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预防针的注射方法及角度 预防针的注射方法有哪些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迷幻蓝调铃声

疫苗的免疫接种方法有哪几种?

免疫必须做到注射部位准确,消毒严格,药量准确,不能随意改变免疫剂量,个个免疫,不漏针。采用注射途径接种的疫苗,在瓶塞上固定一个消毒的针头专供吸取药液,吸液后不拔出,用酒精棉包裹,以便再次吸取。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大多数疫苗都是经这一途径免疫。注射部位在猪的耳根或股内侧。吸收比较缓慢而均匀,如弱毒菌苗、猪丹毒甲醛菌苗、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都可皮下注射。油类疫苗野顷不宜皮下注射。

方法:注射部位先剪毛(无毛或少毛区也可不剪),用或酒精棉球消毒,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捏起皮肤,食指压住顶点,形成三角凹窝,右手持,迅速将针头刺入凹窝中心皮肤内2厘米深,放开皮肤,慢慢注入药液,药量大时应分点注射,注射完毕,拔出扒脊伍针头后用棉球按住注射部位以消毒。

(2)肌肉注射

肌春或肉注射是将疫苗注射于肌肉内,注射部位在颈部两侧中1/3处,或臀部、股部肌肉较丰满部位。剪毛,酒精或碘酊消毒,把针头直刺入肌肉,注入药物。如、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冻干弱毒苗。肌肉注射时如果药量偏大可分点注射,但注射时不可打“飞针”。注射时注意针头要足够长,以保证疫苗确实注入肌肉里。

(3)滴鼻接种

滴鼻接种是属于黏膜免疫的一种,黏膜是侵入的最大门户,有95%的感染发生在黏膜或由黏膜侵入机体,黏膜免疫接种可刺激产生局部免疫,能对有害抗原或病原体产生高效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基因缺失疫苗的滴鼻接种。

(4)皮肤刺种

猪痘弱毒疫苗常用此法接种,选定无血管处,用刺种针或钢笔尖蘸取疫苗刺入。

(5)口服

即是将疫苗混于饲料或饮水里,或抹于母猪的乳头上经口服下,而达到接种目的。必须注意,用于拌疫苗的饲料要新鲜,不宜用酸败或发酵饲料拌。大小动物要分开喂,使其能均匀吃到含疫苗饲料。如猪肺疫弱毒菌苗用此方法免疫接种,饮水免疫先停水4小时左右,再饮水免疫接种,稀释疫苗的水要纯净,尤其不能用含有消毒药物的水稀释疫苗。

(6)气管内注射和肺内注射

这两种方法多用在猪气喘病的预防接种。但目前气喘病疫苗已经生产出可用于肌肉注射的疫苗了。

(7)穴位注射

在注射疫苗时多采用后海穴注射,能诱导较好免疫反应。目前,在养猪生产中应用这种方法免疫的疫苗有传染性胃肠炎疫苗、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其中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后海穴比常规肌肉免疫注射更具有坚强的保护力。采用穴位注射要有确切的注射位点,进针有方向,下针有深度,剂量准确。

(8)超前免疫

超前免疫是指在仔猪未吃时注射疫苗,注苗后1~2小时才给吃初乳,目的是避开母源抗体的干扰和使疫苗毒尽早占领病毒复制的靶位,尽可能早刺激产生基础免疫,这种方法常用在猪瘟的免疫。

什么是免疫接种?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有哪些?

免疫接种是将疫苗或菌苗经一定途径接种于鸡体,使鸡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传染病具有抵抗力。

不同的疫苗,对接种方法有不同的要求,为了发挥疫苗的应有效力,接种的方法应尽量接近疾病自然的传播方式。常用于免疫接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滴鼻与点眼适用于新城疫Ⅱ系和Ⅳ系苗、“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苗等,优点是只要操作认真,则每只鸡的接种量比较均匀,缺点是比较费工。

滴鼻和点眼可用滴管、空眼药水瓶或5毫升注射器(针尖磨秃),事前用1毫升水试一下,看有多少滴。2周龄以下的雏鸡以每毫升50滴为好,每鸡2滴,每毫升滴25只鸡,如果1瓶疫苗是用于250只鸡的,就稀释成250/25=10毫升。比较大的鸡以每毫升25滴为好,上述1瓶疫苗就要稀释成20毫升。疫苗应当用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稀释,不宜用冷开水,以免其中的盐碱等杂质杀死一部分病毒,影响效果。

滴鼻与点眼的效果没有明显差别,每鸡两滴可以滴在一个鼻孔、两个鼻孔或鼻眼各一滴,不过一只眼内不能容纳2滴。要看到每一滴疫苗确实被鸡吸进鼻腔或在眼内耗下去,才能将鸡放开。

(2)饮水法是把疫苗混入水中让鸡自由饮用。它的优点是省工省时,适用于大群鸡同时接种,应激反应小,缺点是由于饮水不均等以及其他因素的干扰,免疫效果不整齐,疫苗用量大,适于饮水的疫苗有新城疫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等。

饮水免疫的注意事项:

疫苗效价应高,要加大1.5~2倍用量。

配制疫苗的水中不能含有任何损害疫苗的物质,如氯、铁、铜、锌等离子和消毒剂,最好用冷开水。

饮水器要充分洗干净,不含上述有害物质,数量要充足,保证鸡同时都能饮到水。

饮水中应加0.2%的脱脂奶粉伍槐肆或2%的脱脂牛奶,以保护疫苗或病毒。

含有疫苗的饮水应在2小时之内饮完,要做到这一点,事先要停供饮水3~5小时(依不同季节酌定)。停水后,鸡的渴欲较强,2小时的饮水量大约是:5~7日龄每腔轿鸡4~5毫升,10~14日龄8毫升,20日龄12毫升,28日龄17毫升,40~45日龄28毫升,开产前80毫升。鸡饮完后再停食1小时。

饮水免疫必须反复进行,至少应在2天内进行2次,以保证免疫效果。

(3)刺种法此法适用于鸡痘疫苗、新城疫疫苗等。刺种时按100头份疫苗加1毫升生理盐水、蒸馏水或冷开水,溶化均匀,用刺种针或钢笔尖蘸取疫苗,在翅下无血管处刺种1~2下,要保证每只鸡得到小米粒大小的一滴疫苗。

(4)注射法此方法是把疫苗注射到皮下或肌肉内,其剂量准确,效果确实,但费时费工。适用于鸡马立克氏病疫苗、新城疫Ⅱ系疫苗、鸡霍乱苗和各种灭活苗,注射时冻干苗按每头份加稀释液明滑0.5~1毫升溶匀后在颈部或胸部或其他部位的皮下或肌肉内注射0.5~1毫升。马立克氏病苗必须用厂家指定的专用稀释液,稀释后每只雏鸡颈部皮下注射0.2毫升。各种灭活苗(铝胶苗或油苗)按说明用量皮下或肌肉注射。

胸部肌肉注射时针头不可垂直刺入或刺入过深,以免刺伤内脏引起死亡,腿部注射应在外侧肌肉丰满处注射,不可在内侧注射以免刺伤血管和神经引起出血和跛行。

(5)气雾气雾免疫的方法,是将鸡置于密闭的室内,用专门的气雾器将稀释过的疫苗喷成极细的小滴,弥漫在空气中,使鸡吸入肺部深入及气囊。此法适用于“传支”弱毒苗等,免疫效果比较好,但对鸡的呼吸器官刺激较大,常引起不良反应,故较少应用。

总结几种接种方法的要点及应注意的事项

目前疫苗的发展,已经从预防用疫苗发展到治疗用疫苗。按其性质划分,可分为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组分疫苗、重组基因工程疫苗等;按剂型划分,可分为液体疫苗、冻干疫苗;按成分划分,可分为普通疫苗、提纯疫苗;按品种划分,可分为单价疫苗、多价疫苗;按含吸附剂划分,可分为吸附疫苗、非吸附疫苗;按使用方法划分,可分为注射用、划痕用、口服用、喷雾用等。
虽然疫苗的分类方法很多,但常用的分类方法还是依据疫苗性质来划分。

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要点
1皮搏庆内接种法
1.1适用疫苗:卡介苗。
1.2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
1.3操作方法:
1.3.1家长抱紧儿童,露出儿童胳膊;
1.3.2用1ml一次性注射器或一次性蓝芯注射器配4.5号针头吸取1人份疫苗,皮肤常规消毒,待酒精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角刺入皮内。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针管,但不要接触针头部分,然后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皮丘,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80°角后,拔出针头。勿按摩注射部位。
2皮下接种法
2.1适用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风疹疫苗。
2.2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肤。
2.3操作方法:
2.3.1如在儿童左上臂接种,家长取坐位,儿童应坐于家长腿上;家长左臂抱紧儿童,使儿童头部靠在家长左肩部;将儿童右臂置于家长身后;家长用右臂固定儿童双腿,右手握住儿童左手,防止在接种过程中乱动。
2.3.2接种人员用1ml注射器配上5.5号针头,吸取1人份卖散疫苗后,皮肤常规消毒,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柄,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40°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1/3~2/3,放松皮肤,左手固定针管,回抽无血,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压针眼部位。若有回血,应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
3肌内接种法
3.1适用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
3.2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
3.3操作方法:
3.3.1家长取坐位,儿童应坐于家长腿上;家长左臂抱紧儿童,使儿童头部靠在家长左肩部;将儿童右臂置于家长身后;家长用右臂固定儿童双腿,右手握住儿童左手,防止在接种过程中
乱动。大年龄儿童可取坐位或立位,注射侧的手叉腰。
3.3.2用适当规格的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皮肤常规消毒,左手将三角肌绷紧,右手持注射器(以执毛笔式),与皮肤呈90°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2/3,固定针管,放松皮肤,回抽无血,注入疫苗后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压针眼部位。
4口服法
4.1用于口服脊灰疫苗的接种。
4.2用消毒的药匙将脊灰疫苗送入儿童口中(液体疫苗可直接滴入),用凉开水中银氏送服咽下。
4.3月龄小的儿童,喂服脊灰疫苗时可将糖丸疫苗碾碎,放入药匙内,加少许凉开水溶解成糊状服用,或将糖丸疫苗溶于5ml凉开水中,使其完全溶化口服咽下。
4.4口服疫苗时要看服下肚,如儿童服苗后吐出应先饮少量凉开水,休息片刻后再服。

上一篇:豇豆的管理视频教程 豇豆如何管理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