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绿萝吊兰叶子能吃吗有毒吗 绿萝吊兰叶子能吃吗图片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起风了的歌词

绿萝有毒吗

绿萝的汁液含低毒,不过只要不食用对身体并无影响。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滴水观音有毒,其实绿萝和滴水观音一样,都属于天南星科,其有毒的部分,主要还是在其汁液方面。其实绿萝这种植物有毒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不过只要不食用绿萝的汁液,并不会带来中毒。

扩展资料:

叶柄长8-10厘米,两侧具鞘达顶部;鞘革质,宿存,下部每侧宽近1厘米,向上渐狭;下部叶片大,长5-10厘米,上部的长6-8厘米,纸质,宽卵形,短渐尖,基部心形,宽6.5厘米。成熟枝上叶柄粗壮,长30-40厘米,基部稍扩大,上部关节长2.5-3厘米、稍肥厚,腹面具宽槽。

叶鞘长,叶片薄革质,翠绿色,通常(特别是叶面)有多数不规则的纯黄色斑块,全缘,不等侧的卵形或卵状长圆形。

先端短渐尖,基部深心形,长32-45厘米,宽24-36厘米,I级侧脉8-9对,稍粗,两面略隆起,与强劲的中肋成70°-80°(-90度)锐角,其间II级侧脉较纤细,细脉微弱,与I、II级侧脉网结。

绿萝属阴性植物,喜湿热的环境,忌阳光直射,喜阴。喜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微酸性的土壤。越冬温度不应低于15℃。

绿萝是阴性植物,喜散射光,较耐阴。它遇水即活,因顽强悉高行的生命力,被称为“生命之花”。蔓延下来的绿色枝叶,非常容易满足。

室内养植时,不管是盆栽或是折几枝茎秆水培,都可以良好的生长。既可让其攀附于用棕扎成的圆柱上,也可培养成悬垂状置于书房、窗台,抑或直接盆栽摆放,是一种非常适合室内种植的优美花卉。

该病菌多危害叶片中段,也可危害花朵。初时,病部出现湿性红褐色或黑褐色睁哗小脓疱状斑点,斑点周边有褪绿色晕,扩大后,呈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斑块,边缘为黑褐色,内部为黄褐色。

并有由暗色斑点汇聚成的带环状斑纹。由于它的斑色黑褐,因而也被称为黑斑病或黑褐病。株生长期内可重复侵染。

防治方法:

1、能防治炭疽病的农药很多,如代森锰锌、多菌灵、托布津、炭特灵等,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2、德国产的“施保功”念陵1500倍液为治疗炭疽病的特效药。

参考资料:

如何养好白边吊兰(绿萝吊兰怎么养)

1、施肥适量、吊兰施肥的次数不宜太多、两三周一次就可以了,施肥过多会影响吊兰的生长,花纹也会变色。

2、及时杀虫、发现吊饥祥兰长虫时要及时杀虫防止虫子危害植物。

3、不要多度浇水、不管什么植物浇水过多都会使植物叶子变黄、枯萎、浇水不要太频繁。

4、定期给吊兰松土、防止吊兰烂根、叶子枯黄、养殖吊兰时需要在通风的环境下,吊兰才会长得好。

5、温度适宜、适合吊兰养派团殖的温度在15°以上、冬季寒冷时可将吊兰放在室内养殖。

6、注意遮尘肢橘阴、吊兰在室内养殖时不能长期直晒太阳、需要阳时可以为吊兰遮挡一部分光线。

绿萝怎么养才能爆盆?

绿萝是我们家经常栽培的盆花。不仅容易养,还容易长成一锅。拦梁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可以爬到窗户上制作观赏性的悬挂绿植。但也有花友把绿萝放在水里,水培绿萝。但是很多情况下,它长得不如土培好,甚至会死掉。今天你让绿萝在水培里长得这么好,花痴就给你送花。
1.扦插枝条的选择
绿萝本身就是一种爱觅食的花绿植。如果长得好,树枝本身就可以在空气中生根发芽。所以我们在选择树枝的时候,要选择粗的树枝,最好是有气生根的。扦插时更容易生根发芽,留1-2枝为宜。
2.容器选择
绿萝作为观赏性绿植,长势良好,有些还是爆棚的,所以一定要选择稍咐衡羡微大一点的容器,玻璃容器最好,因为不仅能看叶子,后期还能看根。花瓶、高脚杯、烧杯、鱼缸等透明容器。玻璃容器可以选择,但是一定要选高度大一点的,因为绿萝容易挂下来。
3.水和肥料需求
种植绿萝对水的要求不太高,只要是我们能正常饮用的水就行,但必须在室内保持24小时才能使用。刚开的时候,2-3天勤换水为宜。当你在等待根生长的时候,你可以一周换一次水。营养最好用营养液,半个月到一个月一次,或者看到页面不是很绿的时候一次。
4.照明要求
绿萝对光的要求不太高,只要有散射光就行,(我个人的理解是没有直射光,但有阳光)。只要有光,绿萝的叶子就可以舒展。要想绿,还是有足够的散射光。记住不要把它放在黑暗的地方,因为衡拍这会导致树枝长得很长,但叶子太小,无法欣赏。
5、日常维护技巧
日常生活中,根系一定要清理干净,因为容易烂根,影响整株植物的生长。这就需要我们及时把烂根剪掉,然后用消毒液浸泡,用高锰酸钾1:2000稀释,如果太稠,植物会被烧死。
罗喜爱温暖湿润的环境,所以夏天要每天给叶子喷水,最好早晚各一次,这样可以保证空气中的湿度,让叶子更绿。
冬季要保证温度在10度以上才能安全过冬,温度不能过低造成根系损伤,不利于第二年的生长。

上一篇:喷喷香叶片发黄 喷喷香叶子发黑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