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的栽培技术
栽培香菇时,要使用木屑、石膏、白糖、麸皮、清水等混合配制基土,并将基土装入塑料袋中,然后将塑料袋利用高温灭菌后,将香菇菌种接种在其中,再将菌袋放入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等待菌桥做猛丝爬满菌袋即可。
香菇怎么栽培
1、配制基土
香菇是一种食用菌,多生长在树干以及腐木上,种植香菇前要使用木屑、清水、白糖、有机肥、腐殖土以及麸皮等营养物质混合配胡铅制基土,使基土可以捏成型但不会溢水即可,然后将基土装入长度在五十五厘米的塑料袋中。
2、接种培育
香菇通过孢子繁殖,适合生长在干净无菌的环境中,接种香菇前要将装有基土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煮沸灭菌,水温降到六十度时捞出,等待菌袋温度降至三十度时,即可将菌种接种在菌袋中。
3、栽培环境
接种后的香菇菌袋要放在温度在三十度左右的潮湿环境中,等待菌丝爬满菌袋后,即可将菌袋立式排列,且每两个菌袋间距要控制在十厘米左右。在培育过程中,可以每天向空气中喷洒一次水分,提高环境的湿度。
4、转色管理
香菇在生长的过程中,菌盖颜色会从白色变为粉色敏桥,最红变为红褐色,在此期间要将环境温度维持在二十四度,并为香菇定期通风透气,避免环境过于闷热,导致香菇发霉,影响品质。
夏季香菇种植技术与管理要点介绍
夏季种植香菇,裂谈长菇阶段正值气温较高季节,如何利用栽培保护设施和采取相应措施,是夏季栽培出菇管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我们对夏季香菇种植技术与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1、疏蕾挖株
埋筒菇第一潮正值5月下旬至6月,此时气温较适,菇蕾丛生集中涌现,如果任之发育,会使朵小肉薄,不符合保鲜出口的品质要求,为此必须疏蕾。
具体操作:对菌筒表面密集的菇蕾,每袋选择蕾体饱满、圆正、柄短,分布合理的6-8朵;多余的菇蕾用手指按压致残,不让发育,使菌床产菇分布合理,吸收养分水分均匀,确保菇品的优质。
2,遮荫控光
夏日棚温升高,荫棚要用茅草、树枝加盖,避免阳光直射,其光源仅靠四周棚壁草帘缝中透进弱光,一般控制在一阴九阳,使整个菇棚处于荫凉暗淡状况。
夏季菇棚场地的选择,以旁山依水,空气流畅,光照不强的山坳、河旁为适。如果光强过大,温度升高,菇体变薄,肆慧碰色泽变黄,影响品质。
3、增湿降温
白天在畦沟内灌流动水,夜间排出,并保持浅度蓄水降温。但注意水量的下限,为距离畦床面20厘米,以防蓄水浸蚀菌筒。
菌筒较干时,可用清水直接浇到菌筒上,一般每天1次,晴天可多浇些。下雨天及时排除畦沟积水。高温时可采用每天早晚用泉水、井水等温度较低的清水,向棚顶、四周和空间喷雾。
4、加强通风
无论是哪一种栽培方式。夏菇进入子实体生长期,其前期罩盖在畦床上的盖膜不宜密罩,如是1弓1棚或是2-3弓1棚的,都必须把四周薄膜卷离畦床30厘米以上,使畦床之间空气流畅。
闷热干燥天气,白天不宜遮膜。如果紧罩薄膜气温升高,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必然引起萎蕾烂菇。
夏季雷阵雨较多,注意加强通风排湿,可将菇棚四周屏敝遮荫物打开一个通风口,碧亮让棚内空气流畅;同时注意检查盖膜有否破漏雨水淋入,避免高温雨淋造成烂菇烂筒现象发生。
5、经常检查
每天结合采菇,注意观察,发现病虫害或萎蕾、烂菇,应及时摘除,并把烂根铲除,局部用石灰水擦净,防止污染蔓延。强调的是长菇期禁用农药,以免菇体污染影响。
6、采后续生
夏季香菇长速较快,从菇蕾到成菇一般1-2天,气温高时半天完成,为此采收是1天采1次,盛发期早晚各1次,保鲜出口菇每天采收4次,如果稍延几小时即开伞,不符合保鲜出口标准,这一点与常规大有差别。
一潮菇采收后停止喷水,延长通风时间,让菌筒休养生息,同时对部分菌筒营养不足的可用菇得力,稳得富等增产素100倍液进行喷施以增加菌丝活力,提高再生菇产量。
待采菇部位重新长出白色菌丝时再催蕾。7-8月高温期间应以养菌为主,避免重拉打催菇,否则损伤菌丝,易引起烂筒。
香菇怎么种植方法(香菇的种植与栽培技术)
香菇是一种菌类,想要植株香菇,第一步需要进行菌种的制备,确定好栽种季节后就可以进行培养的选择及配比处理。在培养料发酵后进行装袋,打穴种接。接下来是发菌管理及转色管理,最后是催蕾操作。出菇期要科学管理,待其成熟后进行采摘即可。接下来就给大家具体讲讲香菇的种植方法。
1.营养条件
香菇是木生菌,需要以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质、淀粉等作为生长发育的碳源,要经过相应的酶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香菇以多种有机氮和无机氮作为氮源,小分子的氨基酸可直接被吸收。香菇菌丝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以磷、钾、镁等元素为主。
2.环境条件
最适合香菇菌丝生长的温度为23°C—25°C,温度低于10°C或高于30°C时都不利于菌丝的生长。香菇所需的水分包括培养基内的含水量及周围的空气湿度,其适宜量会根据代料栽培与段木栽培方式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香菇是好气性菌类,新鲜的空气是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香菇菌丝的生长发育不需要光线,在完全没有光线的环境下也可以生长良好,但进入子实体生长阶段需要散光照射,光线太弱或光线太强都会影响香菇子实体的生长。香菇尺稿吵菌丝喜欢在微酸性的环境中生长,pH值在3—7都可以正常生长,pH值以5最为适宜,超过7.5则会停止生长;子实体发育阶段可将pH值调整在3.5—4.5的范围内。
3.播种时间与栽培地选择
目前我国的香菇种植多采用温室场所,各地香菇的种植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香菇作为一种真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高,选择的栽培地一定不能被污染,选定区域的空气质量必须相对较好,周围不能有工厂等污染源。香菇苗木生敬扰长一般不太旺盛,选择地形时,要选择地势平坦、便于排水灌溉的地方。
4.细菌培养袋的制作方法
利特埃多德斯袋中使用的配方大多由杨树锯末、麦麸、石膏、多菌灵、玉米芯和杨树锯末制成。在选择锯末时,要选择6个月左右的锯末。麦麸要选择新鲜的,不能有任何霉变。将各种材料按照比例充分搅拌后加入少量水,保持培养基的含水量在55%左右。每次加水前需要用水捏住搅拌过的材料,如果材料可以充分混合且捏不出水就是最好的生长条件。将材料混合后包装在较结实的乙烯膜袋中,袋子装满后,其中一段必须进行密封,以免泄露。
5.消毒袋子
需要先准备一个较大的铁锅,将其做成一个立方体的土蒸锅。为保持蒸汽锅炉的透气性,必须在炉墙内外均匀地涂抹水泥。蒸锅准备好后,可往袋子里加水,开始加热消毒。需要用大火煮10个小时左右,可有效地将袋子里的细菌杀死。要把蒸锅的温度保持在100°C左右,闷上一晚。等第二天把火灭后,待袋子温度降至75°C左右,迅速将其放在冷却室里,防止细菌复发。
6.发菌管理
发菌时需要井字形堆叠,每层4袋,叠放4—10层陵侍。发菌时间为60天左右,期间需要翻推4—5次,主要上下左右要均匀翻推。发菌环境温度要控制在22°C—25°C之间,不宜超过28°C。发菌时间满15天后,要将胶片对角撕开一角进行透气。过一周后,如生长明显变慢则在菌落处扎第二次孔。在快要装满时,用毛衣针扎2cm的深孔。
7.出菇管理
夏季播种的香菇,出菇期在秋季,菌柱刚出菇时水分充足、营养丰富,管理的重点在于控温保湿。早秋温度高,出菇温室要注意加盖遮光物,并进行通风和喷水降温。当子体长到菌膜已破,菌盖还没有完全伸展,缘内卷,菌褶全部伸长,并由白色转为褐色时,即可采收。
8.注意事项
采收香菇时不宜用大箩筐或麻袋装。一般待菇盖开六、七分,菇盖边缘仍然内卷,内菌幕刚破裂不久就需采收。要遵循“先熟先采,后熟后采”的原则,采收时要一手按住菌袋,一手捏菇柄基部,轻轻旋转再连柄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