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缺水
棕竹严重缺水叶梢或边缘会发枯、发干,老叶自下而上枯黄脱落,但新叶生长比较正常。
解决方法:注意浇水时浇足、浇透即可。
2、过肥
棕竹施肥过多或浓度过新叶顶尖会出现干褐色,一般叶面肥厚而无光泽,且凹凸不橘橘舒展,老叶片焦黄脱落。
解决方法:立即停止施肥,严重的用大量清洗冲洗部分肥料。
3、灼黄
强烈阳光直射导致叶梢、叶缘发枯,叶片朝阳部分出现黄斑。
解决方法:移到阴处即可。
棕竹是一种喜高温湿润环境的植物,日常养护时盆土要保持润湿不积水,干旱季节应向棕竹叶面和地面喷水增加环境湿度,这样也可以防止棕竹嫩叶焦枯,阳光强烈的时候要注意遮阴或者将其置于室内光线充足的地方,避免光线不足或过强。
拓展资料:
棕竹病害防治:
一、炭疽病
1、症状
炭疽病为棕竹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棕竹叶片。发病时,棕竹的叶尖或叶缘会出现半圆形或不定形的斑点,呈现黄褐色或灰褐色,当空气过于潮湿时,叶片上会出现朱红色针头大小液点。
2、防治方法
结合冬春修剪,将盆土表面的落叶、杂草清理干净。
发病前期可定期喷施国光银泰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国光多菌灵,百菌清进行预防,发病较轻使用国光英纳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国光必鲜乳油500-600倍液叶面喷雾进行防治,连用2-3次,间隔7-10天。
二、斑叶病
1、症状
棕竹发生叶斑病,初期叶片上会出现黄褐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展成条形斑纹,并汇合成不规则的坏死病斑。最先受害哪兆部位是叶尖和叶片边缘,严重时,叶片萎缩,植株死亡。
2、防治方法
加强管理,不要偏施氮肥,宜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发病初期,可以喷洒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每周一次,连喷3次。
三、腐芽病
1、症状
腐芽病主要危害幼芽和嫩,在开始发病时,未展开的叶片先行枯萎,呈褐色,后下垂。病菌从嫩叶之间蔓延到植株的其他部分,造成植株生长停止,并慢慢腐烂,散发出臭味。该病主要发生在多雨季节,气温20℃至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湿气滞留时间长时易发病。
2、防治方法
平时应加强通风透光,严防湿气长时间滞留叶面。
发病初期,只有少量的病叶感染,及时将病叶和茎摘除,并喷洒多菌灵杀菌,及时通风。
发病严重时,喷洒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李伍租,或1∶1∶100的波尔多液,轮流喷洒叶片,10天一次,连续3~4次。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