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冬天万年青养殖方法图片 冬天万年青的养殖方法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梦醒

万年青花怎么养殖方法(详解万年青的栽培技术)

万年青是一种观果观叶植株,碧绿的叶片,殷红的果实,经冬不谢,相互映衬,十分悦目。养殖万年青并不难纤烂,准备肥沃的土壤,温度保持在15-25℃之间,适当加以水肥和光照,便能养出一片绿意。下面具体给缺段大家介绍万年青的养殖方法。
1.土壤
养殖万年青,可以将等量的腐殖土、砂质土、煤渣与腐熟的有机肥混毁扮漏合均匀,整细后装入花盆作为花土。
2.水肥
春天一般2-3天浇一次水;夏天适当增加浇水量,可以每天一次,于傍晚时分浇;秋天则延长到3天一次;冬天只需保持土壤微湿,建议10天左右浇一次。
3.施肥
万年青叶子大而厚,需消耗较多的养分,生长季节可用腐熟饼肥或沤制的肉骨头与清水稀释成的液态肥浇施,稀释浓度为1:6或1:8,每隔7-10天施一次。花芽分化时施入0.5%的过磷酸钙或硫酸铵,以利于植株孕蕾。到了开花前夕,要停止施肥。植株挂果后则薄肥多施,以增润果色。
4.光照和温度
万年青耐阴,可放在半阴的环境里养殖,夏天给予适当遮荫。植株最适宜生长气温为20-30℃,冬天需保证温度在7℃以上,否则植株容易出现冻害。

万年青冬季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光照:要创造半阴的生长环境。土壤:富含腐殖质且排水性好的沙质壤土。温度:给它15-25℃的生长环境,冬季为6℃左右。施肥:生长期每月施一次稀薄液肥或缓释型的全速肥。换盆:一到两年换次盆,换盆后要放在阴凉通风处。要注意,保持高的空气湿度,盆土不能太干燥也不能有积水。

一、光照

万年青是百合科常绿草本植物,在室内进行养护的时候,要注意给它创造一个半阴环境。

二、土壤

万年青需要的土壤,简指是透水性比较良好并且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

三、温度

万年青的生长的适温是15度25度之间,在6度以上的环境可以正常生长,越冬低温保持6度左右它就可以缓慢生长。

四、施肥

万年青在养护期间需要有较好的通风条件,在生长期间可每月给它追茄运施一次稀薄的液肥,或者是缓释型的全速肥。

五、授粉

万年青授粉结实需要通过蛞蝓或者蜗牛帮助,或要进行人工授粉,在养护空间要适当保留。

六、换盆

在养护期间约一到两年给它换盆一次,时间最好选在初春或者是初秋,一般是四月份左右或十月份左右。使用的土壤要疏松肥沃,透水能力比较强,因为它是肉质的根系,换盆之后把它放在阴凉通风处,浇足水后恢复三四天后逐渐见光转入正常养护就可以了。

七、注意事项

1、万年青喜欢较高的空气湿度,湿度不足会出现杆尖焦边的现象,可以通过喷雾的方式来提高湿度。

2、盆土一定不能积水也不能处于完全干拦纳配燥的状态,这样都会使叶片出现焦干甚至枯死的现象。

3、在养护过程中不能直接见阳光直射,强烈的阳光直射会使叶片发黄。

万年青怎么过冬天,冬季养殖方法与要点

万年青要想安全过冬,在冬季来临前就应该将它转移到室内养护,并且需要将室温维持在6℃以上,不要太低,也不要离供暖设施太近。此外,最好是将万年青放在向南的阳台上养护,可以在室内闷热时多开窗,还能接受充分的光照。需要注意,冬季植株浇水量不要太大,但友搭需要适当向叶片喷水,保证湿度。
万年青耐寒
万年青耐寒,从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是一种四季常青的植物,它在冬天也可以很好的生长,万年青最低可忍耐零下8度的低温环境和霜雪。
万年青虽然耐寒性强,但是它冬天也怕冷,因为它性喜温暖的环境,所以冬天养护万年青的时候最好是及时注意保暖,避免植株被冻伤。
万年青冬天会冻死吗
如果是在温暖的南方地区,万年青冬天可能不会冻死,但如果是在冬季寒冷的北方地区,不采取任何保暖措施,万年青就会冻死。
万年青好冲拿安全过冬
万年青要想安全过冬,在冬季来临前就应该将它转移到室内养护,并且需要将室温维持在6℃以上,不要太低,也不要离供暖设施太近。
此外,最好是将万年青放在向南的阳台上养护,可以在室内闷热时多开窗,还能接受充分的光照,需要注意,冬季植株浇水量不要太大,但需要适当向叶片喷水,保证湿度。
万年青室外过冬
万年青一般是不能在室外过冬天的,冬季室外的气温太低,会冻伤植株,所以最好不要放在室外过冬,要把植株搬判枯进室内养护。
万年青北方过冬
万年青在北方可以过冬,但前提是不能在室外过冬,需要养殖在温暖的室内,而且要控制好室内的温度。
万年青冬季养殖要点
1、温度:入冬时最好是把万年青搬进室内养护,并且将室内温度控制在3度以上,但室温也不要超过15度,否则植株会萌发新芽,对过冬不利。
2、水分:万年青冬季会生长缓慢,需水量不高,所以要减少浇水,盆土稍微湿润就行,此外,可以给植株少量施加磷钾肥,增强抵抗力,天气晴朗时要在午后把窗户打开,通风换气。

上一篇:竹子冬天在家怎么养才好活 竹子冬天怎么养才能安全过冬?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