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是一种我们常见的害虫,它对庄稼的危害性是特别严重的,不过蝗虫也是一种有价值的昆虫,蝗虫不但有营养价值,而且还有食疗的功效,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蝗虫养殖技术。
1、场地选择:应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僻静的地方,东西走向,棚养。棚碰圆搏宽3~5米,长因养殖多少而定,场地应略高出周围地面。另也应远离棉田、果园等经常喷施农药的地方,以防蝗虫中毒死亡。
2、种卵孵化:蝗腔稿虫卵很小,外壳很薄,在孵化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一旦碰破就会影响孵化率。对刚引进的种卵要及时孵化,具体做法是先在养蝗虫的大棚内找一处阳光最充足的地方,把土耙细耙平,然后把种卵均匀撒在上面,再用细土覆盖1厘米即可。此时土壤笑祥含水量保持在20%~30%之间,如果棚内温度在28℃~33℃,种卵10~15天即可孵化完毕。若利用土粪发酵的温度来孵化种卵,效果更佳。
3、幼虫管理:刚孵化出来的蝗虫为白色,一天后变为黑褐色,采食量很小,只吃一些较嫩的玉米、高粱、小麦、谷子苗和一些单子叶的嫩草。所以在蝗虫未孵化之前应在棚内种上玉米、小麦、谷子等作物,作为蝗虫的开食饲料,这样能减少幼蝗虫的死亡率,加快其生长速度。
4、成虫管理:只要温度适宜、饲料充足,蝗虫每5~6天蜕皮一次,每次蜕皮时间为20分钟左右,共蜕5次皮,所以蝗虫从出壳到成年只需30天左右。其间的管理重点是:蝗虫每蜕一次皮为一龄,三龄以前的蝗虫采食量不大,生存能力差些,所以应精心管理,如遇大雨,应及时用塑料布覆盖大棚,三龄之后就不怕下雨了。三龄后的蝗虫采食量大增,每天都要供给充足的鲜草让其吃足吃好加快生长。30天左右蝗虫蜕掉最后一次皮,长出了长长的翅膀,进入成年,先后开始交配产卵。
5、成虫产卵:长出翅膀的蝗虫经过10天左右的生长发育,大都开始交配产卵了。雌蝗虫将卵产于土内2~3厘米处,每只蝗虫每次产卵60~80粒,最多可达100粒。如温度适宜,15天左右卵即可孵化。产卵后的雌蝗虫大都先后死掉。自然温度下,蝗虫每年发生两代,第一代称夏蝗虫,其产卵于6月底7月初,第二代为秋蝗虫,产卵于8月底9月初。如早春和深秋都用塑料布进行保温处理,可轻松年养三批,经济效益比自然温度养殖提高三分之一。
养殖蝗虫时,要在通风向阳的地点建造养殖棚,且棚内可以利用木棍誉激哗、竹杆做支架,并向铅槐上方覆盖一层纱布,避免蝗虫逃脱,然后向棚内地面均匀的铺上蝗虫卵和无害土庆行混合的基质,等待蝗虫孵化后,再为其提供小麦等饲料。
1、建养殖棚
养殖蝗虫时,要在地势平坦、向阳透气的地方搭建养殖棚,且养殖棚的地面要高于外界十五厘米,避免受潮,而且养殖棚要使用木棍、竹杆做支架,并罩上纱布,避免蝗虫孵化后逃脱。
2、孵化幼蝗
养殖棚搭建完成后,要向棚内地面均匀的铺上一层锯末、腐殖土按照2:1混合配制的土壤,并向土壤表面撒入蝗虫卵,然后再次覆盖土壤,保持土壤含水量在百分之二十五,促使蝗虫孵化。
3、提供食物
蝗虫卵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半个月就会孵化,而蝗虫以小麦嫩茎为食,因此在孵化的过程中,要在土壤中播撒小麦种子,等待幼蝗孵化后,小麦就会长成株苗,从而为蝗虫提供充足的食物。
4、注意事项
蝗虫属于害虫,养殖的过程中,要注意养殖棚的密封性,避免蝗虫逃脱,危害庄稼,而且蝗虫对灭虫药物较为敏感,养殖硼附近不能放入农药等有害药剂,以免导致蝗虫死亡。
上一篇:香菜种植时间及技术要点 香菜种植时间及技术要点是什么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