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箱养鱼技术视频【黄颡鱼网箱养殖技术】
黄颡鱼(嘎牙子)是一种小型淡水鱼类,适于各种养殖方式,既可单养,也可套养;既适合于池塘养殖,也适合网箱养殖,近年人工养殖逐渐兴起。黄颡鱼属杂食性底栖生活鱼类,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生活水温为0~38℃,摄食水温5~37℃,最佳生长温度18~28℃,要求水体溶解氧在3毫克/升以上。苗种期间主食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类、水蚯蚓,之后吃小杂鱼、虾、小螺蚌、水生昆虫及植物根须,同时也吃人工饵料。在自然条件下,黄颡鱼一年可长到30~80克,两年可达100~200克;养殖条件下,两年可达300克以上。
1.种源黄颡鱼种源主要通过3条途径解决:一是直接收购野生的苗种,此苗不要太大,以每尾10克左右为好,价格便宜,又容易驯化;二是收购100~150克的成年黄颡繁殖,既可放到池塘里自然繁殖,也可人工繁殖,后者技术要求较轮游高、繁殖效率高;三是可到苗种繁育场购买。
2.网箱网箱可设置于水深2米左右的池塘、河沟或其他宽敞而无污染的水域。网箱长6米、宽3米、高1.2米,用聚乙烯无结夏花网片缝接,网目依鱼种规格而定,一般2.0~2.5厘米。网箱采用封闭担架浮动式,或四角竹竿固定式。水上部分0.4米,水下部分0.8米。网箱入水前用漂白粉溶液浸泡30分钟,在鱼种放养前半个月下水,以使网片上附着一层藻类,形成的“生物膜”,避免擦伤鱼体。网箱内移植2/3面积的水葫芦或水花生,以利黄颡隐蔽、栖息。另用长0.6米、宽0.4米、高0.1米木框制成饵料台,框底用18目聚乙烯纱窗布蒙上。每个网箱一个饵料台。
3.运输黄颡鱼背鳍、胸鲼均有硬刺,在运输鱼种和入箱操作时要格外小心,避免相互刺伤而感染,影响成活率。
4.放养鱼种要求体表完整、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规格整齐。规格大小以30~50克/尾为宜,这样出箱时的规格可达200克以上。放养密度100尾/平方米慎穗左右,可与少量团头鲂或银鲫等混养,以充分利用饵料、调节水质。鱼种入箱前用3%~5%的食盐溶液浸洗10分钟,以杀灭体表病菌和寄生虫。
5.投喂入箱1~2天后开始投喂。常用的饵料有小杂鱼、螺蚌肉、蚕蛹、蚯蚓、畜禽内脏及猪血,投喂注意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喂时,应注意不宜过饱,饵料控制在饱食量的80%左右,一般日投喂量为腊孝销黄颡鱼体重的4%。每天傍晚投喂1次。
6.管理日常管理主要有四点:一是检查网箱网衣是否破损,以防逃鱼;二是检查鱼类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清除网箱附着的污物,也可混养鲴鱼刮食网箱上附着物,使网衣保持清洁、水流畅通;四是夏季在网盖上设遮阳网(黑塑料布)或水草等遮蔽物,以防太阳直晒。
7.防疫养殖季节每10~15天用生石灰水全箱泼洒消毒1次,并定期用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挂袋防病,每半个月投喂抗生素药饵一次。■
(湖南沅江市农业局41310李翠英)
求武昌鱼网箱养殖技术
淡水鱼类养殖的基本概念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武昌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2.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缓滑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a.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b.单养、混养和套养
c.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扰灶腊要求水深1.5-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4.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a.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b.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5.鱼种放养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_0.75公斤,如放养0.5_0.75公斤的可长到1.0_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_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_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_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5公斤,团头鲂150_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6.高产放养模式:
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
1).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2).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3).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计划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4).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5).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7.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限量:
a.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b.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
c.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
d.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e.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辩雹其中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
8.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利润。最大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a.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严重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严重浮头,防止泛池。
b.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c.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根据情况,10_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d.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e.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f.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
g.注意市场行情,及时安排出塘,有条件的地方可搞好轮捕轮放。
做好池塘日记记录和统计分析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鱼种放养和计划收获、实际收获记录、投饵施肥记录、水质管理和鱼病记录、经济效益分析。
以上是池塘养鱼技术的主要要点。用八个字可系统地加以概括:
a.水要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宽敞的水面;
b.种要有优质的品种和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
c.饵要有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
d.密以较高的密度获得较高的产量;
f.混适当混养肥水性鱼类;
g.轮搞好轮捕轮放,也可搞轮作即上茬养成鱼,下茬养鱼苗;
防认真做好防病治病的工作,贯彻“有病早防,无病先防,防重于治”的原则。望采纳!
武昌鱼怎么养武昌鱼的生长繁殖
武昌鱼比较适合于静水性生活。武昌鱼营养丰富,一般人都可食用,老少皆宜。养武昌鱼有什么技巧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武昌鱼的饲养方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武昌鱼的饲养方法
池塘条件
池塘山启面积在3000~10000㎡之间,水深2米以上,呈长方形,不漏水为好。池底平坦,淤泥厚20cm左右,应配有排灌、饲料加工、运输、增氧等机械,每亩池塘渔机动力应在0.5千瓦以上。要求池塘相对集中连片,便于管理。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池水透明度在30~35cm,溶氧量5mg/ml左右,不低于2mg/ml,pH值在7~8之间,养殖期间要求定期注水,7月~9月每半个月注水1次,每次注水量为20~30cm。
饲料投喂
以投喂青绿饲料为主:3月~5月投喂宿根黑麦草;5月~9月投喂苏丹草和苦荬菜;8月~10月投喂其他旱草并少量投喂菜饼、麦类等商品精料。各月投饲分配百分比如下:12月~2月少量投喂;3月为2%;4月5%;5月10%;6月15%;7月23%;8月22%;9月16%;10月5%;11月2%。投饵率(日投饵量/池中鱼总重量)与水温关系如下:低于20℃时,投饵率为0.5%;20℃~22℃时为0.5%~1%;22℃~25℃时1%~2%;25℃~28℃时漏碰2%~3%;28℃~30℃时3%~5%。投喂坚持定质、定时、定位、定量的"四定"原则,每天投喂2次~3次,做到少量多餐,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投喂时泼洒要均匀。食台朝南搭建,一般建在水下80cm左右,夏季可适当ml高。
日常管理
平时要切实注意调节水质,做到肥、活、嫩、爽。在饲养中、后期,鱼类逐渐长大,池塘贮鱼多,夜间鱼群容易浮头,要适时开机增氧,一般做到"三开两不开"。即晴天时开机1小时;阴天时次日凌晨2时~4时开机,直到解除浮头;阴雨连绵有严重浮头危险时,要在浮头之前开机,直到不浮头为止。在一般情况下傍晚不要开机,阴雨天白天不要开机,而将有限的开机时间安排在夜间。从5月起每月定期抽样测定鱼类生长情况。根据水温、天气等情况,灵活掌握饲料投喂量,防止过量投喂或投喂不足,影响鱼类正常生长。
鱼病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鱼种下塘前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125~150kg彻底清塘,以杀灭细菌、病原体和敌害。4月~9月每15天、每亩水面用25~30kg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8月泼洒1次"优氯净",浓度0.25×10⁻⁶;9月泼洒1次"鱼康",浓度1×10⁻⁶。
成鱼饲养
养殖方式有池塘主养或混养,有在水草较丰茂的湖库水面粗养,有利用网箱进行集约式养殖。
在水深1.5~2米的池塘,每亩可放冬返唯谈片鱼种600~800尾,配养鲢、鳙鱼种200~300尾,饲养一年武昌鱼个体可达500g左右。它的生长速度在三龄以前较快。以后逐渐减慢。武昌鱼的食性和草鱼相似,所以能经济地利用天然水域中的饵料资源,同时也能摄食人工饲料,促进成鱼的生长。武汉市试验池塘主养武昌鱼,效果很好,其方法为:亩放尾重40g的武昌鱼越冬鱼种1220尾,配养尾重50g的白鲢鱼种200尾,尾重60g花鲢鱼种30尾,还适当放些高背鲫鱼种,使用“正大”083号饲料,饵料素数为1.8,投喂时用手撒均匀。平时注意水质管理,防止水质变坏和泛塘,昼夜池水中溶氧不低于2mg/ml。年终获得每亩500kg的产量,其中武昌鱼350kg,平均尾重为0.35kg。
武昌鱼的生活习性
武昌鱼原产于梁子湖,长港及入江口樊口。“武昌鱼”的“武昌”不是指今天的武昌,而是指古武昌,今天的鄂州!
武昌鱼比较适合于静水性生活。平时栖息于底质为淤泥、生长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区的中、下层中。冬季喜在深水处越冬。武昌鱼为草食性鱼类,鱼种及成鱼以苦草、轮叶黑藻、眼子菜等沉水植物为食,因此食性较广。
武昌鱼的生长繁殖
武昌鱼一般2~3龄达性成熟,最小性成熟年龄为2龄。产卵期为5~6月,成鱼集群于流水场所进行繁殖;产卵场一般需要具有一定的流水,有茂密的水草,底质为软泥多沙,怀卵量一般为3.7~10.3万粒。多在夜间产卵。卵具有微黏性,淡黄色,黏附于水草或其他物体上,因此其产卵场多在浅水多草的地方。幼鱼4月开始大量摄食,6~10月为肥育期,冬季11月起停食。2龄可达性成熟,受精卵在水温为25℃时,经两昼夜可孵化。武昌鱼,生长速度较快,以1~2龄生长最快。
武昌鱼的形态特征
武昌鱼,体高而侧扁,体长165~456毫米,为体高的2.1~2.2倍。体呈青灰色,体侧鳞片基部浅色,两侧灰黑色,在体侧形成数行深浅相交的纵纹。鳍呈灰黑色。体侧扁而高,呈菱形,背部较厚,自头后至背鳍起点呈圆弧形,腹部在腹鳍起点至肛门具腹棱,尾柄宽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