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怎样在冬天捞泥鳅鱼 怎样在冬天捞泥鳅呢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玫瑰之旅

泥鳅怎么过冬

泥鳅对水温的变化相当敏感,当水温下降到15℃以下时,其食欲减退,生长缓慢。当水温下降到6℃以下,泥鳅便钻入泥中15厘米深,呈不食不动的休眠状态。
在自然界中,休眠中的泥鳅由于体表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及周围泥土保持湿润,即使休眠1~2个月下雨也不会死亡。以下介绍泥鳅如何安全过冬供给大家参考。在我国除南方的大部分地区,泥鳅的越冬一般长达2~3个月。越冬前做好泥鳅的育肥工作,越冬期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开启分步阅读模式
工具材料:
池塘、泥鳅料
温室
操作方法
01
越冬前,催肥增膘。泥鳅在水温10℃以上均可摄食。水温在20℃以上时是催肥增膘的关键时期,应充分投喂;水温15℃以上,泥鳅摄食仍较旺盛,饲料投喂仍不可放松;水温10-15℃时,每天至少投喂1次。这一时期应加大动物性饲料的投喂比例,并拌入少量复合氨基酸及复合维生素,以提高泥鳅对码友饲料的利用率。水温低于10℃,晴天中午仍有泥鳅上浮觅食时,应坚持少量投喂。
02
越冬前的准备:泥鳅在越冬前,必须加强育肥饲养管理,使泥鳅有足够的营养和能量积蓄,度过冬季。一般从9月开始,水温不再继续上升,泥鳅的摄食量会有所增加。此时应多投喂一些营养丰富的饲料,其中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之比为6:4。随着水温的下降,泥鳅的摄食量有所减少,应逐渐调整投喂量。当水温下降至15℃时,仅需投喂泥鳅体重的1%的饲料即可;当水温降至12℃以下时,则可停食;当水温降至6℃时,泥鳅就会钻入泥土中休眠。
03
越冬前的准备:泥鳅在越冬前,必须加强育肥饲养管理,使泥鳅有足够的营养和能量积蓄,度过冬季。一般从9月开始,水温不再继续上升,泥鳅的摄食量会有所增加。此时应多投喂一些营养丰富的饲料,其中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之比为6:4。随着水温的下降,泥鳅的摄食量有所减少,应逐渐调整投喂量。当水温下降至15℃时,仅需投喂泥鳅体重的1%的饲料即可;当水温降至12℃以下时,则可停食;当水温降至6℃时,泥鳅就会钻入泥土中休眠。
04
越冬管理越冬期间,池水中因有有机粪肥的发酵,因而每10~15天应排出底层水10%~20%,再加注新水。水位控制在1米以上,水温控制在2~8℃之间。每次加注的新水应尽可能用水温度较高的地下水或池塘水。发现池水较瘦时,还应在越冬池四角及时添加有机粪肥,以便发酵增温。气候寒冷时,严防池水结冰。如迟丛槐果结冰,则必须随时敲破。由于泥鳅钻入底泥的密度较大,需要溶解氧较大,一旦水体结郑携冰,就将造成危险
05
采取措施,安全越冬。自然越冬的露天池塘,每年11月份气温降至10℃以下时,泥鳅开始停止摄食,逐渐进入越冬休眠期。露天池塘泥鳅的自然越冬方式有两种。一是干池越冬,泥鳅停食后,将池水放干,待泥鳅进入池底泥土中后,在泥面覆盖15-20厘米厚的草包或农作物秸秆,保持底泥湿润、不结冰。覆盖物不要堆积过密,以防泥鳅窒息死亡。泥土较干时可扒开覆盖物喷水润湿,不可在覆盖物上喷水。二是深水越冬,即在泥鳅进入越冬期前,将池塘水位升高至1米左右,让泥鳅钻入水下泥土中进行冬眠越冬。越冬期间注意观察水位,及时补水,防止因水位过浅而导致泥鳅冻死。若池水结冰,应及时人工破冰,以防长时间冰封导致泥鳅缺氧窒息

冬天稻田如何捕捉泥鳅

鳅袋捕捉
  此法多用在稻田内。选择晴天白天,先将稻田鱼溜判戚颂、水沟中的水放净,等傍晚时再将水缓缓注回鱼仔基溜、水沟,同时将捕鳅袋放入鱼溜中。在袋内放掘郑些树叶、水草等,并放入饵料,泥鳅到袋内觅食,即可捕捉。
  张网捕捉
  1、笼式小张网:该网一般呈长方形,在一端或两端装有倒须(或漏斗状网片装置),用聚乙烯网布做成,四边用铁丝等固定成形,宽40~50cm,高30~50cm,长1~2m,两端呈漏斗形,口用竹圈或铁丝固定成扁圆形,口径约10cm,放4~8只网/亩。方法同笼捕。
  2、套张网捕捞:在有闸门的池塘可用此法。网具由网身和网囊两部分组成,多数用聚乙烯线编织而成,网目大小在1cm左右,网口大小随闸门大小而定,网长则为网口径3~5倍。在泥鳅冬眠前夜间捕捉最好,作业时,将套张网固定在闸孔的凹槽处,开闸放水。若池水排不干,起捕率较低,可以再注入水淹没池底,然后停止进水,再开闸放水,每次放水后提起网囊取出泥鳅,反复几次,起捕率可达50~80%。

在桂林冬天抓泥鳅有啥好办法

1笼捕泥鳅

笼捕泥鳅是根据泥鳅的生活习性,将笼设置在养殖泥鳅的池塘、稻田、浅水沟等水体中,在笼内放上泥鳅喜食的饵料,诱惑泥鳅进到笼内而被捕获。笼捕泥耐闹漏鳅的工具有须笼和黄鳝笼,方法简单,效果好。须笼是一种专门用来捕捞泥鳅的工具。它与黄鳝笼很相似,用竹篾编成,长30cm左右,直径约10cm。一端为锥形的漏斗部,占全长的1/3,漏斗部的口径2~3cm。须笼的里面用聚乙烯布做成同样形状的袋子,袋口穿有带子。黄鳝笼里则无聚乙烯布。在泥鳅人冬休眠以外的季节宠捕均可作业,但以水温在18C~30C时捕捞效果较好。捕泥鳅时,先在须笼、鳝笼中放上有可口香味的鱼粉团,炒米粉糠、麦麸等做成的饵料团,或者是煮熟的鱼、肉骨头等,将笼放人池底,1~2小时后拉上笼收获一次。拉须笼时,则先收拢袋口,以免泥鳅逃跑,后解开袋子的尾部,倒泥鳅于容器中。这种捕捞方法,晚上的捕捞效果比白天好。一般一个池塘多放几只须笼或鳝笼,连捕几个晚上,起捕率可达60%~80%,捕获泥鳅的质量好。如果在作业前停食一天,捕捞效果更好。另外,也可利用泥鳅的溯水习性,用须笼、鳝笼冲水捕捞泥鳅。捕捞时,笼内元需放诱饵,将笼布设在进水口处,笼口顺水流方向,泥鳅溯水时就会游人笼内而被捕获。一般半小时至1小时收获一次,取出泥鳅,重新布笼。

(捉泥鳅)

2敷网捕泥鳅

敷网捕泥鳅是将网布设在养殖水域中,井预先在网内放人诱饵,也可直接采用冲水或使用驱赶等方法,使泥鳅进入网中,然后突然迅速向上方提起网具而将泥鳅捕获。敷网捕泥鳅有两种方法。

⑴罾捕泥鳅罾捕泥鳅一般在水温18C~30C,泥鳅活动、吃食良好的季节里进行。罾的网片方形,面积1~4m,用聚乙烯网片做成,网目1~1.5cm;捕捞泥鳅苗,则用聚乙烯网布。四角用弯曲的二根竹竿十字撑开,交叉处用绳子和竹竿固定,用以作业昌烂时提起网具。罾捕养殖泥鳅有二种作业方式。一种是罾诱,预先在罾网中放上诱饵,如鱼、肉骨头,田螺肉或炒香的米糠麦麸等,将罾放人养殖水域中,一般每亩放8~10只左右。放罾后每隔0.5~1小时迅速提起罾一次收获泥鳅,捕捞效果较好。另一种方法是冲水罾捕,在靠近进水口的地方布设好罾,罾的大小可依据进水口的大小而定,一般为进水口宽度的3~5倍。然后从进水口放水,以微流水刺激,泥鳅就会逐渐聚集到进水口附近,待一定时间后,即将罾迅速提起而捕获泥鳅。

⑵敷网食场捕泥鳅在泥鳅摄食旺盛季节可用敷网在食场处捕泥鳅,敷网大小一般为食场面积的3~5倍。作业时要先拆除食场水底处的木桩,然后弯搭布好敷网,在网片的中央,即原食场处,投饲引诱泥鳅进网摄食,待绝大多数泥鳅人网后,突然提起网具而捕获泥鳅。这种捕捞方法简便,起捕率高。

上一篇:冬天种海棠会被冻死不 冬天种海棠会被冻死不发芽吗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