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树林里面没有风,可是树叶却在动。并且里边有鸟的味道。
很多时候在树林里过夜的鸟儿总是成群结队的,特别是在黎明的时候,所有的鸟都在抖动着自己的羽毛,这样就形成了鸟的气味。
原文: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hūtuó)河岸的袭游一片树林边走过。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的树林,上上下下的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着。并没有看见一只飞鸟,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我茫茫然地望着宁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父亲指着一棵树的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动着的那几片叶子。“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了鸟。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味的草配禅和木气,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鸟也有气味?”“有。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黎明时,所有的鸟抖动着浑身的羽翎,要抖净露水和湿气。每一个张开的喙(读huì鸟嘴)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鸟要准备唱歌了。”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父亲说。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培盯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扩展资料:
课文生动地讲述了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表达了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树林是鸟儿的家,是它们生活、栖息的乐园。课文开篇就点明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接着回忆春天的一个黎明,父亲判断滹沱河岸一片树林里有很多鸟。
并与我在树林里谈论关于“鸟味”“鸟最快活的时刻”和“最容易被打中的时刻”等问题,最后表达“我”为父亲不是猎人而高兴的心情。
父亲对树林和鸟多么熟悉,多么了解,他能从浓浓的草木气中闻出鸟的气味,他知道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他也知道鸟最危险的时刻……他不只是“我”的父亲,还是鸟的“父亲”。父亲的谈话不仅是在对我说,更是在与树林和鸟谈话,是人对大自然的一段真情告白!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