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养殖羊子基地羊苗批发 养殖羊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中华百家姓

养羊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养殖羊时,需要在地势较高且空间较大的地方建设羊舍和运动场,喂食时需要提供精饲料和粗饲料的混合饲料,避免羊厌食,而且要根据羊群的数量和品种进行合理的放牧,并打扫羊圈卫生和观察羊的粪便是否正常。

羊怎么养殖

1、建立羊舍

养殖羊时,需要在面积较大且地势运培腔较高的地方进行羊舍,羊舍的大小需要根据羊群的数量决定,避免过于拥挤而引起疾病传染,而且还要在羊中顷舍边设立一个运动场,使羊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运动,增强免疫能力。

2、提供饲料

在给羊喂食时,需要以粗饲料为主,以精饲料为辅,可以先给羊喂食青贮饲料,再给羊喂食精饲料,避免长期喂食一种饲料而使得羊产生厌食情绪,在给羔羊和妊娠期母羊喂食时,需要在饲料中加入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鱼粉等食物。

3、放牧方法

养殖羊时,需要根据羊的品种的数量进行合理的放牧,在春冬季节时,需要将放牧时间控制在5个小旁衫时左右,而在夏秋季节时,需要将放牧时间控制在10个小时左右,而在下雨天和环境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不宜放牧。

4、定期打扫

养殖羊时,需要每天下午打扫羊圈,将地面、水槽和食槽清理干净,并将羊的粪便清扫出羊圈,在清理时需要观察羊的粪便是否正常,按照粪便的干湿情况为羊进行治疗,而且还需要打开通风设备,使室内的空气流通。

羊养殖的的技术和措施有哪些

  在养殖羊的时候方法措施总是有很多的,都有哪些方法技术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羊养殖的的技术和措施有哪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规模养羊10大关键措施
  一、强化饲养管理

  实施合理的饲养管理制度,能让羊群健康生长发育,保证羊有良好的体质,具备理想的抗病能力。如全面的营养,可防止代谢病的发生;细致的管理,可防止普通病的发生;合理的轮牧,可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清洁的饮水,可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及时灌服健胃剂,能促进胃肠道消化机能,保持旺盛的食欲和较睁含芦高的消化率。天气干燥寒冷时,加强圈舍保暖;天气潮湿闷热时,加强通风管理,都能避免各种疾病的发生。

  二、重视环境卫生

  传统的养羊业老液管理粗放简单,环境污秽潮湿,这不但使蚊蝇等昆虫大量繁衍,而且会滋生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还会污染饲料和饮水,从而导致疫病发生和传播。规模养羊要重视改善环境卫生条件,经常清扫地面,更换垫草,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卫生,粪便和污物要堆积发酵。夏秋季节,每晚在圈舍及场区内喷洒3%~5%的敌敌畏溶液,可防止蚊虫和羊鼻蝇侵害羊群。

  三、严格消毒制度

  羊舍地面、墙壁、围栏等都要经常进行消毒,常用的工具如食槽、补料槽、水槽等也需要定期清洗消毒。一般情况下,1周~2周消毒1次,如果出现疫情,每周应消毒2次~3次。消毒剂可使用无腐蚀、无毒性的表面活性剂类,如新洁而灭、洗必泰、度米芬、百毒杀、畜禽安等。空圈消毒可选用杀菌效力更好的消毒剂,如10%的漂白粉、3%的来苏尔、2%~4%的氢氧化钠、4%的甲醛等。有些散养户常让羊饮死水和污水,这是不可取的,养羊饮水要清洁,还须进行消毒处理,可选用容易分解的卤素类,如漂白粉、次氯酸钙等。

  四、制定免疫计划

  羊常见传染病较多,如炭疽病、口蹄疫、痘病、布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性脓包等,危害严重,尤其是梭菌感染引起的疫病,如快疫、黑疫、猝殂、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等,常常引起急性猝死,发病后几乎没有治疗时间。预防这些疫病都有相应的疫苗,免疫保护期大多在半年至1年,应根据当地的疫情特点,制定出合理的免疫接种计划,按照程序定期进行免疫接种,不要盲目地乱接种,否则会诱发某些疾病。有疫情威胁时,要立即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五、定期用药驱虫

  羊群容易发生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体内寄生虫可内服药物驱杀,体外寄生虫可通过药浴驱杀。内服药主要有伊维菌素、硫双二氯酚、吡喹酮、丙硫咪唑等,大群使用前,应先做好小群试验,以防发生药害和中毒;药浴可选用0.1%~0.2%杀虫脒、1%敌百虫、速灭菊酯(每千克水加入80毫克~200毫克)、溴氰菊酯(每千克水加入50毫克~80毫克)、石硫合剂等。一般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1次体内外驱虫,体内驱虫后1天~3天将粪便发酵或消毒,以杀灭寄生虫卵。

  六、预防饲料伤害

  高粱苗、玉米(2328,-1.00,-0.04%)苗含有氢氰酸,误食后会引起氢氰酸中毒;叶菜类饲料和幼嫩的青饲料中含有较多硝酸盐,在瘤胃硝化菌的作用下,可转化成为亚硝酸盐,若采食过量,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小萱草根、毒芹、闹羊花、木贼草等都是有毒植物,羊采食后会引起中毒;棉田和果园附近的牧草容易被农药污染,羊采食后会引起农药中毒。所有这些,在野外放牧时都需要高度重视。

  七、发霉变质的饲料、发芽的土豆、患黑斑悉带病的甘薯都不能给羊群做饲料;棉子饼、菜子饼必须经过脱毒处理后才可以喂羊,且要限制饲喂量;羊圈运动区内不要种植夹竹桃,防止羊群误食中毒;作物秸秆上的地膜要摘除干净,秸秆下部粗硬的部分和根须要尽量切掉不用;秋季不要用柔韧的秧蔓喂羊,阴雨天气尽量将粗料切细。做好这些,能避免饲料因素引起的许多疾病。

  八、搞好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必不可少,可以为羊群的健康成长打造安全屏障。常用药物主要有磺胺类,如新诺明、磺胺二甲嘧啶、磺胺脒等;四环素类,如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硝基呋喃类,如呋喃西林、呋喃唑酮等,可拌饲料中或混入饮水中,磺胺类用量为0.1%~0.2%,四环素类用量为0.01%~0.03%,硝基呋喃类用量为0.01%~0.02%。抗菌药物不能长期应用,防止产生抗药性,引起中毒反应或影响瘤胃生理机能,一般连用5天~7天即可。预防用药主要选择气候多变时、出现疫情时、疫病易发时,如断尾、去势、断奶前后进行投喂。

  九、完善检疫制度

  羊的检疫制度需要完善,从生产到出售,应该经过出入场检疫、收购检疫、运输检疫、屠宰检疫等,只有检疫合格,才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规模养羊必须认真做好出入场检疫,不从疫区购买羊只、饲料、用具,尽量采用自繁自养的饲养方法,新购进的羊必须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确认健康后方可进入场区,进场前要进行驱虫、消毒、疫苗补种。平时要严格管理制度,禁止闲杂人员进入,必须入场的人员和车辆应进行消毒,未经处理的牛羊制品,不能带进羊场。

  十、观察日常行为

  平时要注意观察羊群,对可疑羊进行细致的检查,及时挑出体征异常的羊。观察的主要内容有体态、眼神、被毛、采食、反刍、粪便、尿液等,检查的主要内容有黏膜、结膜、舌苔、异味、体温、脉搏、呼吸等。另外,羊鼻镜是否湿润,是羊健康与否的关键指征,观察或检查时一定不能忽略。健康羊有3个生理常数需要记住:体温为38℃~40℃,呼吸每分钟18次~24次,脉搏每分钟70次~80次,发现异常,应及时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治。

  十一、及时处理病羊

  传染病传播迅速,危害严重,万一出现疫情,应迅速隔离病羊,防止疫情扩散,隔离区内所有未经彻底消毒的东西都不能运出,与病羊有过接触的羊要单独圈养观察。发生口蹄疫、羊痘等传染病时,要及时报告兽医管理机构,划定疫区,隔离封锁,尽快消灭疫情。病尸不能随意抛弃、食用或进入市场,应根据疫病性质,采取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措施。
  提高母羊产羔数四措施
  一、抓好品种选育

  繁殖力是有遗传性的,不同的品种繁殖力也不同。一年产两胎或两年产三胎,但大多品种一胎产2羔~3羔,个别的可达4羔~8羔。因此,要提高繁殖力,必须在杂交改良中引入多产的特性,或选择多产的变异从根本上改良羊群的生产性能,同时要建立健全育种登记制度和良种繁殖体系。

  二、挑选优良种羊

  优秀种羊体况良好,精力充沛,颈短粗圆,体质结实,体躯呈长方形,胸深广,背腰平直,臀部长宽并丰满,睾丸大小适中、左右对称,包皮开口处距阴囊基部较远,精液品质好,凡单睾、隐睾及任何生殖器官畸形的羊只都不能作种用。而种母羊则应选个体大,体形紧凑,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胸深广,背腰平直,后腹部稍大,四肢正直,间距宽,生长发育快,产肉率高,产羔多,乳房柔软呈球形,泌乳性能好,神志灵敏,行动活泼,行走轻快,头高昂,毛色有光泽。

  三、优化羊群结构

  母山羊一般不超过7岁~8岁,羊群整体结构比则以可繁母羊占47%、后备母羊及当年出生羊占50%、种公羊占3%为好。另外,每年除调换一次种公羊以防止近亲繁殖,还要加强老羊、病羊、弱羊和常年不孕羊的淘汰工作,以保证适龄羊占羊群总数的70%以上,这样才能稳产、高产。

  四、加强饲养管理

  1、春季:天气较寒且多变,又是产羔季节,母羊负担重,体质弱,在放牧时一定要控制好羊群,要求拦强等弱,少跑路,多吃草。

  2、夏季:天热蚊蝇多,要抓早、晚两头放牧,给羊只创造凉爽的采食环境。尽量延长时间,让羊多吃草。

  3、秋季:在放牧时要勤换草地,选择有草籽的地方放牧,促使羊只多蓄积脂肪,为配种和越冬打好基础。

  4、冬季:多数母羊正处于妊娠后期,加上气候寒冷所以放牧要稳妥,运动量适当,有条件的场户适当补充些优质干草及精料。
  冬季山羊养殖抓“五要”
  一、要科学放牧

  冬季气候寒冷,风雪频繁,放牧时应选择地势较低和山峦环抱的向阳平滩地放牧,且不要游走过远,以便碰到天气骤变时能及时返圈。同时冬季枯草期长,草场常感不足,应尽量节约牧地。牧羊时应选远后近,先阴后阳,先高后低,先沟后平,晚出晚归,慢走慢游。如有条件,可在羊圈附近处留下些牧地,以便坏天气时供放牧救急。

  二、要备足草料

  冬季野外供山羊采食的草料稀少,且枯枝衰草的能量和营养价值都很差,山羊越冬期如吃不好、吃不饱则极易造成掉膘。因此,备足越冬草料,冬季给山羊补料至关重要。草料贮备一般在夏秋进行,因此季节的牧草丰盛、营养价值也高。此外,还应贮备一些精料,以提高补饲效果。

  三、要适时整群

  羊群进入冬场前,最好进行整群。除老弱羊和营养太差的适当淘汰外,其余按营养状况组群,以便于放牧。同时,越冬期间常有母山羊产仔,应将产仔前母羊移入产羔室单独护理。且初生羔羊经过一段时间吮乳、适时训练后,要单纯组织羔羊群,避免其随大群山羊远距离放牧,可专人负责让羔羊群近距离放牧运动,回圈后也要赶入羔羊圈,与成年羊群分开饲养。

  四、要防寒保暖

  对羊舍进行检查,修补破漏,防止穿堂风和雨雪飘入,保证舍内温暖干燥。寒潮来时,应加厚垫草。此外,千万不能在舍内燃火升温,以防羊只因烟熏而患上肺炎。

  五、要搞好卫生防疫

  冬季要经常检查圈舍,保持圈舍、垫料、饮水、草料的清洁卫生,必要时对圈舍进行彻底消毒。同时,养羊户要学会预防和治疗羊的主要疾病,并管理好羊,使它不与病羊接触,抓好防疫工作。在初冬季节,羊身上易长羊虱,一旦发现,可用菜籽油、煤油混合涂在患处,每天3—5次,连续3—4天即可。也可取生猪油100克、生姜150克混合捣烂涂擦羊体患处,1—2次即可消除。

羊的养殖技术与管理

羊的养殖技术与管理
羊的饲养管理1种公羊的饲养管理商品羊的竞争实际上是品种的竞争,要能创造名牌的品种。在养羊业中种公羊的品牌效应极为重要。“母好仅一窝,公好出一坡”,种公羊应当作为一个名品牌来培养。前悔手绝不久波尔种羊在拍卖会上,最高价竞拍出十多万元一头。种公羊一定要种性特征表现明显,雄壮有活力,各部位紧凑、结实、匀称。在饲养过程中不能过肥过瘦,经常保持健壮体魄,精力充沛,配种能力旺盛。因此,给种羊应有良好的营养水平。实践证明,对种公羊蛋白质供应充足,它的性机能旺盛,射精量多,精液品质好,精子密度大,受胎率高。一般每天供给O.5~1千克混合精料,多喂些青薯碧干草、胡萝卜和含蛋白质丰富的饲料,配种季节增加1~2个鸡蛋,豆浆和骨粉。非配种季节除放牧外也要适当补喂些干草和精饲料。要经常给种公羊有足够的运动量,蹄匣长了要及时修剪,要用毛刷经常刷拭体毛,增进皮肤代谢机能。2母羊的饲养管理母羊是羊群发展的基础,饲养好坏关系到羊群的品质和发展速度。母羊的饲养包括空怀期,妊娠期和哺乳期3个阶段。空怀期羔羊已经断奶,母羊已停止泌乳,为了给母羊维持正常的机体代谢功能,必须从饲料中提供最低的营养物质,每日喂给约占体重2.4%~2.6%的风干饲料(包括精料和粗饲料),对体质瘦弱的母羊,应尽快让其恢复体况,力争满膘配种。尽可能给母羊提供大

量青绿饲料,使母羊获得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促进卵巢机能活动,滤泡成熟数目增加,发情整齐,排卵数多,利于多生双羔。如果母羊过于肥胖,使卵巢结缔组织中沉积了脂肪,将会阻碍卵细胞的发育造成不孕。母羊的怀孕前期,胎几增重仅占初生重的10%,母羊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与未孕母羊变化不大,到怀孕后期?特别是后1/3时期,母羊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强度急剧增加,比空怀母羊高15%~209/5,对蛋白质、矿物碧姿质、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如果营养丰富,则所生羔羊的初生重大,发育良好,生活力强、品质好,产弱、发育不全、成活率低、母羊缺奶。羊的妊娠期是5个月,如果羊群较大,而且是集中产羔,必须在产前2~3周做好接羔准备工作。譬如准备产房,腾出一间较宽的羊舍隔成1~2排每间1~2m。的单间,给母羊生产和产后3天以内留宿的母子间,褥草、接产用具、消毒药品、产房消毒,编号工具、记录表格,饲料饲草及值班人员工作安排等事宜。母羊临产时,腹部显著下垂,乳房胀大,有时可挤出清奶汁、阴道充血等症状,如果母羊发出叫声或表现时起进卧,极不安定,前蹄搔地,阴部有粘液流出,应立即将羊送进产房小圈内,注意观察,让母羊安静生产。当发现阴户出现水泡,甚至羔羊已露出阴户外,不论是嘴和二前蹄或是二后蹄,表明是顺产,不必惊动母羊,羔羊产下以后,立即将鼻部、嘴部的粘液挤抹干净,距脐部4~5cm处,用手轻轻撕断脐带,并立即涂上碘酊消毒。

上一篇:蚂蟥养殖怎么样 蚂蟥怎么消毒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