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金针菇根如何保存方法视频 金针菇根如何保存方法图片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让风吹

怎么养金针菇的根,五步手把手教你养殖

金针菇的口味鲜美,很多人都喜欢吃它,对它赞不绝口,而且营养丰富,有很高的医药价值,最出众地方的就是它可以很好抑制癌细胞。但是,如何使金针菇再生,这也是很多朋友一直思索的问题,其实,想要让金针菇再生,就要做到养好金针菇的根,那么怎么养金针菇的根?做到这些并不难,首先你要挑选新鲜、根部完好的金针菇,切的时候位置要切合适,调配好的营养液,之后是培养,再生和后期护理。

金针菇根的培养方法

1、选根切根

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养金针菇的根,首先选根、切根很重要。在蔬菜超市购买的时候要选取新鲜、根部完好的金针菇,根部最好带些泥土。切掉根部的时候要从金针菇下方较硬,颜色偏深的部位开始切断,而金针菇生长比较紧密的地方可以多切一点,切好的金针菇根部用塑料袋装谈颤好,放在一边备用。

2、调配营养液

首先,要准备好一个种植容器、水、小苏打。金针菇一般都会长到10公分左右,因此,对容器要求高度尽量高一点,不需要太大,以保证后面的生长空间足够,这样我们找尺侍敬平常用的碗就足够了。在碗中先放入两到三勺的小苏打,如果家中没有小苏打可以用食用碱代替。加入适量的水,加的水量到根系的一半高度即可,然后将小苏打与水搅拌均匀,使其完全混合,这样,我们的培养液就调制成功啦!

3、培养

我们在碗中放少许几张湿巾纸或者化妆棉,然后把切好的根部放进去,用保鲜膜把碗口封住放在阴凉潮湿的地方即可,把温度始终保持在5~10℃。接下来我们只需慢慢等待观察即可。

4、再生

金针菇用不了多久就会自行生长出,当我们观察到金针菇长到要冲出碗口保鲜膜的时候就把保鲜膜揭下,以免妨碍了生长。

5、后期护理

金针菇是腐生真菌,只能通过菌丝从现成的培养液中吸收营养物质。培养中,培养液的选择对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金针菇较陵慎耐低温,所以在对其进行后期生长养护的时候尽量保持在30℃以下,但温度也不要太低,尽量保持在5℃以上。

水分上面,培养液的含水量要求保持在65%~70%,空气湿度保持在90%左右。金针菇生长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周围空气新鲜,保证氧气充足,不能有光照,保持黑暗即可。

结语:只要根据以上的方法,就可以养好金针菇的根,还可以使自己的金针菇随时都可以再生长。希望大家都可以培育出属于自己的金针菇。

金针菇的最佳储藏方法

金针菇的最佳储藏方法:盐水浸泡保轮纯存、真空冰箱冷藏、散装吸水保鲜、冷热交替泡再冷藏、塑膜真空包装。

1、盐水浸泡保存,新鲜的金针菇可将根部剪掉后,在淡盐水中浸泡10分钟,沥干后再冰箱冷藏保存,这样可以保存一周左右。

2、真空冰箱冷藏,买回时的金针菇如果是真空包装又不会立即食用的话,可以直接放入冰箱冷藏保存,可以保存3~4天。如果是真空包装打开过的还剩一些金针菇需要保存,则可以用原包装包好以后,在真空包装表面,戳几个小洞,以保持空气流通。

3、散装吸水保鲜,如果买回来的是祥陆散装金针菇,可以把金针菇先放在纸巾上吸掉多余水分,然后用保鲜膜包裹后放入拉链袋密封、冷藏保存。散装金针菇也可以用报纸包好以后放入冰箱的保鲜柜中保存。报纸的透气性更好,而保鲜柜可以防止金针菇水分过度蒸发。

4、冷热交替泡再冷藏,用热水烫一腊宴咐下,在放在冷水里泡凉,然后再冷藏,可以保持原有的风味,0℃左右约可储存10天。金针菇是适合低温生长的一种菌类,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保存的时间会长一些。

5、塑膜真空包装,塑膜真空包装,采用聚丙烯塑料膜包装,用高频抽气机密封,低温保藏,在1℃环境中可保鲜20天,7~8℃保鲜10天。

金针菇怎么保存时间长

1、冷藏保存

可以直接用厨房用纸包起来,放入冰箱冷藏保鲜,厨房纸可以起到吸收冰箱的冷凝水,最少可以保存7-10天,方法简喊姿陆单又方便。

2、冷冻保存

金针菇如果实在需要保存更长时间,可以用水放盐焯一下,滤干水份后放在冰箱的冰冻层,可以放1-2个月,当然口感没有新鲜的好。

3、保鲜袋保存

天气比较凉的情况下,可以把金针菇放在常温下保存。当然并不是直接放于地上,而是需要放入保鲜袋当中,那么由于天气比较凉,室内外的温差有一些大,所以有可能会起水雾,因此需要在保鲜袋上面扎上几个孔,保持它的透气透水性,这样在常温下通风处可以保存上3~5天。

4、盐水浸泡后保存

新鲜的金针菇在常温下非常容易腐败,主要是因为金针菇属于菌类,在采摘的时候,上面会有很多的微生物,很容易发生变质腐烂,因此可以用适量的册神盐水把金针菇浸泡一下,然后再用吸水纸把金针菇表郑顷面的水分吸干,放入到冰箱冷藏就可以了。用盐水经过的金针菇冷藏的时间会更久,一般一周左右。

上一篇:冬天白菜种植的方法有哪些 冬天白菜种植的方法是什么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