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家庭养殖技术视频 肉牛家庭养殖技术论文
新肉牛养殖技术
一、肉牛养殖场建设(一)牛场的选址及布局
肉牛饲养场应选址在距居(村)民居住区2000米以外的空地或小山坡上,要求地势较高、通风向阳、交通便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周边有饲草基地。场地面积视养殖规模大小而定,一般饲养100头肉牛需场地5亩~10亩,如从长远发展考虑,场地面积应稍大一些。
牛场布局要科学合理,管理区、生活区、生产区、病牛隔离治疗区应分开。牛场生产区设在管理区主风向的下风或侧风万向,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及病死牛处理区设在生产区主风向的下风或侧风向。场区内道路要硬化,裸露地面要绿化,净道和污道要分开,互不交叉,并及时清扫和消毒。
1.生产区包括生产区和生产辅助区。生产区主要包括牛舍、运动场、积粪场等,这是肉牛场的核心,应设在场区低势较低的位置,要能控制场外人员和车辆,使之完全不能直接进入生产区,要保证安全,安静。各牛舍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布局整齐,以便防疫和防火。但也要适当集中,节约水电线路管道,缩短饲草饲料及粪便运输距离,便于科学管理。生产辅助区包括饲料库、饲料加工车间、青贮池、机械车辆库、采精授精室、液氮生产车间、干草棚等。饲料库、干草棚、加工车间和青贮池,离牛舍要近一些,位置适中一些,便于车辆运送草料,减少劳动强度。但必须防止牛舍和运动场因污水渗入而污染草料。所以,一般都应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
生产区和辅助生产区要用围栏或围墙与外界隔离。大门口设立门卫传达室、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严禁非生产人员出入场内,出入人员和车辆必须经消毒室或消毒池进行消毒。
2.管理区包括办公室、财务室、接待室、档案资料室、活动室、试验室等。管理区要和生产区严格分开,保证50米以上距离。
3.生活区职工生活区应在牛场上风头和地势较高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100米以远距离,以保证生活区良好的卫生笑裂环境。
4.病牛隔离治疗区(包括兽医诊疗室、病牛、隔离舍)此区设在下风头,地势谈颤较低处,应与生产区距离100米以上。病牛区应便于隔离,碰侍闭单独通道,便于消毒,便于污物处理等。
(二)牛舍建造
一般建造牛舍因陋就简,就地取材,但要符合卫生要求。条件允许的可建钢架、彩钢瓦顶的耐用型牛舍。牛舍以坐北朝南或东南朝向为好,内部结构一般为双排式,中间为走道,两边为牛床。牛舍要求有一定数量的窗户,以保证阳光充足和空气流通。四围外墙可砌成半墙式,上部空墙用活动竹帘代替,冬天放下,夏天拉开。屋顶要有一定厚度,以利于隔热保温,舍内各种设施的设置要合理,以利于肉牛生长。
二、肉牛品种选择不同品种牛基于遗传基础差异诱导下,其生产性能具有很大差异。经试验发现,在饲料与劳动力上,品种优良的牛与品种低劣的牛差异不大,但前者畜产品质量优于后者。
由此可见,针对牛品种选育与改良而言,必须要淘汰劣质品种,保证畜产品质量。具体而言,必须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大力引进高生产性能品种牛,要到非疫区引进犊牛,注意牛的品种、大小、外貌。一般选购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安格斯牛或利木赞牛与本地黄母牛的杂交3代~5代为好,体重120公斤~170公斤,外貌要两眼有神,鼻湿润,背毛整齐有光泽,体躯、胸深长,背臂宽平,颈部短粗,四肢粗壮。保证牛群整体质量。
三、肉牛买卖的差额选择(一)买卖差额的决定因素
⒈等级较高、年龄较轻的牛,买卖差额要小。因为这样的架子牛,在强度肥育以后,能获得较高的售价,所以买卖差额虽然不大,仍能获得较好的利润。
⒉饲料价格高时,买卖差额要大。因为增重成本随饲料价的增加而提高了,只有有了较大的买卖差额,育肥者才有利可得。
⒊架子牛体重大,买卖差额可以小一些。因为体重大的架子牛到肥育者手中催肥的时间短,饲料消耗少,虽然买卖差额不大,肥育者仍能获得较好的利润。
⒋架子牛较肥胖时,买卖差额要大。因为这种类型的牛增加体重要消耗较多的饲料,饲料成本高,因此买卖差额小时,肥育者无利可图。
⒌需要有较长时间肥育才能达到出栏或屠宰的架子牛,买卖差额要大一些。由于饲养期长,饲养成本高,只有较大的买卖差额,肥育者才能获利。
(二)架子牛的选择
了解了买卖差额可借鉴的规律之后,在我们选择架子牛时,还要参考市场需求、个人饲养技术及经验等。下面再举例说明:
⒈饲养等级较高的肉牛,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条件:
①饲养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对饲养肉牛有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②市场需要高质量的牛肉,牛肉售价也较高,且有稳定的销售市场;
③具备肉牛自由采食、自由饮水的饲养设施;
④具有高能量日粮饲喂肉牛的技术;
⑤具备有配套的屠宰、胴体处理、分割包装设施。
⒉以下情况时,只能饲养一般等级或低等级肉牛:
①饲养人员是新手,经验不多或养牛知识不丰富;
②大量利用粗饲料养牛者;
③牛肉市场价格较低;
④不具备屠宰加工设施。
(三)架子牛易地育肥
在买卖差额相对稳定时,如何才能使易地育肥正常进行?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
1.加强饲养管理、降低增重成本。
2.开展肉牛的屠宰加工等综合利用,由出售活牛改为出售肉品或进一步加工成即食食品再出售。
3.加强运输途中的管理,把运输掉重减到数。
4.精心装卸车。
5.经常总结架子牛收购费用中各类别支出比例。
6.精心选购架子牛
根据年龄、体型外貌、改良程度以及生长发育等状况严格挑选,尽量减少低品质架子牛,这是提高肉牛易地育肥效益有效措施之一。
7.紧紧把握市场
市场销售是决定肉牛易地育肥效益的后关口,只有把握住市场的需求,才能提高肉牛易地育肥的经济效益。
四、肉牛饲养技术1、日粮营养调配
日粮营养水平与母牛生长发育息息相关。一般出现营养过低现象时,易延长育成牛初情期,降低泌乳奶牛产奶量与仔畜成活率,增加发病率。针对日粮而言,当缺乏维生素A时,易诱发绒毛膜与子宫黏膜上皮细胞病变,影响物质交流,可能出现流产现象;缺乏维生素E时,易诱导胚胎死亡;缺乏钙时,母畜产后易出现瘫痪等现象。由此可见,必须要认真分析牛所处时期特征,对日粮进行合理配置,以达牛营养需求。
2、母牛养殖管理
母牛繁殖性能与牛场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故增强母牛的繁殖力已成为提升牛场经济效益的关键途径。具体而言,必须要注意两个方面内容:重视母牛繁殖管理,做好早期妊娠检查与复配工作,于配种后20天左右,强化妊娠检查,若发现发情,应及时予以复配,禁止漏配,配种后,对母牛受胎状况进行详细检查,待分娩后,检查其生殖器官健康情况;母牛繁殖系统疾病要对症治疗,长期隐性发情母牛要综合具体情况,对日粮饲喂标准进行调节,予以全价饲料时,要保证日粮营养均衡,增强其繁殖性能。
3、犊牛与母牛饲养管理
针对犊牛与母牛饲养管理而言,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1.母牛饲养。干乳前期,增强饲养标准,促使母牛实现中等以上膘情,予以优质干草,完善母牛瘤胃机能;干乳后期,增强日粮精料水平,每日摄入钙小于100克,磷大于45克;围产前期,控制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5%左右,维持低钙、低盐、低钾,防止产后瘫痪;围产后期,以温热麸皮盐水粥,补充分娩时损失水分;产后,予以优质干草,补饲玉米等易消化精料;泌乳盛期,饲高蛋白、高能量精料与优质粗饲料。2.犊牛饲养管理。清除刚出生犊牛口鼻腔粘液,采用消毒剪刀剪断脐带。由于初生犊牛对环境抵抗力差,故要对圈舍及用具进行消毒处理。另外,在犊牛出生后1小时予以初乳,6天后饲喂常乳。犊牛出生8天左右训练采食。
五、肉牛养殖周期是多少?肉牛养殖周期是9个月左右,改良肉牛长的快的长的大的一般有10个月左右就可以出栏了。
六、肉牛养殖前景分析1、牛肉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由于牛源短缺问题的存在,决定了国产牛肉价格仍会保持上涨态势。未来,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对牛肉的需求量会进一步提高,牛肉供应和消费之间的缺口会进一步扩大,预计2015年,全国牛肉总需求量将达到750吨,供需矛盾依然会非常突出。
2、产业转型势在必行。
在市场现状的倒逼下,肉牛产业转型势在必行。农区肉牛产业长距离异地育肥模式基本退出,肉牛散养户组成合作组织开展自繁自育和屠宰加工,并与大型超市、酒店饭馆直接对接的新模式将会在农区逐渐兴起。随着牛肉价格的不断升高,肉牛资源的缺乏,牧区的草场资源丰富、养殖成本较低、消费群体较为稳定的优势将使牧区肉牛产业进一步壮大。南方的丰富的草山草坡和秸秆资源及各具特色的地方肉牛品种资源,使“北牧南移”成为了现实,发展南方草地养牛业具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北牧南移”将成为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3、进口牛肉“低价效应”难以持久。
通过%e养肉牛的技术和方法
1、品种选择
选择牛时,应选择生产性能高的牛,在实际当中,应根据市场情况进行选择,如选择肉用品种牛,应尽可能选择纯种肉用品种,如夏洛来、兰白花、西门塔尔、皮蒙特、海福特、安格斯、南德文牛等,以及肉用杂交后代。总之,在选择品种时应根据养牛规模大小,以及当地品种进行适当合理的选择。
2、规模确定
养牛规模不能过大,也不能太小,应根据农村家庭的综合条件,包括现有耕地,草地饲草饲料,家庭现有劳动力多少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条件来决定。一般每个劳动力饲养10~30头为最佳,但在家庭综合条件转好时尽可能多养牛,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3、牛群结构合理
牛群结构合理是养牛生产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保证,这对从事养牛生产的农户极为重要。
首先,应确定当年的养牛头数(牛群规模),使每年的出栏头数等于或小于成牛群的50%左右为佳,再根据成年母牛以每年15%的比例淘汰,就应有相应的后备母牛,所以用后备母牛来补充淘汰母牛,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母牛都能成为后备母牛,所以后备母牛应占20%左右。
4、加强选育及杂交
改良力度在诸多养牛户中,由于不重视引入外来血缘无选择的繁殖,造成后代牛群的品质逐年下降。对此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引入本牛群以外的同种优良公牛进入牛群,可使牛群的品质得到提高。在本群中选择无直系血缘关系的优良公牛和母牛进行繁殖,也可使牛群的品质得到保持。
引入与本群不同品质的优良公牛进入本群,通过杂交使牛群的品质得到改良。有条件的养牛户应建立牛群系谱档案,防止近亲繁殖,有利于牛群优良性状的基因得到提高,不断提高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效益。
5、合理降低饲料费用
自配饲料:自配饲料的方法有科学的配合日粮,根据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通过计算得出使饲料的营养价值与阶段牛的营养需要相一致的精饲料,此方法养牛户一般不易掌握;另一种是“土方法”就是搭配饲料,即把多种饲料按同等比例均匀混合在一起的配制饲料方法。
合理利用粗饲料:由于牛是反刍家畜,所以饲喂粗饲料是不可少的,用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处理后的农作物秸秆喂牛,其营养价值均有所提高,还可降低饲养成本。
精饲料与粗饲料的比例:一般不作种用和繁殖用的商品牛采取人工快速育肥法,使其短时间内长成成年牛体重后出栏,饲养好牛更应注意营养价值的合理性,这就需要在日喂饲料中精饲料与粗饲料应有一定比例。
育肥用壮乐康效果好,如果精饲料比例过高,营养过多,无疑是一种浪费,会导致牛生长发育缓慢,降低生产性能等弊病,一般精饲料与粗饲料在日粮中的比例为1∶1.3为宜。
6、实施暖棚养牛
在农村无论是养殖肉牛、育肥牛、奶牛,冬季暖棚内饲养可人为地创造一个有利于牛生长适宜环境,减少牛体的热能消耗,使这部分能量得到利用,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
7、注意驱虫
牛饲养过程中,易感陵族染内外寄生虫。感染上昌汪岁内外寄生虫的牛生长慢,产奶和产肉量下降,严重者造成死亡,耐睁因此,搞好牛的驱虫工作是提高养牛经济效益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驱虫时间:农户养牛一年应进行次驱虫,春秋各驱虫1次。春季为2~4月份,秋季为9~11月份,对短期育肥牛应在育肥开始时驱虫。
8、疾病预防
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染,应对牛舍内外一定范围以及常用设施用具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可用来苏儿、生石灰、高锰酸钾、火焰等进行消毒和灭菌。但应注意奶牛舍内禁止使用来苏儿等有异味的消毒药品,以免影响奶质。同时,要按照预防免疫的要求给牛注射预防疾病的疫苗如口蹄疫疫苗等。
在牛的养殖中,购取优良的品种,进行精心的饲养管理,全面的疾病防治,让牛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生长、育肥、繁育,带来好效益。
肉牛养殖技术
牛肉一直是我国需求量最大的肉制品段兆扮之一,对牛肉的需求直接促进了肉牛养殖业的发展。目前我国肉牛养殖面积很大,随市场波动,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影响不是很大。那么想养殖肉牛应该怎么做呢?让来看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肉牛养殖技术!
1、养殖环境
肉牛养殖需要把牛舍建在地势高、土地干燥、土质好、饲草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方。饲养环境对肉牛的生长非常重要。良好的环境可以提高肉牛的生长能力,降低饲料成本。如果环境不舒适,不仅会影响肉牛的生长,还会降低饲料的利用率。所以我们在建牛舍的时候,一定要保证环境适合肉牛的生长,包括温湿度、光照、空气质量。为肉牛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品种选育
优良的品种也直接关系到肉牛的养殖效益。引进时要保证外貌和体型相似,有良好的遗传能力。首先,牛要有良好的繁殖能力,能够正常分娩。且生长健壮,无疾病,后代犊牛生长能力强。加强养牛防疫,防止传染病的危害。传染病对肉牛的生长危害很大。轻者会降低养殖效益,重者会导致肉牛死亡。
3、饲喂管理
肉牛的主要饲料是饲草,但饲草的生长在每个季节都不一样。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调整饲料的数量和频率。比如夏天牧草长势旺盛的时候,一天喂三次左右,配合适量的配合饲料。然后,喂完饲料,及猜锋时喂水。冬春季减少一天一次投喂,增加配合饲料投喂量。饲喂后最好让肉牛适当运动,这样可以提高肉牛血液循环速度,促进饲料消耗,防止积水影响肉牛生长。
4、日常管理
要注意喂量,食握灶槽里不能有残留物质,然后要定期给牛棚和牛消毒驱虫。大概一周一次,也要注意水槽和食槽的消毒。消毒剂可以撒生石灰。控制牛舍温度,要注意夏季避免肉牛受阳光直射,避免中暑,改善阴凉,增强透气性。最后,要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助消化药物,增强肉牛的抗病能力,提高养殖效率。
以上是肉牛养殖技术的简单介绍。肉牛养殖也有一定的风险,一定不能盲目进行。那今天就到这里介绍。本文仅供参考。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