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仙客来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仙客来的种植方法及养护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后藤真希

仙客来什么时候播种呢?仙客来的种植方法是什么?

在众多花卉中,在什么时候播种?仙客来最多能种几年?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仙客来播种时间

仙客来花卉植物,它的播种时间最好是在每年的2月到5月份,这是一个时间段,另外是在每年的8月份到10月份这三个月,这两个期间内播种的仙客来种子,发芽出苗率比较高,植株的长势也会最好。

当然播种仙客来种子也要有一些方法,比如首先应该选择一些饱满核蠢锋的仙客来种子,但是种子也不能太大,然后将它们用清水洗净,放在溶液中浸泡,10~15分钟进行消毒处理,接着把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这也算是催芽的过程。

二、仙客来种植方法

1、适宜阳光

仙客来是中光照的植物,对于光照的要求比较的严格,在生长阶段需要保证好充足的阳光,可以接触长日照光的照射。到了夏季的时期,此时处在休眠阶段,应该避开直射阳光,做好避雨的措施。

2、微酸土壤

仙客来的根部档伏属于肉质根,耐不住水湿的生长环境,养护的土壤需疏松一些,还要富含有机质,可以用泥炭和按照2:1的比例混合。

3、温度范围

仙客来适宜的温度大约20℃左右,耐不住,要是夏季达到28-30℃,它就会进入到休眠状态。冬季也不能过于寒冷,处在花期的时候,温度不能低于10℃。

4、水分施加

仙客来是属于喜欢湿润,但是害怕水涝的植物,每天保持好微湿的状态就可以,不能施水过多。

5、肥料施加

它属于喜欢肥料补充的植物,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是需肥量最多的时期,可以追施一次沃叶水溶改晌肥料,肥种不能适应氮元素过高的。

仙客来怎么种植,栽种时间和方法

仙客来种植时间
种植仙客来种子的时候,在春季和秋季比较适合,春季的话一般是选择在2-5月份进行,秋季的话一般可以在8-10月份进行。
仙客来种植方法
仙客来在播种前要进行浸种催芽,用冷水将种子浸泡一昼夜然后种子萌动后即可播种,将种子播种在容器内,然后铺一层薄土,等到出苗后移栽到土壤中。
刚买回来的仙客来怎么种
刚买回来的仙客来要对其整体状况进行检查,最州盯侍好给它一个适应新环境的周期,不要急于换盆。如果花盆破裂或者花盆太小,可以考虑在3天之后再册吵进行更换,更换后记得浇一次透水。
仙客来怎么养长得快
1、适宜阳光:仙客来是中光照的植物,对于光照的要求比较的严格,在生长阶段需要保证好充足的阳光,可以接触长日照光的照射。到了夏季的时期,此时处在则旦休眠阶段,应该避开直射阳光,做好避雨的措施。
2、微酸土壤:仙客来的根部属于肉质根,耐不住水湿的生长环境,养护的土壤需疏松一些,还要富含有机质,可以用泥炭和珍珠岩按照2:1的比例混合。
3、温度范围:仙客来适宜的温度大约20℃左右,耐不住高温天气,要是夏季达到28-30℃,它就会进入到休眠状态。冬季也不能过于寒冷,处在花期的时候,温度不能低于10℃。
4、肥料施加:仙客来喜肥,在春秋季的时候属于生长期,需肥量多,可以追施一次肥料。
仙客来盆栽养殖注意事项
仙客来种植土壤要保持中性,夏季要记得遮光;浇水时不能积水,以免烂根;施肥一定要稀释,要勤通风,避免过于闷热滋生病虫害。

仙客来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及花期

养殖数芦方法:可将泥炭土和珍珠岩混合制作成栽培的基质;水肥管理,发现土壤干燥后需及时浇水保湿,并每隔10~15天施加一次稀释后的液肥;光温管理,需将其放置到光线明亮的环境下养护,每隔10~15天施加一次稀释后的液肥。

仙客来的养殖方法

1、土壤条件

仙客来的根系较为细弱,属于肉质根,需选择疏松肥沃、排水透气性较强的土壤作为栽培的基质,配土时,可将泥炭土和珍珠岩按2:1的比例混合制作成栽薯冲带培的基质,并掺入适量稀释后的有机肥来提升土壤的肥力。

2、水肥管理

仙客来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在生长期间需保证盆土处于湿润的状态,每次浇水需采取见干见湿的方法,需等到盆土完全干透后再适当浇水。在生长旺盛期时,需每隔10~15天施加一次稀释后的液肥。

3、光温条件

仙客来适宜生长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生长,日常需将其放置到光线明亮的环境下养护,若缺乏光照,会使得叶片出现徒长发黄的状况。此外,在仙客来生长期间,需将室温控制在20~25℃之间,冬季需将室温稳定在10℃以上。

养殖仙客来的注意事项

注意在日常养护仙客来时,还需做好病害防治工作。需及时清理掉病叶以及落叶,并判哗每隔半个月喷洒一次多菌灵溶液,以减少病菌的滋生。此外,还需每隔1年换一次盆,并保证环境的通风透气,使植株能够健康的生长。

仙客来的花期

仙客来的花期在每年12月,花期也可能提前至11月,到次年2~3月才会凋谢,能持续开放5个月左右。在仙客来开花期间,需将其放置到光纤明亮的环境下养护,以延长开放的时间。

上一篇:竹芋叶子下垂什么原因造成的 竹芋叶子下垂什么原因呢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