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莲养殖的时候叶子老是自动变黑死掉,是不是叶子不能浸泡在水里?_百度...
睡莲养殖的时候叶子老是自动变黑死掉,不是叶子不能浸泡在水里的缘故。它主要是由真菌所引致的"睡莲叶腐病"。
[症状]:主要危害浮贴水面的叶片,病斑形状不定形,有的呈“S”形,有的形如蚯蚓状,褐色或黑褐色,坏死部后期出现白色皱球状菌丝团,后生茶褐色球状的小菌核,发病重的,叶片变褐腐烂,难于抽离水面。
[病因]:病原为喜水小核菌,属伏困半知菌亚门真菌。菌核球形,椭圆形至洋梨形,初白色,后变黄褐色或黑色,表面粗糙,大小(315~681)×(290~664)微米,外层的深褐色细胞大小(4~14)×(3~8)微米,内层无色至浅黄色,结构疏松,组织里的细胞大小3~6微米。传播途径和发病缺敬念条件:以菌核随病残株遗落在土壤中越冬,翌年菌核漂浮水面,气温回升后菌核萌发产生稿局菌丝侵害叶片,病菌发育适温25~30℃,高于39℃,低于15℃不利发病,夏秋高湿多雨季节易发病。
[防治措施]:①减少菌源,采收时清除病残株,深埋或集中烧毁。②发病初期喷洒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
睡莲为啥只长茎不长叶,叶子看着要出来,就是好久还是这样卷着,然后就黑...
睡镇喊莲只长茎不长叶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光照不足:睡莲是一种需要充足阳光的植物,如果生长环境缺乏光照,可能会导致叶片无法正常生长。
2.水质不良:睡莲对水质要求较高,如果水质不佳,可能会导致根系发育不良,从而影响叶片的生长。
3.肥料不当:睡莲对肥料的需求较高,如果施肥不足或过多,都可能影响叶片的生长。
4.容器过小:如果睡莲种植在过小的容器中,可能会限制其生长,导致叶片无法正常发育。
针对以上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促进睡莲叶片的生长:
1.将睡莲放置在枝陆阳光充足的地方,确保其接受足够的阳光照射。
2.定期更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洁,以促进根系发育。
3.适当施肥,选择适合睡莲的肥料,避免过量或不足。
4.如果睡莲种植在过小的容器中,可以将其移栽猛旅顷到更大的容器中,以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
如果睡莲的叶子已经变黑、烂掉,需要及时将其剪掉,以防止感染其他健康的叶子。同时,可以加强以上的养护措施,促进睡莲的健康生长。
睡莲叶子边缘发黑,逐步坏死,是什么原因?
如果黑点,那是病,用多菌灵等药防治。
如果是黑枯烂,一般是肥害和水质有问题。
栽培要点
【选好栽培土】:睡莲性喜腐殖质丰富、肥沃的粘性土壤。因此,栽培要选用长期淤积在河内或塘内的淤泥为好。
【选择好种茎】:睡莲多采用分株法栽培。种茎选择的好坏,也是栽培成败的关键一环。种用的地下根状茎,要带慧选取生长旺盛健壮、无病岩行搏毒、无损伤、无腐烂,带有新芽的一段,切成6~10厘米长的段块。
【适当浅栽】:种用地下茎如果入泥过深,一是泥土温度偏低,二是氧气贫乏,不利于早生快发,栽培深度一般保持地下茎上的新芽与土面相平为适中。
【光照充足】:睡莲性喜阳光充足、温暖潮湿、通风良好的气候。采取盆缸栽培的睡莲,一定要置于光照充足的位置,让其接受全光照。
主要病害
1.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上出现褪绿的黄色病斑,后期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变褐色并有轮纹,边缘有时有黄绿色晕圈,上生黑色霉层,直径5至15毫米。严重时,病斑连成片,除叶脉外,全叶枯黄。此病是由真菌引起,雨季发生严重,荷塘或盆栽连作,以及氮肥施入过多或夏季水温过高等情况下,病害均很严重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清除病叶。发病较严重的植株,需更换新土粗祥再行栽植,不偏施氮肥。发病时,可喷施75%的百菌清600~800倍液防治。
2.褐斑病危害荷花叶片。在病叶上出现直径0.5~8毫米大小的圆形斑点,呈淡褐色至黄褐色,边缘颜色较深。病害后期,病斑上生出许多黑色小霉点。秋季多雨时发病较严重。病菌多在残体上越冬
防治方法:清除残叶,减少病源。发病严重的可喷施50%的多菌灵500倍液或用80%的代森锌500~800倍液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