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百科
大黄鱼,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又名黄鱼、大王鱼、大鲜、大黄花鱼、红瓜、金龙、黄金龙、桂花黄鱼、大仲、红口、石首鱼、石头鱼、黄瓜鱼,为传统“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之一,是我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
目录
1.生活习性
2.形态特征
3.分布范围
4.养殖技术
5.营养价值
生活习性
大黄鱼为暖温性近海集群洄游鱼类,主要栖息于80米以内的沿岸和近海水域的中下层。平时栖息较深海区,4-6月向近海洄游产卵,产卵后分散在沿岸索饵,以鱼虾等为食。产卵鱼群怕强光,喜逆流,好透明度较小的混浊水域。黎明、黄昏或大潮时多上浮,白昼或小潮时下沉。成鱼主要摄食各种小型鱼类及甲壳动物(虾、蟹、虾蛄类)。生殖盛期摄食强度显着降低;生殖结束后摄食强度增加。幼鱼主食桡足类、糠虾、_虾等浮游动物。
大黄鱼能发出强烈的间歇性声响,同时对音响也很敏感。它的主要发音器官是鳔及其两侧的声肌。当声肌收缩时,压迫内脏使鳔共振而发声。在生殖季节鱼群终日发出咯咯、呜呜的叫声,声音之大在鱼类中少见。这种发声一般认为是鱼群用以联络的手段,在生殖时期则作为鱼群集合的信号。中国渔民早就以此习性判断大黄鱼群的大小、栖息水层和位置,以利捕捞。
大黄鱼对溶解氧的要求较高,一般在4mg/L以上,幼鱼的溶解氧临界值为3mg/L左右,稚鱼则在2mg/L左右,所以人工育苗尤其在养成中特别要注意保持溶氧在5mg/L以上,否则易造成缺氧浮头导致死亡。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体长约40-50cm。金黄色。尾柄细长,长约为高的3倍余。鳞较小,背鳍起点至侧线间具8-9行鳞。头较大,具发达粘液腔。下颌稍突出。侧线鳞56~58,背鳍起点至侧线间具鳞8~9枚。背鳍具9~11鳍棘,27~38(一般为31~33)鳍条。臀鳍具2鳍棘,7~10鳍条,第2鳍棘等于或稍大于眼径。体黄褐色,腹面金黄色,各鳍黄色或灰黄色。唇橘红色。鳔较大,前端圆形,具侧肢31~33对,每一侧肢最后分出的前小枝和后小枝等长。头颅内有2块白色矢耳石。椎骨26~27个,有时25个。
分布范围
大黄鱼分布于黄海中部以南至琼州海峡以东的中国大陆谈渗近海及朝鲜西海岸。雷州半岛以西也偶有发现。中国沿海的大黄鱼可分为3个种群:①南黄海—东海地理种群(第一地理种群)。分布于黄海南部至东海中部,包括吕泗洋、岱衢洋、猫头洋、洞头洋至福建嵛山岛附近。②台湾海峡—粤东地理种群(第二地理种群)。主要分布在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和南海北部(嵛山岛以南至珠江口)。这一种群又分为北部和南部两大群体。③粤西地理群(第三地理种群)。主要分布于珠江口以西至琼州海峡的南海区。
养殖技术
大黄鱼的成鱼养殖,目前有网箱、围网与土池等多种养殖模式,均取得明显效果与较好的经济效益,这里介绍大黄鱼的网箱成鱼养殖。
大黄鱼养成阶段的网箱设置与鱼种培育阶段的要求基本相同,只是网箱的规格与网目大小随着鱼种的长大而改变。养成网箱的深度,一般在3.5米~4.0米间,网眼大小在20毫蔽液米~60毫米间。为避免鱼体擦伤,网衣材料选择质地较软的结节网片为好。
鱼种放养
1.鱼种的选择
放养的鱼种应选择体型匀称、体质健壮、体表鳞片完整、无病无伤的。同一网箱中放养的鱼种规格,要求整齐一致。计划当年达到400克以上规格的网箱,放养的鱼种规格要在100克左右。
2.鱼种的运输
鱼种的运输方法有活水船、活水车、鱼篓、水箱、塑料袋充氧等多种方法。而作为生产性的批量长途运输,以活水船运输为佳。运输鱼种一般在水温降到18℃~16℃时的秋末,或水温上升至13℃以上时的春季进行为好。发病期间或饱食后的鱼种不得启运。活水船运输要选择暖和且风小的天气进行。运输时间超过24小时以上的活水船运输参考密度为500尾/立方米(规格75克),即40千克/立方米左右。以其他水体运输的密度,要比活水船运输密度小得多。
3.鱼种的放养
流急海区的网箱,鱼种放养应选择在小潮水期间。鱼种运达网箱区后,可结合捞鱼装桶与倒进网箱的时间间隙,用高浓度的抗菌素和加入适量福尔马含并脊林的淡水溶液对鱼种进行浸泡消毒。使用封闭式水体运送鱼种的,在入箱时,要避免水温等条件的突变。可以采用在运送水体中加入网箱区海水的办法进行短暂的过渡处理。鱼种的放养密度根据网箱内水流畅通情况及鱼种的规格来决定。参考密度为75克大小的为25尾/立方米左右,收获前的密度为12尾/立方米~14尾/立方米,即6千克/立方米~7千克/立方米。
营养价值
大黄鱼肉质较好且味美,松鼠黄鱼为筵席佳肴。大部分鲜销,其他盐渍成瓜鲞,去内脏盐渍后洗清晒干制成黄鱼鲞或制成罐头。鱼鳔可干制成名贵食品鱼肚,又可制黄鱼胶。大黄鱼肝脏含维生素A,为制鱼肝油的好原料。耳石可作药用。
1.黄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体质虚弱和中老年人来说,食用黄鱼会收到很好的食疗效果
2.黄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能延缓衰老,并对各种癌症有防治功效。
食疗作用
黄鱼味甘咸、性平,入肝、肾二经
中医认为,黄鱼对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有良好疗效。
养黄花鱼的方法如何养黄花鱼
1、前期准备: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开始黄花鱼的人工养殖的必要前提。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除了采取一些养殖塘的选址、建造工作以外,还需要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一般建议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可以有效避免药性残留。另外,尽量选择在靠近水源的地方进行人工养殖,一边提供更好的换水处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在池塘内安装富氧机。
2、物种选择:选择优良的物种是保障黄花鱼成活率的重要依据,可以借鉴他人的养殖经验,选择品种口碑较好的黄花鱼进行养殖。对于那些营养不良的品种,不要大胆尝试,否则会得不偿失。
3、鱼苗投放:鱼苗投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对于黄花鱼来说,有些步骤甚至有些困难。在投放鱼苗前,首先需要观察池塘的水位,水位不宜过深。同时还需要注意天然饵料的丰富程度,因为鱼苗不具备很强的人工饲料摄食能力,前期主要依靠池塘的浮游生物为食,丰富的天然饵料能够有效提高鱼氏锋李苗的存活率。最后则需要注意鱼苗的消毒处理,避免细菌引发疾病造成鱼苗死亡。
4、日常管理:日常管理中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饲料的管理,在饲养黄花鱼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其生长阶段的变化选择合适的食物。选择饲料时,也应考虑其正常的歼迟生理需要,然后选择合适的饲料。另外,还需要了解一些日常的管理知识,特别是对于池塘,应该观察三次一天。每次我们需要看到黄花鱼的正基友常增长状态。如果存在不利的增长环境,我们需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黄花鱼的市场需求旺盛,黄花鱼什么季节养殖最合适?
到了夏天,气温会持续上升,一些农民想继续养鱼,特别是大黄鱼,肉好吃,市场上卖的好,长的快。那么高温季节应该怎么养呢?当温度相对较高时,它们会选择在笼子里繁殖,这将有助于它们轻松生长。但是在使用线上繁殖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以免增加它们的死亡数量。
首先,在喂养它们时,我们必须严格控制那些饲料。对于已经变质的,一定要扔掉。夏天因为温度比较高,那些冷冻饲料最容易变质,不要用那些饲料喂它们。我们可以取出他们的冰块,然后进行加工。对于那些用福尔马林浸泡过的饲料,千万不要给它们喂食。买的时候选择那些比较正规认证的饲料,检查保质期,根据生长情况喂养。喂食量大约是它们消耗量的60%到70%。如果是冰鲜鱼饵,大概是它们重量的4%到4.5%。投料量尽量不要超过标准线。
其次,要防止它们因为突然缺氧而大量死亡。当温度相对较高时,它们很容易消耗水中过多的氧气。因为笼子里的溶解氧不高,很容易被低压控制。这时氧气会迅速减少。一旦供氧不足,他们就会成批死亡。所以在那些密集的地方,一定的空缺是必须要分开的。并且让他们沿着一条水流留出一排箱子,这样的好处是增加了水流的顺畅。我们也可以放一些增氧设备来加强他们的巡逻,尤其是在午夜到凌晨这段时间,氧气含量相对较低,所以我们必须密切关注。
在繁殖的过程中,由于它们的鳞片容易松动脱落,这样会导致细菌容易侵入它们的体内,导致它们生病死亡,或者高温条件下会出现寄生虫。寄生虫出现的时候会有压力,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会很早死亡。所以在给它们喂食之前,要用一些多维度的方法来增强它们的体质,尽量在天气好凉爽的时候做,消毒的时候不要大量操作,注意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最后,要及时观察它们的发育状况,如果发生疾病,必须立即治疗。特别是当通胃量大的时候,或者被扔进不好的鱼饵里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肝胆综合症。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他们的内脏就会出现一些斑驳的特征,胆囊会变大,肠子里会有一些黄水。生病时,他们可能拒绝吃任何食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该直接给他们药物,而是选择一些新鲜的诱饵,然后将药物注射到材料中。如果它们不吃东西,我们可以先停止给它们喂饵,然后用一些能帮助它们消化的药物和一些颗粒饲料来治疗它们。
如果出现皮肤症状,可能是一些致病菌感染。除了精心治疗之外,我们还需要滴一些消毒剂,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皮肤上的细菌,还需要给他们喂一些多维的东西,帮助他们更好地生长。有的鱼会有一些大的条件,就是里面充血。它们可能在笼子里来回游动,不停地摩擦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以观察自己的眼睛。如果有一些白色的小物体,里面可能有吸血昆虫或者Benedum昆虫,它们会吸附在里面,继续伤害它们。
调整一些敌百虫,放一些消毒剂,大约在网下10到15平方米。这些白色药片可以帮助他们消毒。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直接放入淡水中预防。如果病情严重,可以在盐水里泡几分钟再适应。什么,你知道怎么注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