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高密度养殖
鱼高密度养殖,水产养殖产业在当下还是比较火热的,而鱼则是很多人目前养殖的品种,靠养殖行业发家致富的人也是有不少的,那么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下鱼高密度养殖。
池塘养鱼或者海边养鱼都是较为常见的养鱼方式.如今,一种新的养鱼方式“高密度流水养鱼”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之中。能在原有的模式中脱颖而出,高密度流水养鱼自然有着明显的优点,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品质好。
目前,这种养殖模式适应的品种主要是草鱼、鲤鱼等食性鱼类,如果能够实现广泛的推广,将为养殖户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也更好的利用了流水水域,可谓是一举两得。
池塘养鱼或者海边养鱼都是较为常见的养鱼方式.如今,一种新的养鱼方式“高密度流水养鱼”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之中。能在原有的模式中脱颖而出。
高密度流水养鱼自然有着明显的优点,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品质好。目前,这种养殖模式适应的品种主要是草鱼、鲤鱼等食性鱼类。如果能够实现广泛的推广,将为养殖户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也更好的利用了流水水域,可谓是一举两得。
这种养鱼模式最重要的便是具有水势的流水。流水中含有更多的氧气,较池塘水也会更加清洁,鱼日常产生的排泄物易被流水带走,减少了患病的可能。流动的水顺应了鱼游动的天性,有利于保证鱼的活性。一般来说,这种模式养殖的产量可达每平方米200公斤以上,较常规鱼塘增产百分之四十左右。
高密度流水养鱼的重点在于养鱼量要大,流水的流速要小,这样可以防止鱼过分消耗体力,过快的水流也会导致投喂无法精准,造成饲料的浪费衡清。在具体操作时,可任意选择水库、河流等有流水的区域,搭建好围栏设施,专门设计排水口,这些基于所要养殖的最小鱼类的身形设计。在下鱼前要用生石灰进行全面的消毒,大致的用量为每平方米120g。
确保鱼苗健康后,可以开始准备下苗。鱼苗生长期要注意每日或两日一次的排污,日投喂饲料按照鱼总重量的3%进行。养殖户需要及时检查其生长情况以及鱼栏设施,同时设置增氧设施。
高密度养殖出现的最大问题便是水质不洁净导致的死亡,需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效收集鱼的排泄物和残存的饲料,二是废水的净化处理问题。这两点影响到了水资源是否可以循环利用,即便是再容易获得的流水,也需要储备和再利用,防止鱼断水而亡。
想要实现高密度流水养鱼,需要养殖户仔细学习相关知识,并严格遵循相关事项。高密度养殖同样也意味着可能发生的因传染病而大量死咐誉前亡的问题。因此,对于高密度流水养育有兴趣的养殖户对于各项工作的完成和完善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前期完善的准备是高产的必然条件。
高密度网箱养鱼方法
1、高密度网箱养鱼适应的水域范围较广,它可以在湖泊、水库和河流中设置,只要水深大于网箱高度就可进行养殖,可建一个“水中池塘”,要比陆地池塘水活氧足,排污力强,更适宜单品种或多品种高密度养殖,而且产量高,容易管理和捕捞。
2、高密度网箱养鱼,是一种将大中型水体优越的环境条件,以及小水体密放精养方法结合起来的养鱼新技术,富营养型水域通常每100亩水面可设置1亩网箱,中等营养型水域每200亩可设置1亩网箱。
3、比如网箱养鲤鱼,每立方米可放养体长为13-20cm的`鲤鱼种60-80尾,饲养期为200天,通常每尾出网重量可达到0.65-0.75公斤,亩产可达1.5万-2.5万公斤,高的亩产在5万公斤以上,高密度网箱养鱼也是未来天然水域养殖的重要方式之一。
4、和其它养鱼方法相同,也可根据投饲情况归纳为粗养、半精养或精养,粗养全靠可以取得的天然饵料,如有机碎屑、浮游生物、漂流物等,期间无需投放任何补充饲料,这种方虚迹式适宜养鲢和鳙等滤食性鱼类。
5、半精养主要是就地取材地添加适量草料或农副产品等低蛋白质(20%)配合饲料为食。
6、半精养与精养的鱼类都是吃食性鱼类,比如草鱼、鲤鱼和鲇鱼等,其产量比粗养更高,一般在粗养的情况下,其产量在2.5-7.5公斤/平方米之间,折合每亩产量大约为1665-4995公斤。
7、而半精养的产量比较高,平均产量大约为10公斤/平方米,折合每亩产量大约为6700公斤上下,精养时的商品鱼产量,可高于一般池塘产量的几十倍甚至百倍以上,累计每亩产量可达3-15万公斤。
一、高密度养鱼一立方米养多少鱼
1、高密度养鱼一立方米一般可以养10-15条鱼,高密度养鱼的方法有网箱养鱼、围栏养鱼和流水养鱼。
2、网箱养鱼:将网片制成的箱笼,放置在适合的水域,进行养鱼的一种生产方式。网箱一般设置在有水流、水质清新、溶氧量比较高的水域中。
3、围栏养鱼:在湖泊等大中水域,利用岸边用网拦2-3面。进行小面积精养鱼,大水域的溶氧高,网拦内水质清新活爽。可以适应各种鱼类的生长。
4、流水养鱼:在有水流交换的鱼池内进行鱼类高密度精养的方式。利用水位差、引流、截流设施或者水泵等,让水不断地流经鱼池,或者把排出的水净化后再注入鱼池。因为水流有输入溶解氧和排除鱼类排泄物的作用,池水可以保持比较好的水质,给养殖鱼提供了比较好的条件。
二、鱼池怎样建造
1、如何建造
(1)选择水源充足的地方建造池塘,然后根据鱼苗数量规划鱼塘的大小面积、位置分布和水渠的位置。
(2)然后挖好池塘后,在池塘底部铺膜,再进行灌水,还要养殖一些水草,池塘边缘要用水泥密封,防止鱼塘池被鱼损坏。
(3)一般情况先水深在2米左右即可,在放鱼苗前一周左右对池塘进行基肥处理,促进池塘微生物生长。
2、高密度养鱼要注意什么
(1)因为是高密度养鱼,要注意水体的含氧量,做好定期巡查池塘,水体含氧量不足可以通过换水或者在水中设置增氧机,提高水中含氧量。
(2)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加强池塘管理,发现死鱼及时捞出,及时清理没有吃完的饲料,以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
高密度养殖鱼池的建造
高密度养殖鱼池的建造,养鱼一直是一项热门的行业,现在随着时间慢慢的推进,科学技术在发展,于是养鱼技术的不断提高,那么高投入、高产出的高密度养鱼技术被逐渐普及。下面是高密度养殖鱼池的建造。
高密度养鱼池如何建造
1、建造方法
建造高密度养鱼池,需要将地址选在水质良好且水源充足的地方,避免鱼大面积的死亡,而且鱼苗的数量要根据鱼塘的大小进行决定,等池塘挖掘完成后,要将进出水口处安装拦鱼网,以免鱼类逃脱。
2、饲养准备
投放鱼苗前,需要向池塘中喷洒石灰粉或者高锰酸钾,茄则消灭池塘中的病菌和寄生虫,以免鱼感染疾病,而且要往池塘的淤泥中施加腐熟的有机肥料,使其更为肥沃,提高水草和藻类植物的`生长速度,为鱼提供食物和栖息地方。
3、更换池水
养殖鱼时,需要每隔半个月更换一次池水,避免水质腐臭,同时能增加水体中的含氧量,满足鱼类的生长需求,并且可以在池塘中放置增氧机,而且要每隔10-15天搅动一次底泥,促进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不断分解。
4、饲养管理
饲养鱼时,需要每天饲喂2-3次,以免鱼生长不良,而且要在每天晚上的时候,将池塘中吃剩下的饲料捞出,避免水质变质,并且在盛夏季节时期,需要在池塘上搭建遮阳网,使水温降低,有利于鱼类繁殖生长。
建造高密度养鱼池时,需要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且交通便利的地方建立养殖场所,且池塘的水位要保持在2米左右,并在投放鱼苗前,要向池塘中喷洒消毒药剂,而且要每半个月更换一次池水,避免池水变质腐臭,使鱼大面积死亡。
一、网箱养鱼:
一般选择在湖泊,水库,河流等水域中搭设网箱即可,但是水深必须大于网箱的高度。
二、围栏养鱼:
1、选择在湖泊、水库和不通航的河流中,将网片一头插入水底,与石龙相连,一头露出水面,打桩固定,将水域分成若干块。
2、水域要求水深2-3m,水流速度0.05-0.1m/s,水位落差较小,天庆迹然饵料丰富,底部平坦,泥质软硬适中。
三、流水养鱼;
1、流水养鱼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质好,水位稳定,水温适宜(5-10月份水温在15-30℃之间),氧气溶解量高。
2、养鱼池应当建设在存在自然落差,又可以引用水库中的水的地方,或者是建设在山泉水的旁边。
3、养鱼池建成圆形、椭圆形或扇子形,池壁用砖或石块砌成,然后用水泥抹光表面,池底用混凝土整平。进水口和出水口均砌成一个斜坡,引导水流冲向底层,同时在进水口和排水口安装好防逃设施。
养鱼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养水:养鱼前要先养水。普通的自来水并不能直接投入使用。对水进行消毒、除氯处理。消毒可以用相关*物,也可以用专门的盐。除氯可以用暴晒或者静置的*。也需要向水中加入硝化菌,建立硝化菌系统,处理水中鱼的排泄物。
2、喂食:养鱼时要保证食物充足。要注意适量投喂,每次投喂5-10分钟内能吃完的量。喂食的频率应根据所养鱼的适量决定。尽量不要在夜间、阴天喂食。
3、换水:养鱼时需要保证水的干净,需要定期换水。换水的频率要根据所养品种的习性来决定。一般每7-10天就要换一次。每次换水都不要让水温、水质发生太大的变化。换水除了能够保证水的干净,还能够保证水的氧气含量,很有必要。
4、混养:养鱼时不要轻易混养。有些鱼并不能混养,如果混养它们可能打架或者死亡。建议选择习性相近,性格温顺的鱼混养。
一、选择流水池
1、流水养鱼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水位稳定和水温适宜,一般在5-10月份,水温需要稳定在15-30℃之间,要求阳光充足、溶氧高、饲料、鱼种供应方便。
2、鱼池适合建设在有自然落差,而又可引用水库、灌渠可流和水溪水量自流化的周围。
3、或者建设在无污染,长年流水不断的山泉水旁,或者建设在电厂周围,利用废热水流水养鱼,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池形与面积
1、流水养鱼池适宜为圆形、椭圆形或扇子形,方形池养殖效益欠佳,因为池中流水难以到达死角部分,池壁可用砖或石块砌成.
2、然后用水泥抹光表面,池底用混凝土整誉纳并平,池埂结实,进水口和出水口处都砌成1个斜坡,引导水流冲向底层,翻动整个池水,保证池底水流交换和顺利排污。
3、鱼池面积有自流化水源的,一般以40-100平方米为宜,需动力提水作水源的,一般以20-40平方米为宜,鱼池进、排水口要安装好拦鱼设施,拦网根据鱼种规格大小而定,排水口和排污口需要分开设计。
三、放养鱼种
1、流水养鱼有利于促进水体交换,增加水中溶氧,以及增强鱼类的新陈代谢和消化吸收的功能,适当增加放养量,还可提高水体产出率,流水养鱼的品种,一般以草鱼、鲤鱼、罗非鱼等吃食性鱼类为主。
2、草鱼池可混养10%的鲤鱼或鳊鱼,草鱼种养规格要大,尾重为150-400g,每平方米放养5-10尾,鲤鱼池鱼种放养规格整齐而且大,尾重为100-150g,一般每平方米可放养25-35尾,鱼种增重8-10倍。
3、罗非鱼抗病力强,养殖周期短,放养时尾重30g左右的罗非鱼,经过40天饲养,可获得100g左右的商品鱼,罗非鱼因与其它鱼类起捕时间不同,最好进行单养。
四、饲养管理
1、在天然水体中,表层水具有较高的溶氧和水温,需要尽量引用表层流水,流水养鱼量要大,流速宜小,如果流速过大,不仅增加了鱼的体力消耗,也会给投饲带来困难.
2、草鱼池主要投喂青饲料,比如水草、陆草、南瓜叶和豆叶等,并适当补充精饲料。
3、而鲤鱼池主要投喂精饲料,比如大麦、配合饲料,流水养鱼多用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饲料系数一般在2左右。
4、鱼种下池的前几天,每日投喂量按鱼体重3%计投,随着鱼的生长,逐渐增至5%-7%,白天每2小时投喂1次,鱼种下池前,鱼池要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每平方米用量120g撒遍全池。
5、放入鱼种前,用3%食盐溶液浸种5分钟,草鱼注射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并定期排污,可采取每2天1次或每天1次,同时要勤巡池,勤检查栏鱼设施,勤观察鱼吃食和生长情况。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