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大黄鱼养殖生长速度 大黄鱼暂养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武当

大黄鱼的人工养殖

大黄鱼的成鱼养殖,目前有网箱、围网与土池等多种养殖模式,均取得明显效果与较好的经济效益,这里介绍大黄鱼的网箱成鱼养殖。
大黄鱼养成阶段的网箱设置与鱼种培育阶段的要求基本相同渗旅,只是网箱的规格与网目大小随着鱼种的长大而改变。养成网箱的深度,一般在3.5米~4.0米间,网眼大小在20毫米~60毫米间。为避免鱼体擦伤,网衣材料选择质地较软的结节网片为好。
鱼种放养
1.鱼种的选择
放养的鱼种应选择体型匀称、体质健壮、体表鳞片完整、无病无伤的。同一网箱中放养的鱼种规格,要求整齐一致。计划当年达到400克以上规格的网箱,放养的鱼种规格要在100克左右。
2.鱼种的运输
鱼种的运输方法有活水船、活水车、鱼篓、水箱、塑料袋充氧等多种方法。而作为生产性的批量长途运输,以活水船运输为佳。运输鱼种一般在水温降到18℃~16℃时的秋末,或水温上升至13℃以上时的春季进行为好。发病期间或饱食后的鱼种不得启运。活水船运输要选择暖和且风小的天气进行。运输时间超过24小时以上的活水船运输参考密度为500尾/立方米(规格75克),即40千克/立方米左右。以其他水体运输的密度,要比活水船运输密度小得多。
3.鱼种的放养
流急海区的网箱,鱼种放养应选择在小潮水期间。鱼种运达网箱区后,可结合捞鱼装桶与倒进网箱的时间间隙,用高浓度的抗菌素和加入适量福尔马林的淡水溶液对鱼种进行浸泡消毒。使用封闭式水体运送鱼种的,在入箱时,要避免水温等条件的突变。可以采用在运送水体中加入网携喊并箱区海水的办法进行短暂的过渡处理。鱼种的放养密度根据网箱内水流畅通情况及鱼种的规格来决定。参考密度为75克大小的为25尾/立方米左右,收获前的密度为12尾/立方米~14尾/立方米,即6千克/立方米~7千克/立方米。
饲料投喂
1.饲料的种类与加工
大黄鱼养成阶段的饲料一般以冰冻鲐鱼参鱼为主,辅以粉状配合饲料,经加工后投喂。加工方法:一是用刀或切肉机将鲐鱼参鱼辩迹切成适口的鱼肉块。该方法加工方便,在水中不易溃散,缺点是不便于添加添加剂,营养较单一;二是把冰冻鱼绞成肉糜,并拌成粘性强的团状饲料,用手挤压成大小不同的块状物,投入网箱中。该方法可以混入部分粉状配合饲料,或其他鱼、贝肉等饲料,也便于添加维生素等,营养全面。大黄鱼为肉食性鱼类,对蛋白质需求较高。据初步试验,养成阶段的人工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以在45%左右为宜,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应控制在5%左右。
冰冻鲐鱼参在解冻过程中很容易氧化,颜色变深、肉质松软,质量明显下降。为此,在加工前,宜以机械办法,把冻鱼敲散,然后用海水稍加浸泡,让饲料鱼表面解冻即可,沥干水即可进行加工。用这种办法加工的鱼糜颜色较浅、鲜度较好。鲐鱼参鱼不宜用长时间浸泡或阳光热量来解冻。
高温期,全部用粉状配合饲料或浮水性膨化饲料喂鱼效果也不错,粉状配合饲料与浮水性膨化饲料交替使用效果更好。使用浮水性膨化饲料时,应先把饲料在1∶1.5的淡水中浸泡20分钟~30分钟,使饲料完全吸水后投喂。
全人工配合饲料
由于在饲养过程头尾大量冰冻杂鱼,造成了大量的饵料污染,并随之带来大黄鱼病害频繁的问题,2012年借鉴大口黑鲈的研究成果,上海海洋大学和上海农好饲料有限公司试制出大黄鱼全价配合饲料,并在宁德进行了生产性养殖试验得出:配合饲料能完全替代冰杂鱼;同时经配合饲料养殖的产品与用冰杂鱼养殖的产品相比较具有色泽与风味上的明显优势,可与当地采用大网箱养殖(半野生)的产品相媲美。配合饲料饲养大黄鱼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由于饵料污染而带来的大黄鱼病害频繁的问题,对大黄鱼产业发展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投喂技术
大黄鱼养成期间一般每天早上与傍晚各投喂1次;越冬期间(水温10℃~15℃)一般每天投喂1次;阴雨天气时,可隔天1次。
当天的投喂量主要根据前一天的摄食情况,以及当天的天气、水色、潮流变化、养殖鱼有无移箱等情况来决定。湿性饲料日投饵率在高温季节(水温29℃以上)约为存塘鱼重的5%,高的达6%~8%,越冬期间在1%以内。
大黄鱼养成阶段,经加工的冰鲜饲料的饲料系数略高于5。
在投喂前及投喂中,要尽量避免人员的来回走动,否则将影响大黄鱼的摄食。
管理操作
大黄鱼网箱养成阶段的管理操作,基本上同鱼种培育阶段。但应强调,养成阶段生长最快的是在高温期间,这时也是网箱上最容易附生植物附着物的季节。要经常换洗网箱,一般每隔30天左右换洗1次。结合换洗网箱,对网箱中的养殖鱼进行挑出大与小规格的、留下中等规格的选别工作,并进行抗菌素、淡水溶液等浸泡消毒。
为保持大黄鱼商品鱼的金黄天然体色,在养成后期,网箱上最好加盖遮阴布幕。在水流不畅、水质肥沃的连片网箱养殖区,要坚持每天早、中、晚三次检查鱼的动态,尤其是闷热天气,特别注意凌晨的巡视工作,防止缺氧死鱼。
病害的防治
一、病害症状
部分鱼体表有白点,并扩展成白斑块,有的鱼体整个尾鳍溃烂,眼睛变白,似白内障症状,严重者,眼球红肿充血突出或脱落,体表肌肉溃疡,头部磨损呈蜂窝状裸露,充血发炎,病鱼焦躁不安,不断狂游,或磨擦网衣使鳞片脱落,造成继发性感染,食欲减退,有的呆滞于水面,体力衰弱,游动迟缓,陆续死亡。
二、病原诊断及特征
刮取病鱼白斑部位的鳞片、鳞条及粘液,用解剖镜(5×10)观察,发现有不断蠕动的虫体,呈椭圆形,背腹扁平,前端两侧各具一吸盘,后端有一固着器,有3对中央大钩、8对边缘小钩,口在前吸盘之后,不断吞食,下接咽及2条树枝状肠,在口的前方两侧有2对眼点,外观虫体为半透明状,其形态特征酷似本尼登虫,同时,还将病鱼放在桶中用淡水进行浸浴观察,浸浴2分钟~3分钟,发现有大量虫体从病鱼体表脱落,变白,故确诊为本尼登虫所致。
本尼登虫,属于多钩亚纲,分室目,分室科。虫体呈椭圆形,背腹扁平,长度一般为5.4毫米~6.6毫米,最长者可达11.6毫米,宽度一般为3.1毫米~3.9毫米。身体前部稍突出,前端两侧各有1个前吸盘。身体后端有1个卵圆形的后吸盘,后吸盘比前吸盘大得多,其边缘及其内面的缘膜边缘有8对小缺口,有边缘小钩7对,中央有2对锚钩和1对附属片。口在前吸盘的后缘,口下为咽喉。从咽向后有2对黑色眼点。生殖系统有2个精巢,一般位于身体中央,在咽下有前列腺储囊和交配器;卵巢1个,卵黄腺布满体内,卵黄之前有卵黄储囊。
三、防治措施
1.用淡水加入20ppm痢特灵浸浴病鱼5分钟~10分钟,并在浸浴过程中充气,观察鱼的承受情况,若发现鱼有翻倒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捞出放入网箱进行恢复。此法可有效杀死本尼登虫,但难以杀死虫卵,为了巩固疗效,用药后隔5天~7天,还需再进行一次药浴,避免大水体中的本尼登虫再度寄生。此法用来防治大黄鱼本尼登虫病,安全可靠,但操作麻烦,鱼体易损伤。
2.用编织布加工成网箱套,治疗鱼病时将其套在养鱼网箱外,进行消毒、治疗,加入300ppm~400ppm福尔马林+20ppm痢特灵,浸浴病鱼20分钟~30分钟。或等平潮时,不用编织袋,只需提起网箱,水深0.5米~1米,用上述剂量两种药物配合泼洒,保持药浴浓度20分钟~30分钟,在浸浴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鱼体有无异常现象。此法优点是可不必搬动鱼体,应激反应小。
3.用“长效菌毒清粉剂”(三氯异氰尿酸)加海水充分稀释溶解后均匀泼洒。用药时间选择在清晨或傍晚,鱼群上浮时使用,最好能选择在平潮时间施药,因平潮时水流缓慢,药效保持时间长,流失慢。每口网箱(2.6米×3.6米)用药1.0克~1.5克,早晚各泼洒一次,病轻者一天可只泼洒1次,连续用药5天~7天,用药时可不必提起网箱。此法最为简便,治疗效果较好,但此药为强氯剂,剂量要掌握妥当,泼洒时要注意均匀。
四、预防措施
1.适时换网高温期一般5天~10天换网一次,及时消除粘附在网衣上的本尼登虫卵,从而降低水中幼虫密度。
2.药物挂袋在本尼登虫鱼病流行季节(6月~10月)之前,可用药物在网箱四角形成一个消毒区,每口网箱挂“长效菌毒清”片剂(三氯异氰尿酸)5片~6片,挂袋深度50厘米~60厘米,可清除水体中的本尼登虫及其它致病菌、病原体,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达到预防目的。
内脏白点病治疗方案
症状表现为:患病初期病鱼体表无明显症状,仅反应迟钝,食欲下降,继而离群上浮水面,独游或静止于网箱底部,体质较弱者不久即死亡,体表几乎看不出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加重,部分鱼体表出现了白色或淡黄色斑点。体表有损伤并溃疡,出血发红,尾鳍和下巴也有出血、发红,随后死亡量逐渐增多,解剖观察,病鱼内脏有明显的病变并伴有腹水、肝、脾、肾等内脏稍有肿大,而且布满大量形状不规则近似球形的白色或淡黄色结节,以脾脏最为明显,这些白点是由菌落外包一层纤维组织形成的,肾脏白点很多时呈贫血状态,脾脏白点很多时肿胀且带暗红色,将白色结节内含物作涂片,镜检,发现大量短或细长状菌体,为杀鱼巴斯德氏菌和诺卡氏菌。对于以上症状的治疗方案,经过下白石本斗坑和青山渔排上大批量鱼用药后实践证明,以下三个方案疗效独特。
方案一:每公斤鲜料拌:氟星4g+强力霉素4g+肝速宁5g+水产专用多维B6g,连用3餐,一般用于150g以上的鱼。
方案二:每公斤鲜料拌:金品嘉菌敌一号8g+氨苄西林3g+肝速宁5g+水产专用VC5g,连用2-3餐,该方案适用于各种规格的鱼。
方案三:每公斤鲜料拌:金品喘痢嘉5g+肝速宁5g+水产专用VC6g,连用2-3餐,该方案对150g以下的鱼效果非常明显。一般用药一餐后死亡量就下降1/3至1/2。

不同的种类养殖模式不同,黄花鱼养殖模式是怎么样的?

大黄鱼具有摄食慢、数量少的特点。所以喂食要慢。它在高温下生长最快。为了保持商品鱼的金黄色自然色泽。在养殖后期,网箱应覆盖阴凉以控制光线。最佳生长水温为22~26℃。盐度1.8%~2.5%,溶解氧超过5ml/L,pH8.0黄花鱼又叫黄花鱼。生于东海,鱼头里有两块坚硬的石头,叫鱼脑石,所以又叫石首鱼。鱼肚子里的白色鱼鳔可以作为鱼胶,可以止血,预防出血性紫癜。黄鱼分为大黄鱼和假石首鱼,是中国四大海洋物种之一。大黄鱼又叫大仙、金龙、黄花鱼、红瓜、黄金龙、桂花黄花鱼、王鱼、大黄鲶鱼;小黄鱼又叫梅子、梅子、小王鱼、小先、小春鱼、小黄鱼、厚鳞鱼、花鱼。它们都属于三尖杉属、鲈形目、石首鱼科和大黄鱼属。

黄花鱼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是中国特有物种。这种鱼是一种温暖的游泳鱼,经常栖息在离岸60米以内的中低层水域。大黄鱼的繁殖季节。繁殖期,鱼群从近海越冬区分批向近海迁徙。大黄鱼作为一种稀有的经济鱼类,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由于过度捕捞,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育种准备因为黄花鱼难养,所以养殖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是网箱养殖,网箱的布置要按照黄鱼的规格。通常,笼子里的水深约为四米。其次,为了避免擦伤黄鱼,最好使用材质较软的网箱养殖。如果采用池塘养殖,需要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对池塘进行消毒,使水神保持在两米左右。最后需要准备好供氧设备和调节水质的设备,一切准备好之后就可以进行正式培养了。

鱼类品种选择黄花鱼是珍贵的,所以我们在选择鱼类品种时必须非常小心,这样可以提高黄花鱼养殖的成活率,减少损失。我们通常选择体型均匀、健壮活泼、鳞片帆老完整、皮肤有光泽、无内外伤、无疾病的鱼类品种放养,使鱼类种群得到统一管理。鱼类放养我们需要在放养前对鱼类进行消毒,因为购买的鱼类可能携带一些有害物质,如寄生虫和细菌。如果直接放养,不仅会污染水体,还会影响鱼类的生长。通常我们把鱼种放在福尔马林里半个小时左右,然后捞出放在清水里养一天左右,最后放在笼子或者池塘里养。饲养管理黄鱼主要以冻鲭鱼和人参为食。饲养时需要先将饲料解冻,然后做成肉末,再用一些特殊的鱼饲料在固定的地方喂养。

同时还可以适量喂一些小鱼、虾、扇贝肉,让黄鱼在生长过程中营养均衡,不会营养不良。正常情况下,新放养的黄花鱼要尾两次,即各喂一次。大的时候可以慢慢增加食量。日常管理黄花鱼的日常管理很重要,对水质要求有点高。如果采用池塘养殖,必须换水,并不时清洗池塘进行消毒灭菌。在网箱养殖中,喂食后只能捞出剩余的食物残渣,然后可以不时清理网箱上的淤泥和污垢,并进行消毒灭菌。其次,注意水深。网箱养殖需要在养殖场设置赤潮报警器,这兆轿数样可以及时调整网箱的深度,而池塘养殖需要换水,换水后保持在两米深就好了。最后是病虫害防治。一些增强抵抗力的药物可以混合在饲料中。发现患病鱼类时,应及时捞出隔离治族首疗,同时对鱼群进行疾病预防。

想要养殖黄花鱼,黄花鱼养殖有什么经验呢?

黄花鱼作为海鱼,在以前都是野生捕捞。但是随着捕捞量的加大,野生黄花鱼资源遭到破坏,因此人们开始尝试人工养殖黄花鱼。人工养殖黄花鱼很困难,最主要的是采用网箱养殖。购买的鱼种,进入网箱前要进行搜者仔细挑选,一定要选择大小均匀、健壮活泼、鳞片完整的鱼。此外,还要对其进行消毒处理,避免携带病菌和寄生虫。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想要养棚搜殖黄花鱼,黄花鱼养殖有什么经验呢?

1.养殖准备

由于黄花鱼是比较难养的,所以在养殖前就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如果是采网箱养殖的话,那么就要按照黄花鱼的规格来布置网箱,通常是网箱中的水深为四米左右,其次就是为了避免黄花鱼出现擦伤,最好是选用材质比较柔软的网箱进行养殖。如果是采用池塘养殖的话,那就需要选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并且要对池塘进行消毒,水神保持在两米左右即可,最后就是还需要准备好供氧设备以及调节水质的设备等,一切准备周全之后就可以正式养殖了。

2.养殖池塘

池塘要求平均水深在3m以上,深一些更好。换水条件要好,每潮汛的15天里,要求有12天以上均可换水的。池塘大小以15亩左右为宜。池塘在放养鱼种前要进行进行严格的清淤与消毒。为顶防池塘渗漏而引起水位下降,或人们汛期间无法换水而引起水质恶化,要配备相应大小功率的抽水设备,养殖池最好选择在淡水源的地方,以便链漏历调节水质。

3.环境管理

越冬场所周围环境要保持安静,以避免噪音声干扰。不要随意搅动池水,检查操作也要细心行事,避免越冬鱼受惊四处乱窜,消耗体力,增加耗氧,擦伤皮肤,感染疾病。由于塑料大棚的提温和保温作用,尽管有时棚外气温很低,但整个越冬期大棚内水温基本上在10℃以上,最高可达20℃,大黄鱼吃食正常,越冬期大黄鱼略有生长。

上一篇:矾根的扦插方法如下 矾根会越长越多吗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