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是什么植物
粽叶常见的为箬叶、芦苇叶、荷叶、芭蕉叶、槲树叶。
1、箬叶:箬竹的叶片,这种植物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分布,所以在南方地区,大多人都会选择这种植物的叶片来包粽子。箬竹的叶片四季常青,而且比较宽大,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家居绿化植物,而且还能够作为经济作物。铅庆橘
2、芦苇叶: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北方地区也比较地常见,它的茎可以用来编成芦苇席子,而且还可以用来造纸等,在少有宽大差闭竹子叶的北方,芦苇叶就是人们常用的粽子叶。
3、荷叶:常见的水生植物,叶大如盖。无论是华北、江南还是华南,荷叶是通行南北的粽叶槐团。山东的荷香粽和广东的糯米鸡就是代表。荷香渗入糯米,但野性稍脆是其缺陷。
4、芭蕉叶:芭蕉叶包粽多见于我国华南和西南,还有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菲律宾等地。芭蕉是亚热带植物,苗族、壮族和布依族的五色粽常用芭蕉叶,傣族的“毫糯索”“毫栋贵”也用芭蕉叶。
5、槲树叶:槲叶长好时正逢端午节期,陕西、河南交界山区的“槲包”和“槲坠”、山东半岛的“波罗叶粽子”都是用槲树叶包的,扎好后的粽子呈厚长条状,活像双层枕头。
粽叶是什么植物的叶子?
粽叶禾本科箬竹属植物的叶子,简称箬叶。箬叶,叶片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0-46厘米,宽4-10.8厘米,叶缘生有细锯齿。箬叶原产中国海南岛、中国台湾地区等地。生长于海拔300-1400米的山坡路旁和靠溪流、小河岸边等处。箬叶不仅可以用来包粽子,还可用来加工制造箬竹酒、饲料、造纸及提取多糖等。
箬叶的栽培方法
箬叶盆栽一般多在春季分株繁殖或直接从野外挖掘移栽,移栽时要带土球。为了便于上盆,碧嫌移栽前可将较长的地下茎切断,长度为盆口大小的三分之二,每盆坦枝中栽植2至3株即可。一叶兰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PH值一般在4.5至5.5之间,因此盆栽用土可用6份腐叶土悔信手,2份山灰,2份河砂配成。栽培时先将盆底用粗砂或炭木灰垫上2至3厘米,再加入一些培养土,然后将植株的根系疏散均匀置于盆中,左手提住植株,右手逐渐添人培养土,并轻轻将土摇实。
箬叶上盆后一次性浇透水,置于荫棚下养护。空气干燥时可向叶面和地面喷洒少量水,成活后逐渐增加光照。在夏天应谨防阳光直射,防止叶面灼伤。施肥多用腐熟的饼肥或土杂肥,一般10至15天施一次。北方栽培时,人冬前应移入室内,温度控制在25℃以下,以防室温过高而使叶面失去光泽。
粽子叶是什么植物
粽子叶在我国南方地区一般指的是箬竹叶,是植物箬竹的叶片,属于禾本目、禾本科、箬竹属的植物,是一种灌木状或小灌木滚链明状类植物。粽子叶就是箬竹叶,它是一种阳性竹类,喜欢在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多生长在海拔300-1400米的山坡路旁。
粽子叶植物类别
粽子叶在我国南方地区一般指的是箬竹叶,是植物箬竹的叶片,属于禾本目、禾本科、箬竹属的植物,是一种灌木状或小灌木状类植物。
粽子叶生长地方
粽子叶就是箬竹叶,它是一种阳性竹类,喜欢在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多生长在海拔300-1400米的山坡路旁,多分布于浙江西天目山、湖南零陵阳明山等地。
粽子叶的样子
粽子叶的叶片在植株上稍下弯,形状为长圆状披针形,长度在20-46厘米左右,其先端长尖,下面为灰绿色,有短柔毛覆盖,叶片上的小横脉明显,形成方格状。
粽子叶的作用与用途
1、实用箬竹唤乱的生长快、产量高,除了作为粽子叶外,还可以制作成竹筷、毛笔秆、斗笠、船篷衬垫、防雨用品等产品,用途十分广泛。
2、药用粽大告子叶味甘性寒,入药后有着清热解毒、止血消肿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衄血、尿血、痈肿、小便淋痛不利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