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箱养鱼常用的给药方法有哪些?
1.药浴浸洗法用于杀死鱼体表和鳃部的病原生物。常用的药物有福尔马林、高锰酸钾、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聚维酮碘、敌百虫、过氧化氢等。在网箱养殖过程中,可采用塑料膜包围的整箱药浴浸洗法。
2.箱内挂袋消毒法将药物袋悬挂于网箱中和水体中,利用药物的较缓溶解形成药区,达到消毒的目的。常用药物有含氯消毒剂、硫酸铜、敌百虫等。药物察碧袋可用竹篓、基森布袋和塑料编织袋等漂白粉挂袋用于防治鱼体表或鳃部的细菌性疾病。用漂白粉100~150克装入布袋中,以6~12小时内能溶解完毕为宜。每败锋举口网箱内悬挂2~4袋,连续3~5天。硫酸铜挂袋:用于防治由原生动物引起的寄生虫病每网箱挂3~4袋,每袋100克。敌百虫挂袋用于预防和治疗鱼体表和鳃部的寄生甲壳动物病和单殖吸虫病。
3.药饵法将药物均匀地混合到饲料中,制成适口的药物饲料后投喂。主要用于增强鱼的抗病力或流行病季节的预防,也可用于一些内脏器官的疾病和病情轻微、尚未失去摄食能力的鱼。常用的药物有免疫药物、维生素、微量元素、抗生素、中草药、营养添加剂和驱肠虫药。给药的剂量是根据鱼体重或投喂饲料重量计算。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土种志》
网箱养鱼技术-网箱鱼苗管理技术
在网箱中孵化出的鱼苗,悔型暂时不要取出鱼巢,应将鱼巢留在箱!内让鱼几栖息。2-3天后,鱼儿游泳能力强了,能独立活动时,才能将鱼巢取出。
取巢时,由于鱼体知前察幼嫩,容易划破鱼的皮肤,造成受伤死亡。因此,取巢动作要十分轻,取巢时,应将鱼巢轻轻抖动,赶鱼出巢,以免动作过快,把鱼苗带出造成死亡。
用原孵化网箱养殖鱼苗前,应充分估计鱼巢上的鱼卵数目,每平方米水面鱼苗数控制在250-500尾。过多会因饵料供应不足、溶氧不足造成死亡。
在密集的网箱中养鱼苗,最大的优点是避开了敌害,省掉了清塘消毒等环节。但必须加强投喂,加强网箱内的溶氧管理,注意网箱内水体交换充分。建议在流水不畅的大水体中,设活动网箱,即用绳索固定网箱一角,任其网箱以这个固定点自由地在这圆心的半径内漂动,促进水体交换充分,也促进浮游生物更多地流进网箱内。
鱼苗在3厘米以前,食性基本一致(鳜鱼除外),都是以浮游生物为开口饵料。由于网箱密度大,应补喂豆浆,每万尾鱼苗喂100克黄豆磨的豆浆,日喂3次。20天左右,鱼苗可长到2.5厘米左右,注意密度搭茄,如果密了,要分(池)箱继续养殖。
网箱养鱼使用生石灰消毒的正确方法
第一个误区是:有的专业户为了图省事,一次购进许多生石灰,一次用不完,以后继续作消毒用. 生石灰的化学名称叫做氧化钙,加入水后就生成疏松的熟石灰,也叫做氢氧化钙,只有这种离解出的氢氧根离子才具有杀菌作用....
消毒方法
一、鱼苗入塘前的消毒
1、清塘消毒。就是在鱼、虾养殖池经清淤修整后,用生石灰加水溶化后趁热全池泼洒。池内留水6~10厘米深,每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85~110克,水深1米时每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80~400克,24小时后池水的pH值在11左右,可迅速清除野杂鱼虾、大型水生生物、寄生虫和细菌等。这种消毒方法比较彻底,一般是在下鱼苗前进行,重在清除鱼塘里有害生物,避免鱼苗的死亡与侵害。
2、鱼种消毒。鱼种放养前要进行消毒,可用一定浓度的食盐水或药水浸泡鱼体,以杀灭寄生在鱼体上的病菌和寄生虫,具体浸泡时间视水温高低、药物渣宏浓度、鱼种体质而定。
二、饲养消毒
饲养消毒主粗梁猛要是对养鱼的饵料和食场进行消毒。坚持在精饲料中拌入1%的食盐或100千克饲料拌250克“鱼血停”投喂,每月一次,连续4~5天。在鱼病流行季节,每个食场每10~15天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消毒一次,也可以进行挂袋消毒。
三、定期消毒
定期消毒就是定期的对鱼塘的水体进行消毒。平时定期做好水体消毒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鱼、虾生长季节,每月每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10~20克加水后全池泼洒1~2次,可维持池水呈弱碱性、溶氧充足、水质清新,有利于促进鱼、虾的生长,使水中80%~90%的絮状物吸附沉淀,有利于提高商品鱼、虾的品质和价格。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
消毒注意事项
一、要注意消毒剂的用量及使用条件
当池塘中有鱼、虾等养殖对象时,每升水中生石灰加水后的用量一般不能超过30毫克;如果水色比较淡(浮游植物比较少),用量应控制在15毫克以下;当池水的pH值大于8时,不能使用生石灰。
二、注意补磷
长期养鱼、虾的池塘,由于经常使用生石灰,导致钙质与有效磷相互作用生成磷酸沉淀,致岩桥使水体中有效磷减少。而鱼、虾的正常生长需要磷元素,因此常用生石灰消毒的鱼、虾池应经常测定磷含量并及时补磷。
三、忌:漂白粉及含氯类消毒剂与生石灰同时使用
漂白粉及含氯类消毒剂不能与生石灰同时使用,因为漂白粉及含氯类消毒剂都呈酸性,而生石灰是碱性,如果同时使用,会产生拮抗作用,从而抵消或减弱漂白粉及含氯制剂和生石灰的使用效果。建议使用酸碱消毒剂时,最好有一定相隔时间(最好为5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