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羊肚菌种值技术 羊肚菌种的配方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人不死终将出头

羊肚菌菌种配方?

一种羊肚菌菌种的培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母种的制作及培养
①制作母种培养基:将250g土豆,30g琼脂,25g和3g放入2000m1
的水中加热,直至琼脂完全煮化即得母种培养基;
②培育母种:取所述母种培养基200ml装入300ml的试管中,用棉花塞住管口,将所述试管放在125℃的高压灭菌锅内灭菌1.5h冷却至室温后,将所述试管放入密封的无菌接种箱中,每个试管中接入1cmX1cm的菌丝后,置于20℃培养箱中,直至生长成母种。
在步骤(1)中,土豆需要预先放入水中煮半小时,之后将其捞山,再与琼脂、葡萄糖、维生素B一起放入水中煮,直至琼脂煮化,将煮好的培养基放在试管里,等凝固之后,再用棉花寒住试管的管口。进行母种的培育时,在将试管放入接种箱之前,还需要用75%的酒精擦拭试管,对试管的外壁进行洒精消毒。
在将试管放进无菌接种箱内时,还需要将用于接种的下其一同放进接种箱的,如:托盘、酒精灯、打火机、器颤基哪皿、接种钩、镊子等一起放入接种箱内进行消毒处理.对于接种箱内的消毒处理,可以将装有和甲醛混合物的被子放入接种箱内,消毒时保证接种箱的密封。
(2)原种的制作及培养
①制作原种培养基:以质量分数计,取小麦80%、木销10%和10%,将所述小麦煮熟后捞出,与所述木销和麦数搅拌均匀,水分控制在60-80%,装入培养瓶中,瓶口用棉花塞住,将所述培养瓶放在火菌锅里火菌后,100℃下保温6小时,取出冷却后即得原种培养基;
②培育原种:将所述培养瓶和装有母种的试管放入接锋厅种箱中密封半小时后,再将试管中的毋种接入到所述原种培养基的培养瓶中,保持温度20℃即可。
(3)较培中的制作及培养
①制作栽培种培养基:以质量分数计,取小麦75%煮熟后捞出,放入15%木销、
5%麦麸和5%泥上搅拌均匀,含水量60%-80%.装入袋中封口,将所述聚丙烯袋放在灭菌锅里灭菌.常压100℃下保存4小时,取出冷却至室温:
②培育栽培种:将所述聚丙烯袋和原种培养基的培养瓶置于接种箱中密封半小时后,再将步骤(2)培养的原种接入到所述聚丙烯袋巾,在20℃环境下培养15-20天可获得栽培种。
在上述的步骤(1)之前,还需要采集新鲜的羊肚菌子实体茄码,将子实体切成直径
2-3mm的菌块,取经过高压灭菌的PDA培养纂,将所述菌块放在PDA培养基上,将所述PDA培养基置于20℃的培养箱中,,可获得菌丝。

羊肚菌栽培料的配方是什么?

羊肚菌栽培料配方是:

1、优质干净的杂树木屑28%。

2、小麦41%。

3、26.5%。

4、石灰4.5%。腔皮

5、微生物营养液0.5%。

选和高好配料后要分别将杂树木,花粉碎成片状,小麦浸泡3-4天。最后将粉碎好的片状物铺于地面,再将浸泡好的材料铺上去,浇入20%清水,放入搅拌机中搅拌即可。

简介

它是世界公认的著名珍稀食药兼用菌,其香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和有机伍棚差锗,在美国被称为“陆地鱼”,一直被欧美等国家作为人体营养的高级补品。

羊肚菌的种植方法栽培技术

羊肚菌的种植方法是配制养料、接种培育;栽培技术是配制土壤。

一、羊肚菌的种植方法

1、配制养料

种植羊肚菌要使用木屑、面筋、磷肥、石膏、腐殖质配制养料,然后将养料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后放入装有清水的锅中,加热蒸煮三小时,起到高温灭菌的作用,再将袋装养料放在阴凉处晾至常温。

2、接种培育

灭菌羡困册完成后,可以向袋装养料的两端接种羊肚菌的菌丝,然后将接种完成的培养料放在25度的环境中,定期喷洒水雾,等待菌丝长满菌袋后,放入大棚或温室中,维持湿度和温度不变,一个月后子实体就会长出。

二、羊肚菌的栽培技术

羊肚菌对土壤的要求较高,想要成功养护植株,需要用75%木屑、20%、1%麸皮磷肥、1%石膏、3%腐殖土等混合配制养土,保证土壤酸碱度为6.5-7.5之间,有利于羊肚菌生长发育,此外土壤要消毒后再使用。

羊肚菌的养护管理

羊肚菌对温度较为敏感,养殖羊肚菌时,如果环境温度低于10度,或者高于30度,就会对植株的生长造成影响,使得羊肚菌的菇盖变得瘦小,需要将菇房内的温度控制在12-18度之间,维持羊肚菌正常生长。

羊肚菌喜光,但是不耐强光,养殖羊肚菌时,如果光照过于尺行强兄宏烈,就会导致植株被晒伤,而如果长期无光照,就会导致羊肚菌生长不良,需要在菇房上覆盖遮阳网,为羊肚菌提供散射光照,使其快速成熟。

在出菇期养护羊肚菌时,需要保证菇房内通风透气,可以在每天早上的时候打开窗户,使室内的空气流通,让羊肚菌有约为2小时的通风时间,而且要向羊肚菌撒一层草木灰,为其补充养分,使植株的产量提高。

上一篇:广东白菜什么时候种植最好 广东大白菜的种植时间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