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苗养殖技巧有哪些?
养殖甲鱼,要求甲鱼苗毕姿迟种应是无病无伤,规格整齐,活力强,体色鲜润,品种优良,产地明确。不要去养未经海关检疫或不知来路的境外甲鱼。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甲鱼苗怎么养,以及养殖甲鱼苗需注意哪些事项。
一、甲鱼放养前的准备
放养前养殖的池塘须认真清塘消毒,一般工厂化控温室中的环境和池塘消毒可先把池水放干使池底干燥,然后在放养前10天用强灭灵400-500倍直接喷酒消毒即可。而室外,池塘如是水泥精养池,可在放养前10天用强力海因加水泼酒消毒。如是室外土池,可先把池底的水排干后用生石灰每亩20-30千克加腐植酸钠(黑土)15-20千克,太阳下曝晒至干裂(如无法晒干亦无妨)。
二、甲鱼苗种放养要点
甲鱼的苗种放养一定要册举肥水下塘,其好处是有一定的肥度和绿爽的水质,使苗种下塘后会有一种安全感,特别是肥水中有一定数量的浮游生物可供苗种吞食,有促进生长作用,同时培育一定的生物量对控制一些病原微生物的数量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甲鱼苗放养前切忌清水下塘。
消毒是一项很重要的防病措施,苗种的甲鱼体消毒可用“金碘”30-50ppm短暂浸泡再入池。甲鱼体消毒后应马上放养于池中,切忌长时间高密度集养,放养时如是甲鱼种可贴着水面任其游走,如是未开食的甲鱼苗,可直接用手捧起撒于池中即可。
三、甲鱼苗种放养密度
根据养殖方式和规格的不同,放养密度可制定为:
①从苗直接养成成甲鱼,平均密度为每平方米15只,前期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0只。
②从苗培育成甲鱼种,平均每平方米25只,前期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只。
③从甲鱼种养到成甲鱼,精养水泥池每平方米5只,如是泥塘精养为每平方米1只。
四、甲鱼放养注意事项
1、这阶段之稚甲鱼料应长期添加“甲鱼多维”及“甲鱼矿物质”,(尤其是工厂化养殖)。
2、上述保健剂应连续使用15-20天后再以每15天为-期使用5-7天,至中甲鱼阶段,再改为3-5天。
3、稚甲鱼期如同人类婴儿期,是最细心手李照料的阶段,整个养殖的成败关键在此一段。
养甲鱼怎么养 甲鱼养殖方法介绍
1、池塘处理:
(1)亲鳖池:选择建立在安静的地块,面积为1亩,水深1.5m左亮碰右,向阳边的池塘埂上设置产卵场地,同时在池塘周围设立高出池塘埂50-80cm的防逃墙。
(2)稚鳖池:选择修建在室内,面积25-30平方米,水深0.5m左右,底部均匀铺上一层5-10cm厚的粉沙。
(3)幼鳖池:面积150平方米,水深0.8m左右,底部均匀铺上一层粉沙,并在池子的周围,修建30cm高的防逃墙。
(4)成鳖池:面积1-2亩,水深1.5-2m左右,在周围修建防逃墙,同时在池中央修建小岛,供甲鱼晒背、活动。
(5)在放养之前,每亩池塘需要使用125kg的生石灰化水泼洒全池进行消毒。
2、放养:
(1)放养前,种苗需要使用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20分钟左右。
(2)每平方米放养10-15只的稚鳖,等到鳖长至100g以上时,进行分养,密度为2-3只/平方米。
3、饲养:
(1)饲养甲鱼主要以配合饲料,鲜活鱼、虾、螺、蚯蚓、禽畜内脏等动物性饲料,南瓜、苹果、西瓜皮、青菜等植物性饲料为主。
(2)在投喂之前,将食物使用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消毒。
(3)每日投喂的饵料中,鲜料的占比应为10-40%;投饵料以甲鱼1-1.5小时以内吃完为宜。
4、管理:
(1)定期进行换水,每次换水量不超过总水量的三分之一。
(2)水体的透明度控制在30cm左右。
(3)做好白斑病、腐皮病、红脖病、红底板病等病害的防治工作。
5、注意事项:
(1)甲鱼不能一直养在水里,最好是在池中修建一个供其水外休息的平台。
(2)甲鱼在生长期间主要依靠肺进行呼吸,一般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浮出水面进行换气;而敬誉谈当虚祥水温低于15℃时,甲鱼会潜入池底的淤泥进行冬眠,此时依靠喉咙处的鳃状组织等辅助呼吸器官进行呼吸。
甲鱼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甲鱼养殖技术
1、投喂方式
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能使甲鱼吃食速度加快。采用软颗粒投喂比块状料投喂更能减少饲料浪费。
2、投喂量控制
甲鱼摄食受环境变化影响很大,当气温、水温发生变化以及用药时,应考虑对甲鱼的影响调整投喂量,一般水下投喂应控制在30分钟内吃完为宜。
3、饲料选择
饲料在养殖成本中占40%左右。饲料的投喂与所选饲料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养殖成本控制的成败。选择饲料应选择大型正规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大型厂家的技术与设备决定了饲料的技术含量与品质。
4、水质调控
甲鱼生性喜净怕脏,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鱼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水质调控工作的好坏,决定了养殖的成败。
(1)PH值调控
甲鱼池水体要控制在偏碱性,一般在偏碱条件下病菌不易生存,将pH值控制在7.5~8.0之间会降低甲鱼发病机率,使用生石灰调节pH值,建议浓度在竖滚40ppm左右,过高剂量会增加刺激性,引起甲鱼应激反应,可采取小剂量,多次使用。
(2)充氧
水体充氧主要目的是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含量,要保证充气设施的畅通,并依据水体状况调整充气时间的长短。注意要固定时间段充气,使甲鱼形成习惯,减少惊忧。
(3)水质培养
应用微生物制品培养水体,提高水体稳定性与水体自净能力,建立水体的微生态平衡,是水体控制的重要手段。微生物制品的合理应用可以大大节约水质调控及其他方面的投入。一般黑暗颤信温室可多用光合细菌或芽胞杆菌等有效微生物类制品来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分解有机质和其他有害物质,采光温室除能利用黑暗温室的方法外,还可通过培养水体中的藻类来创造水体平衡。
5、排污与换水
定期排污是控制水质的有效手段(每天或几天一次),有良好的聚污能力的池体可为甲鱼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此方法效果显著,可延长换水时间。
换水是调节水体最直接的方式,但频繁换水一方面费用高,另一方面换水是以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为代价的,在换水后必须通过另外手段重新建立新的生态平衡,才能达到目的。因此换水应根据水体情况,决定换茄纤轮水量多少,必要的少量换水,可以避免大量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