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患寄生虫病的概率非常高,高温季节更易发病。虽然患病的黄鳝死亡较少,但生长速度会受到很大影响,从而严重影响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在此,向养殖户介绍一些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
1、棘头虫病
【病症】病鳝的食欲严重减退,或不进食,体色变青发黑,肛门红肿。虫体以吻部扎进肠黏膜内,吸取营养,引起肠壁发炎,严重时可造成肠管堵塞或肠穿孔,引起黄鳝死亡,发病率在90%左右。
【防治方法】
①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或于放鳝种前将池水排干,经太阳长时间曝晒,杀死中间寄主。
②每1千州仿克饲料加鳝虫净5~8克,拌饲投喂,1天1次,发病季节7~10天使用1次。
③每100千克黄鳝每天用90%晶体敌百虫10克拌入蚯蚓或河蚌肉投喂,连喂6天。同时用晶体敌百虫全池泼酒,使池水成(0.3~0.5)×10~6浓度。
黄鳝寄生虫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④用1.5%鱼虫清1号拌饵投喂,3天为1个疗程。
⑤每100千克黄鳝用甲苯咪唑和左旋咪唑0.2~0.3克,拌饵投喂,隔2天后再用同样方法进行一次。
⑥用2毫克/升百虫克溶液浸浴病鳝5~10分钟,用鱼虫灭1号以4%的添加量添加于饲料中,投饲1天。分2~3次投喂药饵,用药前停食1天。
⑦若并发肠炎,应结合抗菌素进行投喂。
黄鳝寄生虫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2、毛细线虫病
【病症】病鳝食欲减退,身体消瘦,时常将头伸出水面,腹部向上或作挣扎状滚动。每年6~9月是黄鳝毛细线虫病的旺发季节,一般以高密度静水养殖的土质鳝池发病居多,而流水养殖的水泥池或砖质鳝池发病较少。发病率为80%左右。
【防治方法】
①冬季干塘,曝晒池底、池壁,鳝种放养前,每立方米鳝池用200克生石灰彻底清塘,以杀死原塘病原。
②流行季节,用0.3毫克/升的晶体敌百虫泼酒全池,每月1~2次。
③每100千克黄鳝用0.2~0.3克左旋咪唑或甲苯咪唑,连喂3天。
④每100千克黄鳝每天用90%晶体敌百虫10~15克均匀拌入饲料投喂,连喂5~7天。
⑤用2毫克/升百虫克溶液浸浴病鳝5~10分钟,用鱼虫灭1号以4%的添加量添加于饲料中,投饲1天,分2~3次投喂药饵,核宏用药前停食1天。
⑥把兽用敌百虫片(0.5克/片)用水浸泡后碾碎按0.1%的量拌饲料使用,连喂6天。
3、蛭病
【病症】水蛭寄生黄鳝头部附改迹册近及鱼体两侧,以吸取黄鳝的血液为营养。病鳝表皮组织受损,引起细菌感染,使病鳝活动迟缓,食欲减退,影响生长,严重时致死。
【防治方法】
①注意在进水时或移植水生植物如水葫芦时,不带入虫源。
②用0.5×10~6晶体敌百虫全池泼酒,第2天更换部分池水后再按原药量泼酒1次,第3天彻底更换池水。
③用3%食盐水或用10ppm硫酸铜溶液浸洗病鳝5~10分钟。
④用5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病鳝半个小时,有较好治疗效果。
生虫病是寄生虫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因虫种和寄生部位不同,引起的病理变化和表现也不同,这种疾病分布广泛,世界各地均可见到,但以贫穷落后卫生条件下的地区多见,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多,那么寄生虫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都有什么呢?
寄生虫病指的是人体内有寄生虫存在的情况。小孩子比较容易患上,现在的寄生虫病主要是蛔虫病、蛲虫病和钩虫病等。小孩子一旦患上寄生虫病就需要积极治疗,不然可能对身体发育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本文将讲一下关于寄生虫病的知识。
一、小儿寄生虫病的症状
1、蛔虫病
(1)幼虫移行引起的症状:蛔虫卵移行至肺使细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肺部出血而造成肺蛔虫病,表现为咳嗽、胸闷、血丝痰、血嗜酸性细胞增多,肺部体征不明显,X线胸片可见肺部点状、片状或絮状阴影,病灶易变或很快消失,称为蛔幼性肺炎或蛔虫性嗜酸性细胞性肺炎,即LOEFFLER综合症。症状1-2周消失。严重感染时,幼虫可侵入脑、肝、脾、肾、甲状腺和眼,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如癫痫、肝大、腹痛等。
(2)成虫引起的症状:成虫寄生于空肠,以肠腔内半消化食物为食。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或多食易饥,异食癖;常腹痛,位于脐周,喜按揉,不剧烈;部分病人烦躁易惊或萎靡、磨牙;虫体的异种蛋白可引起荨麻疹等过敏症状。感染严重者可造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3)并发症:蛔虫有钻孔的习性,在人体不适(发热、胃肠病变等)或大量食入辛辣食物和服用驱虫药物剂量不当等因素刺激下,蛔虫钻入开口于肠壁的各种管道,不仅可引起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而且上窜阻塞气管、支气管造成窒息死亡,亦可能钻入阑尾或胰管引起炎症。
2、蛲虫病
蛲虫感染哥引起局部和全身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肛门搔痒和眨眼不安,因为雌虫的产卵活动引起肛周和会阴皮肤强烈瘙痒,影响睡眠。局部皮肤可因瘙损而发生皮炎和继发感染。全身症状有胃肠激惹现象,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还可见不安、夜惊、易激动及其他精神症状。末梢血见嗜酸性细胞的增老行多。
3、钩虫病
(1)钩蚴皮炎:钩蚴入侵的皮肤处多见于足趾或手指间皮肤较薄处及其他部位暴露的皮肤,可再现红钯点状丘疹或小水泡,烧灼、针刺感,奇痒,数日内消失。搔抓破后常继发感染,形成脓疱,并可引起发热和淋巴结炎。
(2)呼吸道症状:急性钩蚴感染,幼虫移行至肺,穿破微血管,引起炎症细胞浸润及出血,临床哥见咳嗽、血痰、发热、气急和哮喘,痰中带血丝,甚至大咯血。胸部X线检查见肺有短暂的浸润性病变,血嗜性粒细胞增高。病程数日或数周。
(3)贫血:失血性贫下中农血是主要症状。铅含悉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皮肤粘膜苍白、乏力、眩晕,影响小儿体格和智力发育。严重者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
(4)消化道症状:初期表现为贪食、多食易饥,但体重下降。后期食欲下降,胃肠功能紊乱,腹胀不适,异食癖,营养不良等,严重者可出现便血。
不管是哪种寄生虫病,我们都应以预防为主,主要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纠正吮手指习惯,勤剪指甲,婴幼儿尽早穿满裆裤,玩具、用具、被褥要常清洗和消毒。对两岁以下的幼儿要预防不要捡脏东西入口。然后就是三岁以上幼儿最好每年做一次寄生虫检查,以更好的预防治疗。
二、幼儿寄生虫病的治疗方法
处方1
葱白1把、生麻油或菜油1-2匙
【用法】葱白洗净切碎,捣烂绞汁,调入生麻油或菜油1-2匙,空腹服下,每日2次,连服3日即可。
【说明】本方主治由于蛔虫所引起的腹痛。具有驱虫止痛之功效。
处方2
大蒜、凡士林适量
【用法】将大蒜捣碎,调入凡士林,临睡前调于患者肛门四周,第2天,将肛门清洗干净。
【说明】本方主治小儿蛲虫病及其所引起的肛门瘙痒。
处方3
大蒜适量
【用法】以生大蒜绞汁饮用,约数日,即可大量排虫。
【说明】本方主治蛔虫病,如嫌蒜汁辛辣,可加少许黑砂糖调拌饮下。
处方4
大蒜、味噌适量
【用法】二者同烧食,每次2-3片,每天空腹食3回。
【说明】本法适用于驱除蛲虫。味噌即酱汤。
处方5
鲜姜60g、蜂蜜60ml
【用法槐乎】将鲜姜捣汁,与蜂蜜混匀。1-4岁用30-40ml;5-6岁用50ml;7-13岁用50-60ml。分2-3次口服。
【说明】本方主治蛔虫性肠梗阻,具有止呕止痛,温中和胃之功。一般服用1-3天后包块消失,包块消失后可服驱蛔药。使用本方要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肠鸣音若消失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
处方6
大葱50g
【用法】将葱去叶、皮、根须洗净,加水100ml微火共煮烂,用纱布过滤,装瓶备用。可于傍晚或睡前灌肠。4-5岁10ml,7岁15ml。
【说明】本方主要用于幼儿,主治蛲虫病。方中葱可以大蒜代替,但需用水200ml。
处方7
大蒜9g、榧子9g、杏仁4.5g
【用法】将榧子、杏仁研为细末,把大蒜捣烂,用蒜泥将上药制丸,分2次开水冲服。
【说明】本方主治绦虫病。绦虫病是由进食未熟、含有囊蚴的猪肉或牛肉而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中病称作寸白虫”。
1、注意孩子的个人和饮食卫生,每日按要求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卫生,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肠道线虫感染。
2、对于明确有蛔虫感染的孩子还需要予以驱虫治疗,以预防并发症。体内蛔虫较多者,可以每半年驱虫一次。蛔虫等寄生虫有遇温则安”之习性,且孩子在秋天接受驱虫治疗时对因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较易耐受和适应,容易恢复健康。
3、驱虫药物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寄生虫类型,有针对性地选择,也可以选择广谱驱虫药,但具体剂量,要向医生咨询,一般多根据公斤体重计算。驱虫后2-4周要复查大便,如果仍能找虫卵,可重复驱虫治疗。
4、对于两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好避免药物驱虫治疗,因为它们的肝肾代谢功能均不完善,药物可能会对孩子的肝肾产生毒副作用。另外,从肠道寄生虫的特点来看,虫卵大都附着于污染的手或蔬菜、瓜果表面,而寄生虫的感染途径是口,2岁以内的孩子吃蔬菜、瓜果的种类与量较少,接触最多反而是家中的物品和玩具,后者相对较清洁,几乎很少沾染虫卵,所以它们真正需要打虫的机会也少。
上一篇:绿萝浇水后叶子发黄怎么回事儿 绿萝浇水后叶子发黄怎么回事啊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