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叶子发黑干枯,主要是施肥不当,浇水过多,引起的植株叶斑病害。草莓不耐涝,要求土壤有良好通透性。
大棚栽植可及时拔除宏和病株,注意大棚通风增加光照。若盆栽草莓,需注意松土、注意排水。防止溼度过大和浇水过多。发现零星病叶及时摘除,防止蔓延,并合理降低栽植密度,修剪过密枝叶。可将花盆放置于通风,光照充足处可逐渐恢复。
所谓的土肥不是特指有没有外加肥料大田草莓苗转盆栽的时候很容易因为土质的变化出现烧苗,土质要完全“无肥”,有些商品介质或是种过东西的土壤本身就含肥的%9%9%9%9%9%9检视原帖>>
种植的太深,埋住了芽心。土壤太肥烧苗。
最好是换土,种植时不要太深,要露出芽心。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对苗床土壤消毒,尽可能实行轮作。三、速净70-100ml+大蒜油15ml+沃丰素25ml+有机矽兑水30斤喷雾,3天喷施1次,连喷2-3次,控制后改为预防。四、是控制苗床繁育密度,不过量施用氮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四是及时摘除病叶、病茎、枯叶、老叶和拔除病株,并集中烧毁,减少传播。五、是从草莓苗匍匐茎抽生期开始用药预防。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育苗地要严格进行土壤消毒,避免苗圃地多年连作,尽可能实施轮作制。
③控制苗地繁育密度,氮肥不宜过量,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植株抗病力。
④及时摘除病叶、病茎、枯叶及老叶以及带病残株,并集中烧毁,减少传播。
⑤对易感病品种可采用搭棚避雨育苗,或夏季高温季节育苗地遮盖遮阳网,减轻此病的发生危害。
⑥速净50ml+大蒜油15ml+沃丰素25ml+有机矽兑水30斤,定期喷雾。及时挖除病株,摘除病叶、病茎,并集中烧毁;3万株以上苗地挖除老株,并可假植部分苗,枝扮以减低密度。
以下两种病害可造成:
(1)草莓炭疽病:主要危害匍匐茎,从草莓茎基部发出的幼嫩匍匐茎近地表处,初现水渍状或红色近圆形小斑点,而后发展为圆形或者椭圆形红褐至黑褐色病斑,病斑中间凹陷,其上产生土黄色粘稠物,后期产生黑色小点及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潮溼时病斑向两头扩充套件,病斑中间呈褐色,收缩变细,发病严重的匍匐茎全部变黑腐烂。
(2)草莓根腐病:主要侵染根、根茎和茎基部。初呈水渍状,后根茎和根部,特别是细根和毛细根均由下而上产生淡褐色至黑褐色病变,严重时黑褐色的细根变软腐烂脱落,致地上部逐渐枯萎。一般在高温时叶片青而萎蔫,早晚恢复,数日后植株枯萎,纵剖可见茎基、根茎或根部维管束变为深褐色,后根和茎基腐烂,不长新根。重病地致草莓育苗圃出现只留老母株而无新苗的成片秃顶发病中心地块,轻病地在田间出现零星或发病面积小的矮化病株。
防治方法
①灌根:在划锄的基础上,每亩可用77%多宁可溼性粉剂0.8公斤加70%甲基托布津可溼性粉剂0.65公斤混匀后加在喷雾器内对适量水放在地头,拧去喷头在田间浇小水时进行滴灌,7~10天一次,连用1~2次;②喷雾:地上部用0.1%S-诱抗素水剂(福施壮)2000倍液加10%脂肪酸水剂500倍液(或加33.5%喹啉铜悬浮剂(净果精)800倍液)加60%唑醚•代森联(百泰)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加沃家福800倍液进行喷雾,此法可兼治草莓细菌性病害,5~7天一次,连用2~3次。
什么植物?发个图片过来看看。大部分是因为浇水过多烂根了,也可能是冻坏了
草莓具有生长周期短、收益快的特点,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加入到设施栽培草莓的队伍,但草莓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由于棚室内温度和溼度较高,极易发生病虫害,这样就经常出现一些不科学或不合理蔽搭盯使用农药的问题,致使草莓农残比较大,同时由于设施栽培草莓的成熟时间比较集中,而且光照不充足时会严重影响草莓的口感品质和产量,因此设施栽培草莓的收益普遍不是很理想。通过科瑞光普镭***准补光及配套栽培技术可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减少设施栽培草莓化肥农药的残留,提升草莓的品质和产量,提前草莓上市时间,避开草莓集中上市期,实现收益最大化
新手求助,草莓叶子干枯褶皱
活化能: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必须超过一定的能阈,成为活化的状态,才能发生变化,形成产物.这种比一般分子高出的能量或提高低能分子达到活化状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从初态转化为过渡态需要能量,即为活化能,活化能越大,中间产物越难形成,反应越难进行.
打个比方(见下图):从理论上讲这个小石块有着能滚下山达到最低能量状态的趋势,但若有屏障(能障或活化能)存在,它就不行.我们有两种办法解决:提升小石块或削掉屏障,它都可以滚下山.
1.兰花叶色泛黄,生长正常:是光照过强。2.兰花叶色变黄,新芽较小:光照过度,缺少氮肥和必要的溼度。3.老叶黄化脱落:正常老化或翻盆引起。4.老叶快速黄化脱落:浇水过多太勤、翻盆栽种不当。5.在看看是否烂根或你的植料不净引起的.如果烂根尽快消毒处理。在通风偏干养~!
你的苗有多大,从哪里引的种苗,种苗怎么繁育的,出现这种情况的有多少树。一般出现这种情况都是先于提供苗木的公司现了解,看他们的解决方案,要是不放心也可以找同行了解一下。牧童蓝莓就是依附于华农专门研究蓝莓的,你可以咨询一下他们
首先要把植株上枯萎的枝条和叶片剪除,不要留在上面,要从基部的位置彻底剪除,不要残留一部分在上面。
叶子出现大范围干枯、枯萎的情况,可能是因为阳光过于强烈,导致灼伤了叶片。可以在夏季避开直射光,在上方搭建遮阳网子,可以起到遮挡阳光、削弱阳光的作用,等植株恢复过来再逐渐接触正常光。
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缺少水分,壤土过于干旱导致码局植株枯萎、发干,除了减少阳光之外,还要适当浇水,往植株旁边喷水,唤醒植株的生命活力。还可以适当添加肥水,补充植株所需的养分,使植株尽快恢复过来。
出现枯萎的情况,很迅好可能是根部出现了亩模铅问题,要是盆栽的植物,可以给它更换花盆和壤土,顺带观察根系的情况,将发黑发黄的根系剪掉,不要伤害到健康的根系,然后配制好壤土,将它重新栽种进去。
听说有很多朋友出现草莓苗叶片发黄的原因,一听到发黄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是缺肥,但是!其实也有可能是别的原因,比如病害,缺素、水肥不均等等。
草莓叶片发黄有五大原因
草莓叶片发黄解读如下:
1、干湿差距过大
长时间不浇水,草莓植株会萎蔫变黄;
长时间不浇水再浇大量水也会让叶片变黄。
长期过湿,造成土中缺氧,使部分须根腐烂,阻碍正常呼吸和水分养分的吸收,引起叶片变黄脱落。
解决方法:
育苗期间保证草莓土壤湿度在60%左右就可以了,也就是握在手里是一团,散开就松开来的标准。
有可能是长时间没浇水,也可能是缺素
2、元素缺乏引起叶片发黄
草莓生长过程中缺乏生长必需元素就会导致枝叶瘦弱,叶片薄而发黄,还有可能叶片会脱落。
(1)缺钙:前期迹唤特征是叶片皱缩,或者成皱纹,有淡绿色或淡黄色的界限,叶片褪绿,病叶叶柄的棕色斑点上,常有糖浆状水珠溢出。新叶黄化,顶芽,叶片尖端坏死,幼叶叶缘失水,继而干枯。
前期缺钙黄化新叶及叶缘失水,心叶皱缩,首先想到缺钙,可以喷施沃叶钙来补救。
(2)缺乏:微量元素缺乏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微量元素在植株不易移动,所以一般都会发生在新叶上。(缺镁是例外,一般缺镁会在下部叶片上表现)
明显缺锌,叶片变窄变长
缺铁叶脉间失绿及缺铁后期叶缘产生褐色坏死斑点
缺镁叶肉黄化斑
(3)缺乏:而氮、磷、钾这种大量元素,在植株体内方便移动,缺素首先会在老叶出现。
解决办法:
如果你的新叶片先发黄褪绿或者出现缺肥症状,那就十有八九是缺微量元素了,这时候及时补微量元素肥(市面上的微量元素肥基本涵盖了所需的大部分微量元素),1~2次就会恢复了。
在生产中常常会有叶片发黄现象,疑似缺氮,但不一定是真正的缺氮,需要识别后再做处理。
3、新陈代谢和病害引起叶片发黄
根腐病造成局部根系病变、功能下降,初期与枯萎病相近,芯叶黄化,但茎蔓部位没有发生病变。零星、点片发生。
基部出现黄叶有可能是正常的新陈代谢,病害可能是枯萎病。
黄萎病发病初期,芯叶黄化,老叶紫红色萎蔫,或叶片簇状卷曲,出现症状。中期染病部位黄化、营养不良,后期逐步遍及全株,萎蔫枯死。
解决办法:
土壤消毒。定植时药物浸根、灌根等措施,田间摘叶后及时采取喷施多菌灵、等防止侵染。
4、药害引起叶片发黄
使用不恰当,比如有的种植户怕除草剂效果不理想,随意加大用量,草莓本身就是对除草剂非常敏感的植物,所以很容易出药害。
药害的症状:
生长点坏死,畸形,生长停滞,叶片失绿枯黄,根系老化,根短且明显减少,生长缓慢,停滞。
5,除草剂药害严重
解决办法:
对于打药,莓莓在姿喊凯这里想要提一点,用药建议避开最高温度,高温打药是很容易出药害的,所以一般都是傍晚打药比较合适。
这里建议大家用二次稀释的配药方法,也就是先用比较小的容器将药剂充分溶解,再把浓缩液倒入水中搅拌得到最终药水。多种药剂可以分开溶解,再混到一起,不要怕麻烦。
另外,药剂混配的顺序也有讲究,一般是下图的顺序,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对发生轻微药害的植株可以喷施除草剂安全防控剂,安法戈缓解,叶面喷施1次~2次,缓解药害。
药害发生严重的一般很难缓过来,所以配药用药一定要谨慎。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