观赏。分栽后置于较高湿温度环境中,并经常喷水,以利恢复生长。
2、土壤
散尾葵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疏松并含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为宜。盆栽散尾葵可用腐叶土、泥炭土加1/3的河沙或珍珠岩及基肥配制成培养土,发芽生长比较靠根茎上,盆栽时,因较原来栽的稍深些,让新芽更好地扎根生长。
3、光照
对光线要求不严,喜欢阳光充足,也耐半阴,但光照充足时生长得更好。在室内栽培观赏宜置于较强散射光处。它也能耐较阴暗环境,但要定期移至室外光线较好处养护,以利恢复,保持较高的观赏状态。
4、温度
散尾葵怕冷,耐寒力弱。越冬最低温要在10℃以上。原产地可高达3~8m。在中国北方地区室外培养的一般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入室,须放在阳光充足处,越冬期室温白天23℃至25℃,夜间维持15℃,至少需保持8℃以上,否则会受冻害,造成冬春季死亡。
5、浇水
平时保持盆土经常湿润。夏秋高温期,还要经常保持植株周围有较高的空气湿度,但切忌盆土积水,以免引起烂根。
6、施肥
5~10月是其生长旺盛期,必须提供比较充足的水肥条件。一般每1~2周施一次腐熟液肥或复合肥,以促进植株旺盛生长,叶色浓绿,秋冬季可少施肥或不施肥,同时保持盆土干湿状态。
7、虫害
叶斑病,叶尖和叶缘最易受害,产生干枯卷缩,发病初期用50%可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防治。此外,可能有介壳虫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
8、修剪
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
9、换盆
转盆与脱盆是同时进行的,当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应考虑换个大点的盆,以使之生长更旺,换盆时将花放在地上,轻拍盆周,再把花盆反扣在左手上,并用左手食指和中指轻夹住植株,另一只手则轻拍盆底,使植株脱落除来,再将多余的土壤拍掉。
散尾葵的养殖注意事项
1、散尾葵怕冷,耐寒力弱,生长季节必须保持盆土湿润和植株周围的空气湿度。
2、在越冬期还须注意经常擦洗叶面或向叶面少量喷水,保持叶面清洁。
3、一般散尾葵需要每1~2周施一次腐熟液肥或复合肥,以促进植株旺盛生长,叶色浓绿,秋冬季可少施肥或不施肥。
4、在散尾葵养殖时,应提供比较充足的水肥条件。平时保持盆土经常湿润,夏悄闹秋高温期,还要经常保持植株周围有较高的空气湿度,但切忌盆土积水,以免引起烂根。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