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天然草地放牧养羊,不仅可大大降低养羊成本,节省劳力,而且可以增强羊只体质,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经济效益。不同季节,应根据羊的营养状况、牧草、饮水、地势和气候等条件,适当选择放牧的时间、地点及方法。
(1)春季羊群经过漫长的冬季膘情一般都很差,体质也弱,母羊又处在怀孕后期或产羔育羔的重要时期,对营养要求增加。但这时期天然草场却枯草稀疏、青草未萌,气候多变,也正是养羊业的困难时期。因此,这一时期放牧的主要任务是保膘、保胎、保羔羊。
有补饲条件的,应在出牧前给羊补些干草;无补饲条件的,每天可先把羊群则灶赶到阴坡有枯草的地方,然后再放有青草的阳坡。初放青草时,要控制羊群,严防跑青。早春出牧可迟些,归牧衡薯可早些。当天气已暖时,应改为早出晚归,边走边吃,逐渐加大放牧距离,让羊只尽量吃饱。
(2)夏季羊群经过春季放牧,身体逐渐恢复。到了夏季,日暖天长,青草茂密,牧草营养价值高,正是抓膘的好季节。因此,每天早晨待露水干后应立即出牧,尽量做到孙拦扮晚归牧。但夏季天气炎热,蚊蝇多,应选择高燥、凉爽、饮水方便、蚊蝇少的地方放牧。中午把羊赶到高燥而凉爽的地方休息,夜间如天气好,可在圈外干燥处过夜。放牧时应掌握“顶风背太阳,阴雨顺风放,雨后上山梁”的原则。
(3)秋季秋季牧草已结籽,营养价值很高,羊吃了易于长膘,对于及时配种、安全过冬及促进胎儿发育均有利。为此,这时放牧应早出晚归,中午不休息,尽量延长放牧时间,多让羊吃种籽未落的草,并应注意不让羊吃霜冻草。此外,可充分利用秋作物“茬子地”放牧,茬子地里的残枝余叶与撒丢的谷粒有丰富的营养。放茬地,既可使羊增膘,又可积肥。但应注意不能让羊吃高粱苗、玉米苗以及蓖麻叶,以免发生中毒。
(4)冬季冬季牧草枯黄粗硬,营养价值与适口性大大降低。这时期,气候严寒、每日放牧时间短,母羊大都怀孕或正在冬配。因此,在抓好放牧的同时应适当补饲,以满足其对营养的需要。放牧时应选择地势低、暖和,背风向阳的草场。一般应顶风出牧,顶风归牧,晚出早归。为了做好保胎工作,放牧时不要急赶羊群,不放霜冻草,不饮带冰或过冷的水,不惊吓,不走陡坡,不走冰道,不跳沟等。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